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
“互换通”境内外投资者可经由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从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加强监管合作,强化联络协商机制,保障“互换通”平稳有序运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开市仅半小时,就有超过37家机构参与“互换通”交易,成交金额超过18亿元。
在具体操作上,初期先于2023年5月15日开通“北向互换通”,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互换通”。
为便利境外投资者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北向互换通”参照“债券通”安排,由境内投资者(即“互换通”报价商)与境外投资者进行交易。目前,“北向互换通”报价商包括工商银行、汇丰中国、中信证券等20家金融机构。
参与“北向互换通”的境外投资者为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并完成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备案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并经外汇交易中心开通“北向互换通”交易权限。
“互换通”目前有额度管理要求。在交易额度方面,初期,全部境外投资者通过“北向互换通”开展利率互换交易在轧差后的名义本金净额每日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
利率互换有多种形式。目前,“北向互换通”下可交易的利率互换品种为固定利率换浮动利率的普通利率互换。其一端支付或收取固定现金流,另一端收取或支付浮动现金流。
所谓利率互换,是一种基础的、简单透明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双方基于风险管理等目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的本金和利率计算利息并进行利息交换。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深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需求,是“互换通”推出的重要背景。近年来,境外投资者持续加码中国金融市场,持债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度上升。
提高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汇兑影响相对平稳;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具有分散化投资价值,可以更好地满足境外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
她还表示,人民币债券投资回报波动率在全球处于低位,回报波动率比较低意味着投资回报更加稳定。经测算,去年人民币国债指数月度回报年化波动率是2.4%,美债波动率水平是6.6%。这个比较显示出人民币债券价格是稳定的,投资回报是稳定的。
中银香港副总裁徐海峰表示,中银香港明显感受到国际投资者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日益增加。“互换通”为互联互通机制首次延伸至利率衍生品领域的成果,一方面将有助于境外投资者控制利率波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带来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的突破及创新,更有效提高结算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互换通”的开通也有助于让境外投资者更关注中国债券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
渣打香港及大湾区金融市场部主管曾继志表示,“互换通”与债券通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协助持有内地债券的国际投资者更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提高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从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将有助推动内地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完善市场的风险定价机制,促进内地债券市场的增长。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总经理林榕辉表示,“北向互换通”是境内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迈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受益于境内银行间市场的高流动性及多元化参与主体,通过电子平台实现跨境互联、前后台直连、集中清算等优化机制,便利境外机构参与国内利率衍生品市场,促进境内衍生品市场跨境融合,提升中国利率基准曲线的定价效率。
业内人士也认为,从长期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向好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上升。
德意志银行集团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也认为,人民币债券收益率与全球主要债券收益率的相关性远低于其他新兴市场债券,因此人民币债券作为分散风险的资产配置优势明显。
王春英表示,总的来看,未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金融市场开放也会稳步推进,外资仍有流入空间。当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无论债券还是股票,外资占比都偏低,所以外资投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互换通”是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互换通”让境外投资者以方便和安全的渠道,参与在岸人民币利率互换,对接投资者通过衍生品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的需求,这为内地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有助于境外投资者更加关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
内地和香港的“互联互通”制度安排经过多年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双向开放、风险可控的创新性模式,通过两地金融基础设施联接,创设了一个同时满足两地监管机构要求并同时兼具在岸因素和离岸因素的“共同市场”,形成了一个风险可控的、可扩展的开放型平台和包含多元化群体集合的闭环式体系,构建离岸货币回流在岸金融市场的跨境回流渠道和互动循环体系。而“互换通”的开启是人民币债券市场与利率衍生品市场对外进一步开放的重大事件,它的推出标志着人民币利率互换逐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推动中国债券及衍生品市场与国际接轨,同时促进离岸人民币回流在岸市场,平缓资金跨境流动,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互换通”境内外投资者可经由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从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加强监管合作,强化联络协商机制,保障“互换通”平稳有序运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互换通”不改变其现有交易习惯,提高了参与便利性;集中清算机制有效提升了境外投资者对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管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互换通”便利投资者进行高效、多元的利率风险管理,将进一步支持境外投资者扩大人民币债券投资需求。对于我国债券市场来说,“互换通”更带来了风险对冲效率的提高和跨境投资环境的优化,将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入市,丰富投资者类型,提升交易规模,在市场扩容中改善交易流动性,在业务互动中完善制度环境,高质量深化市场开放发展与跨境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互换通”的推出,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利率风险管理渠道,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互换通”的推出,将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人民币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债券市场活力,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来源 | 证券日报、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中国日报、经济参考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经济日报、央视新闻
封面 | 摄图网
编辑 | 见禹彤
校对 | 袁海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