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功夫虽在平
但在最后冲刺阶段
把握好复习备考的方法策略
同样非常重要
如何在考场上写出好作文?
@老师家长
听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备考策略建议
期望能助推考生作文更上一层楼!
高考作文要顺“势”而为
——基于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分析与思考
张珊
尽管高考作文考查的是学生长期积累的语文学科素养,但方向正确、方法恰当的备考确实能帮助考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认真分析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探索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对于备战今年高考作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涉及试题均为2022年高考作文题)
趋势一:
重概念,轻材料
2022年全国甲卷的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之时,引发社会热议,大家担心考生可能因为没有读过、读懂《红楼梦》而影响作文的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实际上,考生们接受过高考审题训练,知道作文题中第一段关于《红楼梦》的大量论述只是为了引出题目,第二段才是审题的重点,哪怕没熟读过《红楼梦》也不影响这篇作文的写作。然而,尽管重点已经给出,这篇作文却并不容易写,因为题目中出现了三个重要概念:“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个概念哪一个拿出来都能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了,何况是三个概念放在一起。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积累,思考这三个概念的具体定义与相互之间的区别,只有理解了概念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将文章写得鞭辟入里。若是学生此前没有训练过下定义、作阐释的写作方法,面对这样“重概念,轻材料”的作文题目,则往往无从下笔、难以施展。
全国乙卷作文题强调“跨越”与“再跨越”这一组概念,新高考Ⅰ卷也提出了“本手”“妙手”“俗手”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新高考Ⅱ卷提出了“选择”“创造”“未来”三个概念;上海卷关注了“发问”与“结论”两个概念……尽管2022年各省份作文命题内容各有特色,但基本上都选择以一组概念为写作对象,借助概念考查考生的思维深度与思辨能力,足见对概念阐释与定义能力的重视程度。
“重概念,轻材料”的趋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课程标准”)对“概念”的强调是分不开的。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本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的能力,也强调学生在表达时要“力求概念准确、判断合理、推理有逻辑”,“力求用不同的词语准确表达概念”。这些都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理解概念、表达概念能力的重视。概念是思想表达的最小载体,只有对概念准确加以定义,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思想,确实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
趋势二:
重关联,轻独立
全国各省份高考作文命题不仅重视概念,而且提出的均是一组相关联的概念,如“本手、妙手、俗手”“选择·创造·未来”等。若是考生只选择其中一个概念展开写作,则难以获得较高的分数,因为题目之所以选择提出一组概念,便是要考查考生建构关联思考的能力。
当然,有些题目也给出了概念之间关联的提示,如新高考Ⅰ卷提到: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题目中提到的“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便是对“本手”与“妙手”关联的具体提示。该题目希望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思考为什么“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为什么对本手理解不到位“难免会下出俗手”,希望考生能够准确梳理出三个概念之间的关联,写出观点深刻的作文。
类似的,北京卷的题目也在引导考生思考“古人”与“今人”在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同样是关系类作文,北京卷的难度相对更大一些,因为它要求考生不仅要对比“古人”与“今人”对学习理解的异同,还要思考学习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而后面几个概念的关系很可能是考生作文的展开逻辑,可以说是对考生建构关联能力的双重考查。
之所以出现“重关联,轻独立”的趋势,是因为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到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的能力,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联系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的能力,“辨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的能力。课程标准还提到在高考命题时,尤其应该“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可见关联式命题是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考生应该在备考过程中予以重视。
趋势三:
重思辨,轻引用
全国各省份高考作文题之所以在发布之后引发社会热议,很可能是因为命题中涉及的《红楼梦》、围棋、体育、央视微纪录片等内容均非考生熟知,有出人意料之感,大家可能担心考生没法深入展开。殊不知,这些材料只是为了引出相关概念、引发考生思考,作文真正要考查的是考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
