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女博士终于出事了!
对,就是那个最近霸榜热搜的电梯广告品牌。
因为消费女性、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
门主不禁想问:博士难道不懂广告法?
其实这不是电梯广告第一次恶心人了!
应该说
“天下苦电梯广告久矣”!!
 强制接收,不得不听? 
电梯广告切市场蛋糕时,就定位在“封闭空间的多频触达”,碎片化传播环境中,一次触达难以形成记忆,甚至传统营销中“3+reach”也不一定奏效,所以电梯广告找到了机会点,通过洗脑+重复,对用户实现7次以上的被动输入。出发点没错,但手段激进了,很多时候电梯广告就像苍蝇一样,不咬人,但恶心人。
“没有看不见的广告,只有贴不上的墙。”
 毫无创意,靠喊就行? 
虽说广告中的3B原则(野兽/小孩/美女)很灵,但企业要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吧?为了抓眼球,电梯广告经常将低俗玩到极致。
“10秒中要出现三次品牌名。”
“抓住从众心理多用“第一,最佳”。
这些来自某机构的创意指导,考虑过用户感受吗?思考过品牌形象吗?学习过广告法了吗?是不懂吗?不!是故意的!
广告行业在平衡用户体验和品牌收益上一直在努力,过去几年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变化:
“开屏广告取消全屏可点”
“信息流广告不准误导点击”
“代言人必须用过产品”
......
只有电梯广告,却在偏离用户体验上愈演愈烈!
电梯广告,是该管管了!!!
方向 01.
广告播放,要可控
开屏广告默认无声,中插广告可跳过,贴片广告可静音,而电梯广告,用户完全不可控制。因此门主认为,管控电梯广告的第一步:用户可以控制广告的播放,声音的大小。看起来对广告主不公平,但长期会促使品牌提升电梯广告的创意质量。
方向 02.
创意内容,严审核
门主了解到,电梯广告的投放素材,只要品牌方确认就可以,这太依赖于品牌方的市场,PR,GA,法务部门的专业度了,但其他成熟媒体如字节、腾讯等,都有非常成熟的商业化广告审核流程,多重确保广告内容的规范性。电梯广告必须加强内容审核能力,不要让低俗的品牌钻了审核的漏洞。
方向 03.
广告频次,设上限
很多媒体会通过限制频次的方式兼顾用户体验和商业化收入,如规定开屏或弹窗广告的出现次数。但电梯广告完全不顾用户体验,除非没人买或者停电,否则不停地播。这也是分众或新潮在卖广告时的一个有力抓手,似乎品牌不投个720频次就等于白投。连续听“我爱你都会烦吧”,更别说连续听广告了。
方向 04.
问题责任,共承担
五个女博士,都是博士的错吗?分众新潮没错吗?小区物业没错吗?作为媒体,承担审核和播放的责任了吗?作为小区物业,有想到业主的体验感受吗?
五个女博士为了传播,分众新潮为了赚钱,小区物业为了抽成,不是他们看不见问题,而是他们不想揭穿问题!电梯广告的管控,要将整个产业链都考虑进来,从内容产出方,到品牌,到媒体,到物业,各方共同承担责任,才能营造一个更好的电梯环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