上个月北京研学回来后,叮当就对北京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除了故宫、长城、圆明园等相关知识点的科普,与北京相关的文学书籍我也在尽力搜罗。
说起京味文学的代表作家,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老舍先生,叶广芩(qín)老师是我心中非常挚爱的一位女性作家。
有人说,同样写北京,老舍写“俗”、张恨水写“雅”、叶广芩写“贵”
叶老师作品中的“贵”,来源于她独特的出生背景和人生经历。
1948年,叶广芩在北京出生了,她祖姓叶赫那拉。姑妈是隆裕皇后,爷爷是慈禧的亲弟弟桂祥。早年的叶家是名副其实的高门大户,然而随着父亲的去世,叶家家道逐渐渐衰。
19岁那年,本该上大学的叶广芩,不得不辞别病榻上的母亲,被迫注销户籍,把家里最后一张波斯毯换成一床棉被,加入大串联,至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直到48岁那年,半生漂泊、拥有了浓厚复杂人生经历的叶广芩才拿起笔来,开始创作。后来她有了一个新的称呼——老舍之后京味文学的旗手
今天想要和你们分享的这套书,是叶广芩老师的首套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她在古稀之年,回望童年的怀旧之作。
叶广芩 著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8+
这套书一经出版,荣获各种奖项:
★入选2018年度中国30本好书
★入围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
★入围2018年度中国好书
★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度好书
★入选《中华读书报》2018年度百家图书
★入选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
★荣获2018年度“中国童书榜”最佳童书
★荣获2018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荣获2019年度中国好书
01
可滑动查看 ↓↓
天长了,夜短了,

耗子大爷起晚了
……
小女孩丫丫,在偌大的颐和园里跑来跑去,满目水光霁月,却也充满着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与小耗子对话,遛小乌龟,去北宫门外老宋奶奶家串门,在堤岸边编故事,与乡下孩子老多数房檐上的走兽,与江南女孩梅子姑娘在长廊追寻古典文化的悠长气韵,在昆明湖挽救落水者的生命……
天真烂漫的童年故事中透出自在旺盛的生命力,就如那首老北京童谣,悠远绵长。
02
可滑动查看 ↓↓
风来啦,雨来啦,
老猫背着鼓来啦。
……
耗子丫丫告别了寂寞的颐和园,回到胡同里的家。她与伙伴们一起跟着花猫三丫上房,搭建秘密乐园;他们希望自己能像“长翅膀的小耗子”——燕么虎儿一样飞上天空;他们相信彩虹的脚就落在豁口外的护城河边上,相约一起去寻找……
童年的时光在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的喧闹中欢畅飞过,也在家人的陪伴和惦念里暖暖流过。
03
可滑动查看 ↓↓
小狗小狗上我家
我家买了萨其马
……
丫丫还是原来的丫丫,她依然会为了好吃的跟哥哥撒泼耍赖;她依然会宁愿被姥姥骂一顿也要买一对兔儿爷回家;她依然会跟小伙伴们一起走街串巷,所到之处必定鸡飞狗跳。可是,丫丫又不是原来的丫丫了,跟着爸爸去给祖先上坟,让她知道了什么是传承;一个人带着土狗老黑去医院看妈妈,让她明白了亲情的可贵;在姥姥家精打细算的日子,让她懂得了珍惜……
耗子丫丫走过了颐和园寂寞的日子,走过了胡同里飞扬自在的日子,慢慢长大。
经过岁月的沉淀,童年时她跟着在颐和园工作的哥嫂、在德和园小院中生活过的那段记忆奔涌而来。
猫儿拿耗子咧——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耗子大爷在家没有哇?
耗子大爷还没起哪。
……
在清清亮亮、趣味悠长的老北京童谣中,故事开场了!
