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热映,上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下岗大潮的时代记忆被重新翻出。电视剧隐约透露出一种情绪:改革造成了当年东北工人下岗的苦难。
从心理学上看,人对过去的记忆,某种程度上都是重构的。观念、倾向、情感都会强烈地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所以,在退休工人的记忆中,改革前的甜蜜,改革中的痛苦,在几十年后被反复重构、夸大,此消彼长之下,对比更加强烈。
但这不是事实。
的确,曾经的东北是辉煌的。建国之前的东北,不管是军阀割据还是伪满,经济都很好。东北作为日军在中国的战略基地,建设了大量军工、煤矿、铁路等,奠定了东北的工业基础。1940年,日本在东北汽车的产量超过了8600辆,超过整个关内,大连工业发展甚至优于川琦和广岛
建国之后,东北有社会主义邻居,有计划经济调配资源。“一五”计划。全国近一半(44.3%)投资额,投到东北尤其是沈阳。东北一度占有中国98%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昔日的荣光,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没有市场经济竞争”,不计效率,只计产出。而计划经济生产的基础,不仅是对资源的不计成本地调配,更是对人的身份的“计划”——你生而为工人,你可以顶替、进厂;他生而为农民,只能种田、交公粮。
三年自然灾害中,不种一颗粮食的东北工人,不会有人能饿肚子。东北退休工人的回忆中,有改革前的顺风顺水,有下岗的痛苦,但绝不会有饿肚子和浮肿病。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计划经济下的东北工人的生活,绝对水平也并不好,仍然是贫瘠的。其实,令人怀念的,是一种相对优势。相对那时农民的优越。
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市场经济改革,让农民得到了经济自由上的解放,才造成了东北的没落。一方面,粮食购销“双轨制”使得农民不再供应剪刀差,另一方面,那些涌向广东、深圳的农民;那些应运而生的第一代企业家,在市场中勤劳打拼,对东北工业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才造成了东北的企业的没落,才有了后来的国企改革与下岗。
这才是东北下岗的完整叙事。
不是市场经济改革造成了东北的没落,导致了东北工人的苦难,而是计划经济必然的结局。不是市场经济的改革强力地剥夺了东北工人的幸福,将他们推进深渊,而是在市场经济之下,更多的人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有了追求幸福的经济自由,他们推动的市场竞争,才使得东北开始衰落。
实际上,那时的下岗是全国性的,中国共有3000万下岗工人,东北只占了800万。但如今舆论中流传的,只剩下东北下岗。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是,正因为东北的观念限制了人的自救行为,东北的下岗才更加令人痛苦。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东北在计划经济中浸淫太久,市场意识、契约、法治精神这些发展经济的社会基础欠缺,至今仍然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
回过头来看,那是中国加入WTO,经济爆发式发展,在中国乃至全球发展史上都可以称为黄金年代的前夜。一个黄金遍地的年代即将展开。
我母亲也是下岗大潮中的一员。我第一次听到深圳这个地名时还小,只知道我妈妈有同事去了深圳闯荡。我妈妈委托他们,帮我买一双白色的、皮革做的软底运动鞋——“波鞋”。当时的我只知道,这种精致、漂亮的白色软底运动鞋,我妈妈所在的鞋厂做不出来,只有深圳才能做得出来,买得到。在随后的几年中,“波鞋”这个极富粤港方言色彩的名称,风靡全国,也影响到了我妈妈的鞋厂。
我妈妈所在的鞋厂最初是我外婆与其他人自带缝纫机,组合成的一个街道小厂。后来外婆退休,我妈妈顶替进厂。放到现在,这本是一家民企艰苦创业。但在当时,属于大集体所有制,后来,鞋厂规模大了,归口重庆轻工业局管理。
那时的工人的确很“主人”,能指着厂长的鼻子骂。那时的工人也把厂里当作自己的家。我妈妈就在上班的时候用厂里的原材料给我做鞋。厂长老太太会拦在门口,检查工人是不是又拿了厂里的东西。实际上,我所观察到的,已经是开始改革,实行资本主义“泰勒式”的定额制了,也开始实行合同工了,工人的积极性、纪律性比以前要好很多。
显然,这些情况在东北国企中,一样是普遍性的。这里无意批评当时的工人的工作态度,就像不会去批评农民在生产队制度下饭都吃不饱,但联产责任呢承包之后,就立刻大丰收。人在特定的制度中,必然有特定的行为模式。不仅仅工人如此,经营者也是如此,那么,可想而知,整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对那些第一代企业家、挣钱的农民工所组成的企业会遭遇什么。
在波鞋兴起的过程中,深圳乃至南方的那些民营小鞋厂的产品,无论从款式、质量还是价格上,都更富优势。市场竞争之下,我妈妈所在的这个厂慢慢地衰落了,随后一直陷于瘫痪的状态,直到前几年才彻底清理了负债、土地、工资。最初下岗后的压力是巨大的,直到重新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我妈妈退休了,也有医保、社保。
实际上,过去的痛苦,在后面都一定程度得到了弥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创造出巨大的财富。社保体系也建立起来,退休金有了,医保也有了。没有交的社保,也视同缴纳。没有国企改革,没有抓大放小,就没有今天的繁荣,也没有今天的社保、医保体系,就没有今天悠闲的广场舞。
对于历史事件的正确解读,离不开所在的时代背景。在当年痛陈下岗工人的苦楚,是一种勇气;如今,客观、全面的叙述东北下岗,也是一种勇气。
现在,不管是过去亲历东北大下岗的人,还是现在市场中打拼的年轻人,他们中的99.9%都不具备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自然也无法客观地去理解当年的国企改革。文艺作品倾向于照顾人性,这很正常,但对经济史的解读,不能让文学作品主导,情绪化、文艺化的解读,会导向错误的方向。
对历史的认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不能扭曲为改革造成了东北下岗大潮,更不能扭曲为资本坑害了东北工人。还是范伟那句话说得好:向前看。是的,过去没有答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