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有奖⭐
又来咯~
最近一姐找隔壁羊薅了一波羊毛
几千块的赞助!!!
又把沉寂多年的星标有奖搞起来辽~
没参加过的姐妹只要稍微动手
按下面步骤星标一下一姐的号~

截图发送到后台,即可参与抽奖!
如何星标?👇

价值¥184的
益肤冷敷贴
每周白送!连抽4周!!
每周日随机抽3人,一人送一盒
每周一晚公布名单!
(具体以实物为准,图片供参考)
最后一姐感谢大家一直一来的支持!
鞠躬 m(._.)m
最牛的斜杠中年女性,非周轶君莫属了吧...
她是谁?
一个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全世界唯一驻加沙的战地女记者,在她回国后接连几年写了关于中东记忆的三本书,成为一把打开我们未曾见过的世界的钥匙,转行后第一个处女作纪录片直接震惊业内,口碑爆棚,收获众多好评...
但她并非是躬耕于行业而低头前行的人,就像前一阵周轶君上的那条热搜。
她的一段话治愈了一些年轻人,成为他们治疗焦虑的互联网药方。
她曾经在工作中不太顺利,去寺里抽了一个签,上面写了一首白居易的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读完以后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心境顿时豁然开朗。
当你认为自己错过了一个春日景象而感到惋惜和遗憾时,其实你转头一看或许在另外一个山头当中,春色才刚刚开始。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一首我们人人都会背的诗,用一种贴合现实的方式讲述了出来。
源于她拥有着一些常人没有过的经历,才能在最简单的道理中悟出真谛和不同的见解之处。
羊今天想借此给大家介绍一下周轶君,以及她身上的破壳感和先锋性,她绝对可以称得上传奇女性的称号。
周轶君就像是万花筒一样的存在,她每转动一下就让人看到一个新的世界。
周轶君身上的破壳感
穿梭于枪林弹雨中的勇
书写战争世界中露骨的敢
在周轶君身上众多的标签中,大众印象里最深刻是两个,一个是战地记者,一个是在男性居多的文化类节目中担任固定嘉宾。
在那个时代,记者这个身份原本就是男性占比更多的职业,而她作为战地记者更是寥如晨星一样的存在,她也是全世界唯一常驻加沙的女记者。
全世界唯一,常驻加沙,女记者,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是周轶君最早在大众眼里中的形象。
要说周轶君当上战地记者的契机,其实并非由什么伟大的理想驱动,年轻的她仅仅是想要得到一个年少有为的光环,她仅仅是出于对荣誉感的盲目崇拜和虚荣心的驱使。
她多次申请去当外派驻地记者,一直被拒绝,原因很简单,她是女性,在一个战乱纷争的地方,显然危险对她的威胁程度更大。


她直接将缺点化为优点,有理有据地反驳社长说,“长期的外派任务,女性的耐力会比男性的爆发力更重要。”
这一句话坚定了她想被外派的决心,也说服了社长,她便开启了长达两年的常驻巴勒斯坦加沙的战地时光。
周轶君就这样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冲进了枪林弹雨中,在被称为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加沙。
在这里,她见识过尸横遍野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双重冲击,满地血水将鞋子染透的恐惧,和当地人对女性最大的恶意。
当地的习俗是女性需要穿着罩袍和围戴着头巾,周轶君遵循着当地的规则,不知为何却被当地的孩子们追着用石头打。
得知是头巾没戴好导致头发漏出时,还没来得及整理好,一块更大的石头向她投来,砸中她的脖子,这一次被袭击,让她的头无法正常旋转,吃东西不敢用力,严重时连喝水都会触发痛感。

而这样的危险却时时刻刻蛰伏在她的身边。
为什么当她看到真实的战争世界,依然没有选择退缩呢?
她想让更多人看到在战争背后一个个饱受其煎熬的真实人们。
一群士兵追逐着少不更事的少年们,她无法忘记子弹从自己面前飞过,打中了一个男孩,男孩倒下后,再也没站起来过的惊愕和恐怖。

当她写人物时,她不仅仅阐述出二人对话的内容价值,还会描述现场采访对象的手如何颤抖。
她用独有的女性视角和具有人道主义的柔软笔触描绘着战场的残酷,周轶君非常擅长用客观又真诚的方式来描绘出真实的世界。
“十几米开外,就是盖齐公园。如果那里代表愤怒的中产,我眼前就是饥饿的更多数。13层楼高的埃尔多安,注视着这一切,微笑而坚毅。”——《走出中东》

后来中国记者风云榜公布上榜的记者时,对周轶君的评述是,“因为她的坚守,让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都发出了中国人的声音。”
战地记者是周轶君人生履历中颇为闪耀的一笔,这是她曾深深渴望过着的荣誉,摘下光环后,她选择手握相机,用镜头解锁新地图,分享出世界的更多可能。
解锁新地图,身份的转换时
强调公共价值,并非单一地表达自我
记者是她的工作,也是她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因为这份经历,她创作出在加沙七百多天的历程故事《离上帝最近》、遍访16个国家和与上百个人物做访谈的《走出中东》、和大时代中小人物故事的《中东生死门》。

