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源 | 视觉中国
作者 | 崔秋阳
编辑 | 王   妍
理想汽车又一次向市场交出充满想象力的答卷。
2023年第一季度,理想的业务营收、经营利润、净利润、毛利润等多项财务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均有同比两位数的增长,同时超过5万辆的交付成绩也让理想汽车跻身一季度20万元以上新能源品牌销量前三,市占率约为11%。
能够在整个市场需求低迷,消费者观望情绪高涨的前提下取得如此成绩,理想汽车董事长、CEO李想将其归功于自家在销售组织上的变革转型以及L系列的产品竞争力。
而接下来,理想汽车还将用城市NOA、高压纯电补能网络,以及更加下探的销售渠道来武装自己,向6月实现月交付突破3万辆以及市占率提升至13%的目标发起冲击。
但在亮眼的表现背后,理想也需要居安思危,毕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稍有不慎就会掉队。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理想汽车的大定订单厚度正在持续变薄,急需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刺激需求。除此之外,如何完全激发L系列3款车型、7种配置的全部潜力,避免相互制约也是持续冲高的理想需要应对的课题。
虽然理想不断用销量重新刷新排位,但要想将如今的强势延续下去,还需要做到更多。
向月交付3万辆发起冲击
具体来看,一季度理想汽车在营收、经营利润和净利润等多项财务数据上创下新纪录。
其中,理想一季度营收为187.9亿元,同比增长96.5%,GAAP准则下的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4.1亿元和9.3亿元,不仅首次连续两个季度摆脱亏损,其净利润额还环比上涨了252%。
此外,其毛利润额也再创新高,来到38.3亿元,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7.4%,非GAAP准则下的自由现金流也来到67亿元。
多项财务数据表现亮眼,最主要便是得益于销量的提升。一季度,理想汽车交付52584辆汽车,同比提升65.8%,环比提升13.5%,而在4月份理想汽车更是将自己的交付量提升至2.5万辆,这样的成绩也让理想一季度在2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中跻身前三,市占率约为11%。
毫无疑问,随着L7及Air版本车型的上市和交付,理想已经拥有3款车型、7种配置的产品矩阵,在给出连续月交付破2万的成绩后,理想汽车或将凭借逐步展开的产品矩阵向6月交付破3万辆以及更高的市占率发起冲击。
李想透露,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销量成绩,与对销售部门的组织变革离不开关系。其表示,自1月以来,理想实行了对销售部门组织效率的优化工作,将此前由区域划分的销售工作改成以省划分,给每家门店更多的操作空间以提升订单转化率。
相比之下,在2022年还处于同一交付梯队的蔚来和小鹏,二者一季度交付量分别为31041辆和18230辆,差距相当于理想整整一个月的交付量。
理想汽车的交付预期也印证了其对于自身销量表现的信心,在财报中,理想汽车预计今年二季度的交付区间为7.6万-8.1万辆,也就是说,在未来两个月内,理想平均月交付量将位于2.5万-2.75万辆之间。
为了完成此目标,李想还透露未来将逐步实现对四线城市的全覆盖,“覆盖方式会参考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在大型汽车城开设门店。”
但更多的销量却并不意味着更出色的毛利水平。今年一季度,理想的汽车业务毛利率和总体毛利率分别为19.8%和20.4%,同比均下降了2个以上的百分点。
在财报中,理想汽车将毛利率的下降归咎于产品序列的更新。截止去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在售仅有L9、L8 Pro/Max车型,最低售价为35.98万元,而在今年L7及Air版本车型进入市场后,进一步拉低了理想汽车的入门价格,对毛利率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理想汽车CFO李铁也表示,理想ONE的销售也给理想带来了约1.6%的毛利率影响,“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理想ONE的清库工作。”
除了毛利率数据,同样出现环比下降的还有研发费用。一季度,理想的研发支出为18.5亿元,与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出现了10.5%的环比下滑。
财报中,理想将该下滑原因归咎于“与新车项目的时间安排和进度保持一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新车”或许并不指向理想汽车的首款纯电产品,而是理想增程L系列产品的L6。
李想本人曾在1月份透露,由于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产能,L6将延迟到2024年发布。但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理想汽车常州工厂一期产线为L9和L8规划,二期产线原本为L7和L6规划,两期产线的满负荷产能已经能够达到60万辆/年,“延迟发布的原因与L6项目研发进度有关。”
之前,李想曾在2022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中透露,自家车型研发进度也需要与供应商配合(比如高通骁龙8295芯片),而L6作为理想旗下首款进入20万元-30万元大众市场的产品,或许也是在等待高通骁龙8295的量产上车时机,以此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