全国乙卷作文题特意选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于2008年、2022年在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方面的异同,希望考生能够借助表格分析出14年间“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说说自己对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思考。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这一写作题目的设计与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设计异曲同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强调的正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各类文本,发展实证、推理、质疑、批判、发现与多元解读的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同时达到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地表达和阐发自己观点的要求。
类似的,新高考Ⅱ卷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青年人物,引导考生思考“选择”“创造”与“未来”之间的关系;上海卷引导考生思考“小时候喜欢发问,长大后看重结论”这一现象是否“正常”;浙江卷罗列了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的浙江青年,引导考生思考背后的原因;天津卷引导考生思考,对个人、家庭、国家来说,“烟火气”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题目,都不是简单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需要考生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阅读经验,从多个角度表达自己的思考,凸显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如果考生只是在考前准备了大量论据,却未对这些话题有深入思考,则难以在考场上脱颖而出。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阶段一定要主动顺应“重思辨,轻引用”的命题趋势,有效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
运用“四法”提升写作能力
如前所述,以上三种趋势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断言,这些趋势将长期坚持乃至成为常态。面对这些命题趋势,考生在备考时则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阐释概念的能力、用联系的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注重提高自身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想要提升以上能力,可以练习运用以下几种写作方法:
“种差+属”下定义法:下定义时,首先确定相关概念所属的类别,也就是“属”,再通过描述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即“种差”)来限定它,将这一概念与同一“属”中的其他概念区分开来,这样就成功完成下定义这一步骤了。如全国乙卷提到的“跨越”一词,我们就可以先明确“跨越”是一种行为(“属”),然后再描述其具体特点——通过努力超过某个界限、而非停滞或倒退(“种差”),将两者组合便得出它的定义:跨越是指人们通过努力超过某个界限的行为。
“辐射式引申”下定义法:辐射式引申是词义引申的方式之一,即以词的某一词义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引申出其他的意义。如新高考Ⅰ卷中提到的“本手”一词,该词的本义在题目中已经给出——“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先由“合乎棋理”这一描述引申出合乎规律的做法,再由“正规”一词引申出符合规范的方法。有了这两个定义,接下来讨论为什么对“本手”理解不到位“难免会下出俗手”时,就可以从违背事物发展规律、违反规范等角度进行展开了。
借助关联词建构联系法:想要建立概念之间的关联,可以借鉴关联词的八种常见关系,即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承接关系。因为,关联词便是逻辑关系在语言表达上的具体体现。当然,概念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复杂的,我们在借鉴关联词建构关系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组合与变形。比如全国甲卷作文题提到的“直接引用”与“借鉴化用”的关系,便是“并列关系”“条件关系”与“承接关系”的组合变形。现实生活中,人们如果同时进行“直接引用”与“借鉴化用”,那两者便是并列关系;如果先进行“直接引用”,又在其基础上进行“借鉴化用”,两者便是“条件关系”与“承接关系”了。
IBAC结构写作法:这一写作法是借鉴自田洪鋆《批判性思维与写作》一书,原书用其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高三考生也可借鉴其进行议论文写作。其中I(issue)是指自己的主要观点与问题,B(base)是指观点之所以合理的前提或支撑观点的内容,A(analysis)是指对观点进行有逻辑的分析与阐释,C(conclusion)是指得出的结论,且这一结论应由B和A结合推导而出,是针对I中的结论。以北京卷作文题为例,以“学习今说”为题,学生开篇可以指出古人与今人学习目的不同,此为I(issue);然后强调这一比较是从学习目的维度进行的,并分别给出古人、今人的具体例证,此为B(base);接着结合时代背景等内容分析为什么两者会不同,此为A(analysis);最后在段尾总结概括得出自己的结论,此为C(conclusion)。这样写完一段,考生的思维深度自然显示出来了。反之,若是考生只以“观点句+例证句”组织每段的写作结构,则难以展示自己思维的深度。
类似的写作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考生要主动围绕阐释概念、思考关联、展示思辨这些方向去备考,在考前进行有效的练习,这样在考场写作时才能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积累,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作者系北京第一实验学校语文学科主任、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温故”与“知新”:
