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我去看望谁
文/叶  航
母亲节总想起母亲,总想说点什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双亲还健在,然而现在,他们已经远去。那个时候,你还能挑个日子去看看他们,而如今,你只能用记忆去怀念他们,用文字去纪念他们。也许,这篇文章最能表达我对他们的爱,对他们的思念,于是,我重新把它贴出来,告诉你,告诉他人,爱双亲不需要等待,你应该时刻记住那句古语:“子欲孝而亲不待”。

那年冬至前几天,我去看望母亲。
冬至是个特别的日子,每到这个时候母亲会叮嘱我去墓地看望父亲,而每次去墓地总会生出许多感慨和歉疚。父亲去世前,我们有许多约定没有兑现,父亲没有住过我们买的新房不说,我买了新车以后几次约他开车去老家看看,却一直没有成行。在我自己跑遍了我们说得出的国家以后,我说过带父亲出国旅游一趟,却也一直没有做到……,对父亲的承诺,还有许多许多没有兑现,可父亲却永远地没了。今年,墓地还没有去,感慨与歉疚已经堆砌在心头。冬至我得去看望谁呢?
我有两对父亲、母亲,已经去世的是我生父,生父虽然是一位能书会画的文人,然而,父亲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给他多少幸福生活的空间,尤其在文革十年还受尽了各种磨难。父亲的一生过得很俭朴,几乎没有任何奢华的经历,包括吃的穿的都很简单,甚至有些寒碜。而唯一让他觉得有些成就的是他养育了六位儿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自然灾害时期,要把六个孩子拉扯大,这对父亲、母亲来说实在是一种难担的负担,于是,他们把出生不久的我送给了别人。
养父母本来就是父母亲的朋友,他们相处亲如一家,所以,我从来也没有过被送人的感觉,有的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更多的关怀和爱抚。习惯了管生父、生母叫父亲、母亲,管养父、养母叫爸爸、妈妈,不过,当他们都已经迈入耄耋门槛的时候,做儿女的才真正感觉到为人儿女的那份责任。
母亲一个人生活,她很希望我经常去看她,她那里的电话多数是她有事没事地给我打过来的,两天没有母亲的电话,我会觉得母亲身体有什么问题了。冬至还没到,关照我去墓地看望父亲的电话已经打来好几个,因而,我反倒觉得有些木知木觉。而我爸妈那里却完全不一样,我要不打电话过去,他们一般是不给我打电话的,即使他们有谁生病住医院也是这样。这一周忙得一直没给爸那里打电话,周五电话过去,家里电话没人接,每次家里电话没人接的时候,我的心就会被揪起来,果然,妈又进医院了。
一早,我跟母亲打电话说:“这个周末我不来看你了,妈住医院了我要去医院。” 母亲说:“那你能顺路经过我这里吗?”我说:“我看时间吧。”
一路上的堵车真的把时间耽搁了,我放弃了顺路去看母亲的念头,直接去医院。可是,当我快到医院门口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卖鲜花店,我突然想起来,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我在医院的停车场停下车来就直奔花店去。我打算买一束鲜花,让花店叫快递替我送给母亲,我选了母亲最喜欢的红玫瑰、康乃馨和鹤望兰,给母亲写了最温馨的祝愿卡。就在我准备离开花店的时候,花店门口有一位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手捧一束香水百合用恳求的眼光看着我说:“叔叔,能买下我这束鲜花吗?”我看着瘦小的小男孩有些心生恻隐,正想着给病床上的妈妈也买一束鲜花呢,于是,给了小男孩30块钱,把小男孩手上的香水百合买下了。
来到妈妈的病房,把香水百合放到她的病床旁边的茶几上,妈很高兴,妈说:“我不需要你买任何东西,只要看到你人,我的病就好一大半了。”顿时,我有泪水涌入眼眶。我坐在老人家的身边,我替她削水果,妈的脸上就一直挂着微笑。妈的邻床是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妇女面色苍白,显得很瘦弱。我发现从我进来以后,那妇女就一直盯着我给我妈买的那束鲜花看着。听我妈告诉我,那位妇女肾衰竭,丈夫前年就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妈正说着,卖给我鲜花的那位小男孩进了这个病房,我以为他是找我来了呢,我妈却手指着小男孩对我说:“他就是邻床那位妇女的孩子。”小男孩也已经看到我了,很显然小男孩有些尴尬和羞涩,尤其看到他卖给我的那束香水百合,小男孩更是有些紧张。我看到小男孩直奔他母亲身边,把他手上捏着的钱塞到他母亲的手中。这时候我妈也突然明白这一切了,妈小声地问我:“这花是小孩卖给你的?”我点点头没吱声。妈说:“今天是小男孩母亲的生日,这鲜花是他妈单位的人上午刚刚送来的。”听到这里,我的心“咯噔”一声,像是被什么东西敲打了一下隐隐地痛,于是,我悄悄跟妈妈说:“妈,我们把这束花还给他们吧。”妈妈说:“我正想跟你说呢。”于是,我们把那束鲜花还给了邻床那位阿姨,她也是母亲,见到我的举动她很是感激。
此时,病房里另外一位家属在说一则新闻,说是有位老妈妈在儿子房间里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因为刚刚谈崩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便大发雷霆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子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没好气地扔下一句:“你吃饱了撑的。”当天晚上老母亲越想越难受半夜12点的时候从七楼阳台跳了下去。
一则新闻引起病房里几家老人和子女们议论纷纷。是的,做儿女的有钱了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好看的脸色。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过,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也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其实,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于是“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尺。就是说,经常对父母微笑,经常敬重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每天认认真真看着母亲的眼睛,跟母亲交谈几分钟------不嫌弃,不抱怨,想对母亲发脾气时克制一下,始终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她们就会生活得开开心心的。随时都给父母好脸色,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好脸色不用花钱去买,不用向谁去借,也不用交学费去学,更不需要什么力气。可现实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每天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关键是心怀感恩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所以,真心爱父母,应该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发出微笑,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
病房里碰到卖花的邻床母子,再听得一番议论,让我的心里好一阵翻腾。跟妈妈道别后,从医院出来我又直奔那家花店,我找到花店老板娘问道:“我的那束花送走了没有?”老板娘说:“抱歉,还没呢。”我说:“那正好,不麻烦您了,还是我自己送去吧。”
其实,在老人心中最大的财富是他们成功养育的儿女,试想当他们最后想享用这笔财富的时候,而没有享用到,那是什么样的心情?所以,最好不要用鲜花和卡片代替了你真实而诚恳的身影,更不要在冬至的墓地里增加更多的感慨与歉疚。
_______
谢谢你看到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