值得注意是,正式布局纯电补能后,截至目前理想在研发费用上仍表现克制。作为对比,蔚来的单季度研发成本早已超过30亿元。
在李想看来,布局超充站对于一家志在追求千亿规模收入的企业来说只是“小钱”:到2025年建设3000个超充站大概需要投入100亿元,按照今年理想规划建设300座超充站的目标计算则需要10亿元左右,按5年分摊反映到财报上每年则是2亿元。
到5月底理想汽车就将有25座超充站投入运营
来源:理想汽车
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始终可以将研发支出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前理想将2023财年的研发支出定在100亿-120亿元的范围内,平均每个季度则在25亿-30亿元,李铁也表示并不会由于一季度支出较少就改变费用目标。
显然,未来三个季度理想汽车的研发支出还将扩大,而智驾业务便是需要“烧钱”的业务之一。
随着小鹏的XNGP和华为ADS 3.0相继进入市场,理想也不得不将自家城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上线的时间节点提前。理想原定于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城市NOA的用户内测,目前已经提前至二季度,并设下年底在100个城市实现城市NOA落地的目标。
理想还需要做到更多
理想的现状看似一切向好,即将与其他新势力拉开距离。
目前,理想一季度交付52584辆汽车,圆满达成预期5.2万-5.5万辆的交付目标,期间月交付量也从15141辆逐步提升到2万辆以上的水平。随着L7车型及L7、L8的Air版本交付,理想4月的交付总量甚至突破2.5万辆,单周交付记录也被刷新到8000辆以上。
环顾四周,在新势力中,除了背靠广汽集团的埃安在交付方面小胜理想,其余小鹏、蔚来、零跑等车企与之差距正逐渐拉大。4月份理想除了交付量来到2.5万辆以上,据车fans数据显示,其新增订单量也达到2.5万单。
虽然做到了在厮杀异常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异军突起,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如今市场需求被提前透支,增速明显放缓的前提下,想要保持自身订单和交付量的高增速绝非易事。
李想曾在微博表态,2023年前两个月的乘用车上险量同比下跌超过25%,“需求远远不如预期。”而这句话也印证了理想在高水平交付表现背后的隐患:定单储备量。
有知情人士透露,虽然理想今年前四个月交付量高歌猛进,但大定订单的储备量自1月份起就一直减少,“5月的定单厚度已经很薄了。”
换句话说,理想能够在2023年前四个月中逆势保持高增速,离不开吃老本。
一方面,国补在2022年底之后完全退坡,助力整个新能源市场提前释放了部分需求。另一方面,理想汽车去年第四季度也完成了L8车型的上市,并开启了L7的预售,两款新车型也给理想带来了不少订单。
目前,理想常州工厂已经完成改造升级,随着二期产线的投产,有一线员工透露,目前工厂满负荷的极限年产能能达到60万辆,两倍于理想汽车今年30万辆的年交付目标。
这也意味着,随着L7、L7 Air和L8 Air三款产品相继进入产能爬坡阶段,理想汽车在生产制造端完全可以做到“有多少订单就造多少辆车”。
此外,李想本人透露,理想汽车的订单及库存系数均为0.5,“订单必须14天之内交付出去,从下线计算,物流、PDI、交付也必须14天内完成。”
当生产及交付环节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一旦新增订单没有及时跟上便会出现吃老本的情况。比如坐拥四大整车超级工厂,年产能达到200万辆以上的特斯拉,其现有订单储备量仅为去年最高点的15%。
坚持不降价的理想也需要想办法促进销量。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势力由于需要给市场信心,给消费者确定性,则不能直接降价,需要不断给出新的限时销售政策刺激需求,“理想订单量减少,5月份可能会加大优惠力度。”
目前,理想已经在多地给出优惠政策,比如北京地区给出限时5000元的提车补贴,在湖北则针对L8 Pro/Max部分现车给出最高5万积分的电动踏板、轮毂选装补贴。
此外,李想还透露未来将在扩大门店面积的同时开设更多综合体验门店,以提升订单转换率。
未来理想综合体验门店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来源:理想汽车
除了终端销售政策和组织变革,此前L7上市之时,理想通过减配空气悬架,推出Air版本车型的方式也被看做变相降价,目的也是为了推动订单和交付量提升,李想透露目前Air车型大约贡献了20%的销量增量。
有知情人士透露,“原本内部预计Air车型销量能占到总销量的30%以上,但目前来看Air版本并不给力,正在复盘降低预期。”按照理想汽车最新的交付数据来看,L7/8 Air两款车型的总交付量为5000辆左右。
上述人士表示,L系列每款车型在立项之初的目标都是月交付过万,“但在2023年一季度没有一款车实现交付破万。”不难看出,在订单储备不断减少的同时,伴随着L7和Air车型的交付,理想各车型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内耗也逐渐显现。
亲爱的读者们,不设置星标,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请星标“未来汽车Daily”,及时接收每篇推文,期待为您带来更多更专业的行业报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