高考作文提升之道
高鹏
越是到复习迎考的最后阶段,考生越要摒弃高考作文备考只是“走流程”的错误认识,要重视作文训练。如果考生能够深入理解复习所蕴含的“温故”与“知新”的辩证之道,并进一步做实,作文备考将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高考作文质量“升格”并非遥不可及。
“温故”:
梳理过往旧知,获取新体验
温习、修改自己的旧作。备考最后阶段,时间非常紧张,进行高频度的写作练习并不可取,而对自己过往的作文进行温习、修改则不失为一个高效的方法。多读读自己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的作文,一方面重温、欣赏自己获得高分的得意之作,增强写出好作文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能仔细分析自己一些得分不高的作文,认真反复修改其中几篇,从中总结出自己擅长的文体和思维,建构起能够用己所长、突出语言表达亮点的好作文,进而在高考作文中尽展个人才华,获得高分评价。
阅读、点评自己的摘抄。最后阶段,考生多阅读背诵自己摘抄的精彩篇章、名言佳句、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可以更好地实现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的目的。在读背的基础上,如果考生能够对摘抄的内容,坚持从选材、立意、写法等角度进行简短的分类点评,无疑对提升文章赏析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思想、夯实写作能力等大有裨益。
回顾、剖析自己的思想与生活。考生对自我思想、生活剖析得越全面深刻、丰富细腻,下笔时越有感觉。在高考前夕,考生可以尝试静下心来,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想想那些亲身经历过、亲眼见过、亲耳听过的平凡琐碎但又令人心动的大事小情,剖析其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立足于“我”的情与理的故事,有助于即兴创作出既感动自己更能感动阅卷教师的高分作文。
梳理、反思一些辩证哲学观点。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改革不断呈现出从“感性诗化”走向“智性分析”的趋势,作文内容越来越强调由简单的、对立式的是非对错转向复合的、多元化的矛盾统一,其难度和开放度逐步扩大。在最后复习阶段,要引导考生有针对性地对诸如对立统一、一分为二、联系、发展、因果、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内因与外因等唯物论和辩证法,开展认真梳理、反思,深化认识,并能够结合具体作文材料学会用这些哲学思维灵活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提高了,在作文审题立意时才可能避免顾此失彼。
“知新”:
强化写作思维,充实新材料
突出强化写作思维训练,提升思维品质。通过针对性的思维训练,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内在的写作动力,唤醒真实情感;又能够促进学生对具体文体范式的运用和迁移,提升思维技巧,增强语言技术层面的深刻性。在最后复习备考期间,突出文章核心环节的重点思维训练尤为关键。比如:通过比较思维训练,让考生从修辞的角度熟练掌握引用、比喻、对比等的拟题方法,提高他们拟题意识,并借助文题的锤炼提升文章立意,丰富写作内容与思路;充分调动考生的联想思维,学会运用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等思维方法收集丰富的写作素材,充实文章内容;训练考生利用“拟分论点法”进行文章构思,减少考生因忙中生乱而导致作文结构不整、层次交叉不清等问题;训练考生思维的缜密度,帮助他们构思好文章结尾,以突出中心论点,深化、升华主题,使作文质量更上一层楼。
注重“微写作”日常练笔,丰富写作思想。常言道“三天不练手生”。最后复习阶段,除了坚持大作文训练外,尤其要重视以微写作为基础的每日作文练笔。这种类似于写日记的方式,不受文体、字数的限制,既可以让考生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借助简短的文字自由表达出来,也可以有意识地强化他们作文开头结尾的片段训练,促使考生不断丰富写作思想,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同时也更利于他们保持活跃的写作思维和良好的写作语感。
掌握时政要闻及社会焦点,补充新鲜素材。引导考生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与自己的生活关联起来,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是高考作文践行立德树人任务的集中体现。最后阶段的作文备考,让考生及时掌握一些时事政治,关注一些社会热点、社会流行的话题,积累新鲜作文素材十分必要。考生凭借新颖的选材能提升文章内容的“鲜活度”,更能依据其深刻的立意延伸文章的人文深度,时刻刺激阅卷人的“味蕾”,获得他们的认可与好感。
适度进行文体的全面练习,深钻擅长文体。高考作文场上选择何种文体,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是否适宜考题,二是考生是否最擅长,三是是否最有话说、最有素材、最能表达真情实感。考生高考现场作文水平的跃升,需要他们具备根据作文文题及材料内容灵活地选择恰当文体的能力。为此,教师要从每一种基本文体的写作入手训练,明确每一种文体的基本标准和一般要求,领会不同文体在不同情境下的相对优势,而后引导他们査漏补缺,并通过多题多文体写作、一题多文体写作等的训练,实现文章立意、素材与文体的有机相融,灵活运用。
“温故”促进“知新”,“知新”达成“升格”。最后冲刺阶段的高考作文复习,不能抱着侥幸心理,仅仅靠多背几篇范文盲目应付。只有着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找准合适的复习切入点,确保“旧知”出新,“新知”生能,作文备考才能真正见成效。
(作者系江苏省宿迁中学正高级教师)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课程周刊(主编:汪瑞林 编辑:胡茜茹、龚萍)
插图设计|王荣佳

责任编辑|王佳实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上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