先来看这套书的第一本《耗子大爷起晚了》
别的地方的人管耗子叫老鼠,偏偏北京人管它叫耗子。
在老北京,把耗子当家神,谁家有耗子,说明谁家富裕、兴旺,对这个进进出出的小生灵是要敬着的。
因为属鼠,举手投足又透着一股耗子的机灵劲,女孩丫丫被家人亲昵地称为耗子丫丫
由于妈妈忙于照顾体弱多病的小妹妹,耗子丫丫被送到在颐和园工作的三哥那代为照看。
于是,偌大的颐和园,成了童年的丫丫放肆撒欢的好地方:
住在宿舍顶棚的耗子大爷,成了她亲昵的好伙伴;
三不五时,遛一遛在四大部洲的烂石头缝里发现的乌龟005
还有上北宫门外老宋的烧饼铺子,吃烧饼、火烧、螺丝转儿……
颐和园的景物,胡同里曾经的街坊四邻,让丫丫初识人生,老北京的精致大气、温情善良奠定了她人生的基调。
叶广芩老师在后记中,这样写道:
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孩童时代走过的路……正是这些细节,编成了一条粗粗的辫子,把小时候调皮的丫丫和今天白了头发的我没有间断地连接起来。
灵性可爱的动物伙伴
啼笑皆非的成长趣事
儿童与动物有一种天然的关系,“耗子丫丫的故事”系列三部曲,每本都有一个动物主角
不论是耗子大爷、花猫三丫,还是土狗老黑,都十分通人性,让人忍不住感慨万物有灵
耗子大爷是丫丫在颐和园结识的第一个动物玩伴,因为看顶棚上的耗子洞心烦,三哥剪了几缕丫丫的头发,用头发和泥,把窟窿眼堵住了。
没想到,锲而不舍的小耗子,吭哧吭哧地咬穿了洞眼,在一个清晨跌落到了丫丫的褥子上。
不怕人的耗子,遇上了不怕耗子的人,巧了!
我跪在旁边仔细打量这只从天而降的耗子,个头不大,尾巴很长,灰毛粉爪,嘴边几根小胡子,小肚子饿得瘪瘪的,很可怜的模样。有胡子,应该是男的,并且是有了年纪的——我父亲就有胡子,看来眼前的耗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爷”……
花猫三丫是丫丫上胡同刘婶家讨来的。
这是一只黄色的小奶猫,略微有些深色花纹,圆脸、小耳、眼睛蓝绿蓝绿的,亮晶晶像两颗闪烁的小玻璃球……
至于土狗老黑的来历,就更神奇了。那年七哥和爸爸到东直门外的坟地给爷爷上坟,土狗老黑不知怎地就跟来了,而且赶也赶不回去,就这样,老黑就被留下了。
这狗无疑就是昨天跟回来的小泥狗了。它已经被洗得干干净净,是只挺漂亮的小黑狗,眼眉上一对星星一样的黄点,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
尽管它们偶尔也会闯祸,叼走一块半块的吃食,为此挨了训的丫丫丝毫不减对这些动物伙伴的爱。
它们一起陪伴丫丫,走过了春夏秋冬,让物质贫乏的年代,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动物朋友,胡同里的孩子们也是丫丫亲密无间的好玩伴。
循着花猫三丫的脚步,丫丫与小四儿、臭儿、大方、苏惠一起上到房顶上,带上凉席、凉开水壶、小人书,搭建了一处秘密乐园
他们相信彩虹的脚就落在豁口外的护城河边上,相约一起去寻找。
他们在水坑里摸鱼,趁着夜色在萝卜地里摸萝卜缨子……
童年,在笑语飞扬中欢畅而过。
别以为丫丫和伙伴们只会调皮捣蛋,生活中这些琐碎细节,悄然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打下了乐观豁达的底色
照顾花猫和黑狗的过程,让丫丫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和梅子在昆明湖,智救落水者。
和伙伴们用改装的小车,推着意外摔伤的孤寡老人黄老太太去澡堂洗澡,将老人收拾得清清爽爽……
在充满了喜怒哀乐的成长时光中,丫丫长大了!
