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是母亲节,我们决定分享一则一位当代青年与父母通过有效沟通,重建家庭关系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关于“家庭女性主义”实践的故事——倾听、关心、爱护自己的妈妈,是支持女性的最小可行性方案。
嘉宾
张博然,摄影师
主播
靳锦、康堤,GQ报道编辑
今年3月,我们发表了一篇文章《给父母上课:我教我爸第一次对我妈说出了“对不起”》,故事的主角张博然是一位来自河北承德的90后摄影师。他通过给父母上网课的方式,重新梳理家庭关系,并坚持了长达一年的时间。在几百个小时的网课中,他用思维导图和父母商讨是否要为家里添置高科技家电,教父亲如何为自己的错误道歉,鼓励母亲为自己做一件事。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说张博然与父母沟通的成功是因为他已经实现经济独立,同时也源于他身为男性自带的权力优势。我们在评论区发现了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
不成功的孩子在家庭里有话语权吗?
到底要码齐多少条件才可以与父母沟通?
假如张博然是女性,他还可以给父母上课吗?
女性是否有召集家庭的“权威”?
我们要如何开启与父母的有效沟通?
这期播客,我们与张博然回顾了他给父母上网课的初衷与经过,心得与体会。并与他一一讨论了上面这些问题。中国家庭的复杂性无法让每个人都选择面对、回归原生家庭,但我们希望这则故事中的普遍性可以拓展相关讨论,并带来一些与家庭沟通的思路和启发
SHOWNOTES
03:09 我们这一代与父母之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04:01 90一代是过渡期世代,是新旧交替的一代
07:52 当我们离家之后,父母成为了困在时间里的人
第一部分:张博然给父母上了哪些课?
14:30 家庭第一课:决策课,关于扫地机器人的what,why,how
16:18 很多时候,父母只是想给自己“找点事做”
17:00 父母对高科技的抗拒是因为“畏难心理”
17:27 家庭第二课:道歉课,我爸第一次对我妈说出“对不起”
18:43 面对委屈,妈妈们一般选择隐忍
19:12 让爸爸道歉的三个阶段
19:56 爸爸以“我”为中心的表达方式
25:01 家庭第三课:鼓励课,退休后妈妈学会了开车
25:49 最好的母亲节礼物就是让妈妈为自己做一件事
27:11 方向盘在谁手里,选择权就在谁手里
第二部分:与父母沟通的条件与关键步骤
28:56 不成功的孩子在家庭里有话语权吗?
35:03 到底要码齐多少条件才可以与父母沟通?
37:28 假如张博然是女性,他还可以给父母上课吗?
42:12 女性是否有召集家庭的“权威”?
46:56 为什么我们会有“同款爹”?
48:56 不道歉的父亲为何如此普遍?
51:15 我们要如何开启与父母的有效沟通?
51:57 和父母没话说怎么办?
57:16 我们从家人身上获得了哪些力量感?
听完张博然的故事
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