在经历中东的战乱和政变时,周轶君还是个二字打头的女孩,她的刚毅、胆量与柔软触笔,将这一个个深刻残忍的故事真实直观地呈现给读者。
有一篇书评这样评价:“亲历者的笔下,那么惊愕的现实,变成了深邃的文字。”
加沙被称为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反之,那自然是大众相对遥远的地方,这样的声音被周轶君记录着,那里的发生和发声都因她的书写被更多人看见。
身份的转换,是她拓宽世界的行径之一。
当周轶君成为了两个孩子的妈妈时,因为自我身份的转变,让她完全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她的新型体验拓宽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她带着自己对教育的学习之心,去到不同的国家拍摄了六国的教育方式。

《他乡的童年》的出现犹如晴天炸雷一样出现在纪录片界。
首先是形式,整个镜头的叙事和内容的呈现是作为一个客观的分享。
虽说是教育纪录片,却丝毫没有说教的意味。

日本会为了让小孩子能够不脱离大自然的环境,任由着操场上的杂草肆意生长,顺应大自然的生物本能和保留原貌。
让孩子们吃着自己种的瓜果,体验辛勤劳动后的幸福收获。

教育是围绕着人的社会课题,期间难免会夹杂一些个人情感。
周轶君在芬兰看到不同年龄段拿着画笔涂抹着自己内心世界时,哽咽着说“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是你不可能做到这个,你做不好那个。”
原来学习一项技能可以不是为了赢得什么成就,而仅仅是表达自我,这是芬兰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她心里那道防线被冲破了,眼泪和委屈一起迸发出来,无数人就因为这个片段追了一整部纪录片。
因为这部纪录片,她走访了日本、芬兰、以色列、印度、英国,最后回到中国,通过她的脚步解锁出更多新地图,让大家看到更多教育的可能。
周轶君用镜头当作钥匙打开世界的门。
正如她所说“这部纪录片是我的解惑之旅,但我拍它绝不仅仅是表达自我,它具有公共价值。”
推开世界的门
步履不停的女性开拓者
周轶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并不单单指的是一种物理上足迹的行踪,更是精神世界的探索。
她经常会参加和年轻一代的女性对谈活动,和脱口秀演员颜怡、颜悦深入讨论女性创作和交流女性的本能等深度话题。
前一阵她还和戴锦华对话探讨了女性主义内部分化的问题,以及女性的处境为何能成为一种社会话题的热点。
周轶君看似是一个女性主义的实践者,其实在年轻时的成长过程中,她没有受困于自己的性别,并且因为战地记者的职业特殊,反而经常会忽略自己的性别。
图源水印处
个体的成功不能消解群体的困境,周轶君是在女性群体中属于非典型的一类人,但她不愿意用自己特殊性来抹平普遍存在的问题。
她在对谈中表述,自己曾对性别问题和女性主义没有太多的感触,但随着身份的叠加和丰富的经历,总会在某个时刻让“女性”的身份被迫浮现出来。
抛出新观点和留下好答案势必需要一个好的发球者,在周轶君专业的发问下,戴锦华下面这段回复太精彩了。
周轶君提到《木兰诗》里“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男性的选择是打完仗后求得功名,光宗耀祖,而木兰的回答是我只要回家,她的抉择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她的欲望和男性为什么不一样?
戴老师的观点是,归根结底女性内在的追求、自我的规约,其实还是男权制定的那些规约,而女性的书写、女性的自我书写都没有新的模板。
但木兰的选择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女性价值,我帮父亲出征完成了使命,帮助国家抵御外敌也印证了自己的能力,完成了这些任务后就想选择回家。
周轶君所思考的女性问题不是浮出的冰川,她更愿意将目光放置在冰山下那没有显现出的70%中。
她不断与不同年龄、阅历的女性交流对谈,渴望从中得到
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和女性思想的疏通。
常看文化综艺类的朋友应该也经常会在节目中看到周轶君。
无论是《圆桌派》还是《锵锵行天下》,她经常出现在男性聚集的地方。
她在一堆男性学者面前侃侃而谈,表述自己作为女性的独特却不局限狭隘的观点。
从枪林弹雨的战线记者,到走遍六国拍出被称为教育圣经的纪录片,再到文化节目的常客和一直为女性发声的先行者。
周轶君善于将宏大命题化为具体,用直视和真实的话语力量戳破虚幻,她让更多女性扩张思想和视野。
她以步履不停的方式完成女性成长的手册指南,她的出现让大家看到另外一种女性形象的存在。
她通过自己每一步踏实的脚步去解锁新地图,成为一名值得被更多人记住的女性开拓者。
现在她也依然在路上...
部分资料来源:
《戴锦华×周轶君:女性是一种处境》理想国
为勇敢地一直前行的女性
点个赞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