悠远淡然的怀旧笔调
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耗子丫丫的故事”系列延续了叶广芩老师的风格,雅致里透出家常的平凡与暖意,沉淀着岁月磨洗后的幽默与从容
我极其喜爱叶老师的语言风格,灵动自然、干净至极
完全不似一些模仿孩子口吻的成人作家的拿腔拿调,也没有有意矮化孩子,而是完全站在孩子的视角,用孩子澄澈清亮的眼睛看世界。
在我看来,这套书中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刻画,完全可以媲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叶广芩老师说,她在北京生活了十九年,北京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
老北京的人,老北京的物,老北京的语言信手拈来,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夏日里,借着胡同里大槐树的阴凉,街坊们在树底下喝茶聊天。傍晚,把小饭桌搬到树底下吃饭。
八月节,杂货铺的栏柜上,一溜摆满了兔儿爷,个个威武。
至于丫丫最爱去的朝外市场里,就更热闹了。
戏棚里时时上演着各类大戏小戏,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在里头咿咿呀呀地唱。
戏棚西边,有撂地摊说相声的,有书馆,有茶馆,还有拉洋片、变戏法、耍呜丢丢的……
不过,吃货丫丫最关注的,还是各种美味的吃食。
早点摊子上,卖茶汤的,卖烧饼油条老豆腐的,卖炸糕面茶糖火烧的,想吃什么有什么。
窄憋的市场里,藏着各类小吃,如凉粉、豌豆黄、果子酪、炸三角……
西葫芦擦丝,加鸡蛋和白面,在铛上摊成饼,就是老北京饭糊塌子,蘸蒜汁儿吃,特别香。
时常看着文字描述,我都感觉要流口水......
正是这些喧腾热闹的人间烟火,构成了丫丫最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忆,也成了记忆中抹不去的童年味道。
除了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描摹得十分到位,叶广芩老师也非常擅长人物刻画
三哥和七哥都是丫丫同父异母的哥哥,大丫丫许多,虽然心里疼爱这个年幼的妹妹,但嘴上不说,总是要逗逗她。
七哥生过肺病,身体虚弱,总是闭门作画,表面上有些冷漠,平日里也总爱和丫丫斗嘴。
但两个哥哥都知道妹妹嘴馋,虽然时常会被丫丫搅得不得安生、气得冒烟,还是会三不五时给她买些好吃的、给些零花钱。
即便是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叶老师也三言两语轻松勾勒,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为了给花猫三丫改善伙食,丫丫和好朋友苏惠上早市买小干鱼儿。两个还没上小学的小丫头毫不怯场,和掌柜的你来我往,俨然逛市场的老手。
面对两个才比摊位高一点的小丫头,掌柜热情地招待,回答爽脆幽默。
寥寥数笔,将掌柜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系列故事的后两本中的插图,都出自叶老师的女儿顾大玉之手,文字和线条、色彩巧妙融合,共同演绎出这个独特的京味故事。
诚挚地推荐这套书,这里有自由自在的童年世界,有亲情绵密的胡同人家,有文脉悠长的恢宏古都,还有那个走街串巷、为了吃绞尽脑汁的耗子丫丫。
有一天,当你有机会细细走过颐和园的角落,在丫丫曾经生活过的小院门口停步,隔着木门,仿佛能听到里头传来一声稚嫩嘹亮的童音:
“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
丹妈碎碎念
今天分享的这套书,绝不仅是我一个人喜欢呀,豆瓣评论、当当评论那都是相当有口碑,且大人小孩子都可以看~
不管是放松心情,还是了解北京文化,都是值得入手的一套书。
另外,提醒下,堪称人类阅读之光 的微信读书,也有上架这套书的其中两本。可以先去读读,再决定要不要给孩子买。
不过哪怕是好书如此,发文之前我还是会想,喜欢它的人多吗?
说实话,我现在推荐书挺发怵的,现在咱们公号,书的阅读量和评论,都不比其它内容多。我也经常和编辑小伙伴讨论:是小学生没时间看书了吗?还是说分享的书,不是大家喜欢的方向呢?
点击 阅读原文加入好书福利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