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艺术和社会学角度看,宋庄艺术群落是最完整、最具中国生存特点的群体,那里的点点滴滴,都寄托着人们对艺术生活的一种情感与愿望。

两大艺术思潮,一脉相承
01
从圆明园到宋庄是两个重要艺术思潮“玩世现实主义”和“艳俗艺术”的发源地和栖息地,这两个艺术思潮是栗宪庭先生推介和定位的。“玩世现实主义”作品中呈现的无聊情绪和“不正经”的“泼皮幽默”,敏感地把握了当时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处世方式。

1991年画家方力钧、刘炜展出“玩世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并与当时文化领域中的调侃风尚联系起来,被看作是上个世纪8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的文化倾向的一种反叛,这里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艺术家方力钧、刘炜、岳敏君、杨少斌等也是第一批进驻宋庄的开拓者。

宋庄小杨各庄,冯国东的宅子,儿子冯兮正在宅内一角工作,2006年。

老栗,栗宪庭
对当代艺术所做的贡献是所有从事绘画艺术的工作者都有目共睹的:他对伤痕美术、星星画会、八五新潮、八九大展、九十年代重要的艺术思潮、2000年后的艺术生态建构都有介入推动。

2004年老栗想建构一个宋庄艺术群落的模板,在艺术区中创办美术馆、艺术园区、电影基金,关注各地艺术群体、平价市场的建构。他召集与组织“群落·群落”宋庄艺术节,艺术集市初见成效,而创办独立影像节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艺术超市”试图通过平价市场,让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改变艺术家不稳定的生存现状和大众的审美趣味;他关注独立影像,试图让当代艺术更多地关注朴素的情感、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把艺术中逐渐缺失的东西找回来。

艺术家四毛在实施行为艺术作品:“如何证明你我不存在”,2007年。

艺术家吃饭的真实故事
02
每顿三块钱内管饱的三元里餐厅及其快速兴衰的“命运”,反映了当时宋庄艺术家的整体生活水平和乌托邦状态。2000年至2003年间,艺术家的最低生活水准在每个月130块钱左右,而且很不稳定:如果每顿三块,这是很多艺术家不能承受的,他们没有固定工作,靠不稳定的卖画、打短工、带课甚至家人资助维持生活,这种波西米亚式的生活,让很多艺术家赊账欠钱,也必然决定了三元里餐厅的衰落。
后来,2001年左右,艺术家片山的饭馆也垮了,片山本人几年后去云南出家,归来后在宋庄与云南两地间来回辗转。再后来,2002年左右,到赵光臣的“红太阳”饺子馆开张时,情况逐渐好转。这三家饭馆在当时为贫困的艺术家们带来了帮助和快乐的记忆。

艺术家片山在三里屯画肖像,2000年,当时画一幅肖像的收入在30至50元之间。
宋庄喇嘛庄村中心,艺术家日常运动的场所,2004年。
艺术的乐土
03
2001年的宋庄,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自娱自乐的足球队也是一种消遣放松的方式。宋庄足球队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也逐渐走向正规化,有了统一的球鞋、球衣和队长,时常出去对外打比赛。
潮白河地处北京宋庄与河北燕郊交界处,由于北方缺水,潮白河成了荒地与水坑,但地界开阔,早些年当代行为艺术尚未被普遍接受,艺术家便把这里当作行为艺术的乐土:娱乐放松、游泳、创作,都在这里。



宋庄,小杨各庄村东的潮白河河床中,插在沙子中的镜子是片山实施行为艺术的道具,2006年。
宋庄艺术合作社
04
宋庄艺术合作社是宋庄第一个民间展厅,地处远离宋庄中心的村落关辛庄。由艺术家张海鹰的姐姐张海燕及姐夫李泳珉(大宝)资助并租用的供销社改造,展厅400平方米左右,开始组织宋庄的展览活动;另有一排艺术家工作室,是艺术合作社合作艺术家驻地项目。
艺术合作社第一个展览是2004年由张海鹰与张海涛策划的“人间烟火(第一回)”,第二个展览是张海涛策划的“当代权充艺术展”。当时798也刚刚进驻艺术机构,整个北京的展示空间都很少,独立空间的展览都会吸引大量的艺术家关注。2000年至2004年,陆续开幕的北京当代艺术空间有北京塑料三厂BS艺术中心、艺术加油站、犀锐艺术中心、泰康空间等。
“偶发艺术节第一届”,张路桥与自己的两幅画作一起游泳,2009年。
不同身份的艺术工作者
05
不同媒介身份的文艺青年来到宋庄给这里的艺术生态带来了很大的活力,虽然绘画艺术家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但音乐人、电影人、诗人、建筑师、作家也逐渐增多:


