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资委网站最新消息显示,5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到驻沪中央企业调研,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大力量。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参加调研。
国资央企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着力点。张玉卓来到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他指出,企业自2021年组建成立以来,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职责使命,深化整合融合,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服务支撑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发展,值得充分肯定。要坚守企业战略定位,牢记使命紧盯目标,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做强做优输配电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电气装备集团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把价值创造融入到企业管理运营诸环节,增强集团化管控、集约化运作能力,进一步强化精益运营和精益管理。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先导型企业,坚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更好发挥产业引领作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新一轮深化改革,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新国企。突出央企特色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工作实绩。
三天两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5月1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时指出,“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具有战略导向作用和骨干引领作用,并且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经营实力,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央企需要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拓荒牛”和“领航员”。
田利辉表示,国资委多次强调推动央企加大在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度,意味着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方面亟须迎头赶上,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问题,开展时代前沿科技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央企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取得不俗进展。
记者从国资委获悉,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过程中,即2020年以来,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5G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使用方式,年均投入超100亿元支撑汽车芯片等新产业建设,集中资金支持关键领域发展。
今年国资委更是明确提出,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制造业新增投资比重达到13%,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中央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目前,很多央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技术储备、资金资源、品牌影响力,或是整个产业链生态链的控制能力,都具备一定优势。未来,中央企业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还需要以更加深度化、立体化的方式参与,重点布局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细分领域。
“一方面,实现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转型升级,央企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另一方面,中央企业需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助力我国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王鹏补充道。
田利辉建议,未来,央企要进一步理顺机制,引进人才,戮力创新,形成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实力,进而引领我国产业体系加快迈进产业链价值链高端领域。
央企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布局,聚焦这些重点领域
谈及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资委副主任、中国社科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理事长翁杰明表示,围绕增强产业引领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他表示,将聚焦实业主业,以市场化方式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加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实现自主可控,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也认为,国企在发展战略上要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优化投资方向。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尤其是服务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农业强国等强国建设。
黄群慧表示,国企要通过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趋势有效提升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力,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探索多元化有利于前沿技术孵化、多元化资金投入、早期市场培育等体制机制。
在提升科技创新力方面,翁杰明在会上透露,将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科改示范行动”充实扩围,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提升投入产出水平,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白崇恩指出,国有企业在推进实现我国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一些问题,如任期与创新研发的周期不匹配问题,完善容错机制,提升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等。
探索国有企业同各种所有制经济深度合作途径
专业化整合是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相关工作全面提速。
来自国资委的信息显示,2022年,中央企业以进、退、整、合为着力点,实施专业化整合项目1272个。其中,央企内部资源整合项目803个、央企间整合项目154个、央地整合项目138个、外部资源整合项目177个。
从目前的部署来看,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专业化整合的重头戏。国资委要求,围绕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努力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人工智能等领域完善布局,加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实现自主可控,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
方式创新是下一步专业化整合要关注的重点。国资委提出,要探索国有企业同各种所有制经济深度合作的途径和办法,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通过专业化整合与产业化整合,引领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这对于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朱昌明称。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中央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国资央企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瞄准全球行业竞争前沿,加大和国内外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合作力度,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勇攀科技高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国资委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考核、投融资、选用人、模式创新等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
国资委明确,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提前布局,推动发展新经济、壮大新动能。相关企业要积极与国有资本专业资产处置平台对接,有效剥离盘活“两非”“两资”业务,不断夯实资产质量,提高内在价值。要积极探索区别于以股权为纽带的整合路径,综合运用标准、品牌、平台服务、商业模式、产业生态等多种方式,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国资委网站、证券日报、证券时报、第一财经、光明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
封面 | 摄图网
编辑 | 见禹彤
校对 | 袁海鸣
|中经传媒智库  CBJTHINKTANK  原创文章|
往期推荐
你有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