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arpstar
发布在一亩三分地
欢迎大家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到原帖与作者交流讨论哦!
最近地里陆续看到一些朋友提问职场存在感的问题,以下几点分享是基于我的个人经验(踩过的坑),抛砖引玉
1.不要拘泥于你纸面上的responsibility, 基于team/org的当前需求和你的role做一点准备功课。
如果你的工作是product related,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平时看看竞争对手有哪些你们没有的features, 最简单的切入点就是table stake features. 完全不需要太多创造力。
这些context便于组会讨论,brainstorm, half planning各种讨论。
如果你的role是infra related, 那可以看看最近比较流行的framework, 跟你组内用的做个横向对比,多多问TL和其他大牛为什么用/不用这个。总之, 对你的周边工作有足够多的context才能有engagement.
2.量化你的会议发言,并且制定渐进式的目标。
这个建议看上去很傻但是对我来说很管用。我入职第一年,在小公司,组会几乎不敢说话,因为team members 要么是牛校phd要么就是工作多年的大佬,后来老板显然不太满意我的表现,连h1b都拖着不给办。我自己也挺憋屈,感觉没有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第二年换了个新公司,觉得必须要改变,不然就是重走老路。我强迫自己每周组会讨论至少要说一两句话,表达的point不重要,能说就好。慢慢从一两句变成一两分钟,变成跟队友差不多平均水平,开始组织会议。有人问什么时候插话比较好,对于个性不太张扬的人(比如我),时间点就是当你在50/50犹豫要不要说的时候。
总结下来这个计划就是一个慢慢走出舒适区(恐惧区)的过程。
3.忘记你的level and don’t let it define you. 你自己的项目,那大概率你的context比这个项目以外的大佬更足,你做的决定往往也make sense。
对于non eng stakeholders,要把这个胸有成竹表达在肢体和语言上. I.e. 说话留有余地的同时,多一些确定,少一些上扬的语气. 如果是别人主导的项目,在code or design review 的时候也多多提问(这个也要看公司文化). 看大佬的工作,那种review其实就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你的角色可以是code/design observer. 即使你没有直接合作,也可以问问题,学到的部分甚至给几个诚恳的彩虹屁。这也是个交流和build trust的过程。
暂时就想到这些,希望对大家能有些帮助。
也有很多网友留言回复楼主说得太对了:
墙裂推荐   2.   !!楼主描述的 “时间点就是当你在50/50犹豫要不要说的时候” 非常贴切!- You have to force yourself to speak up!
感谢分享!我在大厂工作不少年了,还是喜欢埋头干活,感觉还是要向你学习
也有一些新的建议:
zoom开视频露脸 这个确实是最简单实用的。
前提是要先洗脸 刷牙 梳理头发...😂
大家如果还有相关的问题和看法,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到一亩三分地讨论

今日推荐

来源一亩三分地论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一亩三分地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