摇滚歌手及音乐人有麦子、胡吗个、刘索拉、魏猛、白子、马上、崔涛、吴吞、赵牧阳、春风、张敬、洪启等;电影人有朱日坤、王宏伟、顾桃、王兵、宁浩、杜海滨、雎安奇、李沛峰等;诗人有俞心樵、苏非舒、卧夫、乌蒙、何路、凡斯等;社会学家有于建嵘、黎学文等;建筑师有彭乐乐、刁中、王明贤等。他们共同构成了宋庄早期自由、安静、草根的状态,这里是不同身份的文艺工作者很好的栖息地。

宋庄艺术园区,祁志龙家中,为诗人芒克举办的生日派对,右起第二位为芒克,2013年。作为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2004年初,芒克开始油画创作。
2005年第一次举办宋庄艺术节,由于没有大的美术馆场地,艺术节展览是在大街上搭建的临时展墙上进行的,晚上还要安排看守、艺术家守护作品,保证作品的安全。开幕式也被策划得像个庙会,舞龙队敲锣打鼓,颇有些俗气;2006年第二届宋庄艺术节借用了非正式厂房,情况有所好转;2008年第三届由于宋庄美术馆及原创艺术区的建成,艺术节逐渐正规化;2009年、2010年艺术节的举办达到高潮;2011年,宋庄当地政府换届后,为了打造新品牌“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宋庄艺术节每两年举行一届,与博览会穿插举办。但由于经费紧张,虽有艺术促进会、村委会资助,艺术节还是逐渐走向衰落。


宋庄小堡艺术东区,马野的新居落成了,但没钱装修,又恰逢宋庄艺术节,于是与朋友就地举办联展,图为参加联展的黄金哲在自己的画前抽烟,2012年。
艺术东区与西区
06
西区以前是个垃圾场,有两个水塘,是因挖沙子、土灰形成的,地处高压线下,所以很少人问津。

2006年宋庄美术馆建于水塘南岸,加上栗宪庭老师与村委会商量,在自己不谋取利益的情况下帮助建一个艺术家工作与生活的艺术园区——由于艺术家是租地自己设计盖房而区别于其他普通艺术区建好房出租工作室的情况,而且栗宪庭老师还建议对租地的艺术家有所控制——由栗老师进行学术把关,邀请一些对当代艺术有重要贡献或作品学术性强的艺术家入驻。

潮白河畔,艺术家朱久洋的行为艺术作品完成后,所用的一把椅子暂时留在河边,2007年。
西区的规划和建构基本上实现了栗老师原初的设想,入驻的重要艺术家有:方力钧、刘炜、王宏伟、刘索拉、杨茂源、艾未未、王庆松、史金淞、向京、胡向东、吴高钟、白宜洛、祁志龙、朱日坤、伊德尔、熊文韵、孙国娟、马燕泠、陈庆庆、杨志超、海波、朱冥、萧昱、李大方、周洋明等。
按栗宪庭老师规划,东区艺术中心原计划加入一些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后来由于申请入驻的艺术家和机构太多,村里抬高地价,由16万、25万、45万、80万、140万,逐渐在2014年涨至200万一亩。村里、宋庄艺术促进会对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学术定位的放松,导致东区的艺术工作室建构混乱,与原初的设想相差甚远。

宋庄辛瞳路,2008年。艺术家最初入住时,这条路的两边还是苗圃和果园,一到春天,果园里就开满了花。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7.08月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