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20年代,有个叫陈存仁的上海年轻人大清早起床写日记:
一个铜元用处极大,可以买大饼油条各一件,或是买生梨一二枚、马蹄二串。
“用处极大”的铜元一个,原本对他不算什么。
陈存仁出生于老城厢的绸缎商人家。儿时过年,姑母爽快地塞给他一块银元,价值等同128枚铜元。他拿回绸缎铺,小学徒们看呆了,他们每个月只领得到小洋二角。
有个姓章的学徒怼他:“小开(富二代)!你不要得意,我满师之后,努力做事,也会发达。到时我的钱一定比你多,而且要买一辆包车(私家两轮人力车)!”
努力做事,也会发达,放在哪个时代,都是普通人最珍贵的信念。
六岁时,陈存仁家破产,父亲病逝,从此一家搬到猪棚旁边的房子。所以,他学医成名之后,日记里既写章太炎黄金荣杜月笙的八卦,又写琐碎的日常对话,连理财明细都拿到放大镜下来记录。
时兴的理财思路,还映照着当下。有天,陈存仁重重记下一笔:
理财以买地产最为可靠。
有朋友在清末用八百块钱买了静安寺一块地,卖出时涨到十三万六千元。他大受刺激。
最有意思是记录了货币形态变迁反映在物价上的涨落,尤其是1948年秋上海菜价飞涨那一节。
三十多年后,80年代的一个清晨,也有新华社记者将镜头对准上海的菜市场:
天蒙蒙亮,未及梳洗的主妇,睡眼惺忪的汉子,晨操后精神焕发的退休职工,甚至腰间别着‘沃克曼’(小型收录机)、头上戴着耳机的俊男俏女,手提菜篮子拥向市场。
乌鲁木齐路与五原路相交处,原先是片小菜场。一个老太太买了半斤黄鳝,三元八角。那是在1985年10月,放在四个月前能买一斤有余,因此她嘴里发牢骚:
这么贵,吃了成神仙啦!
正好,从北京来赴任的新市长来市场调查研究,这些话原汁原味灌进他的耳朵。他说,内心感到十分沉重。“上海这么个大城市,如果市民的小菜篮子保不住,就很难稳定。”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也是在那个年代起,现场问菜价,成了地方主官的传统。2018年12月,曹家渡武定菜市场,居民大喊一声:
阿拉书记也来逛菜场买菜啊!
1
2019年,有个福建的年轻人从消费电子配套转行,开始做生鲜。
我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想稳定点。新一代手机,永远套不上上一代的手机壳,相比起来,水果就不会变:
今年做柚子,明年是柚子,后年还是柚子。
人们总说农民看天吃饭,其实不太准确。
三月底,海南儋州下了冰雹。柚子花叶零落,农户们知道,今年要减产了。但相应地,市场价也会走高。
五六月份,柚子结果后套袋之前,如果连续暴雨,会形成花皮。如果干旱,柚子个头就偏小,但甜度高。但不管怎样,大家总是要买柚子,就算不吃,也要用它拜神。
前几年,我问过陕西农业部门的朋友,为啥当时老出现“几百万斤苹果滞销、果农血本无归”的故事。
他说,小农小户用不起冷库,苹果收获后,就堆在地里。天一下雨,就容易坏,所以往往着急贱卖了。
通常来说,村里的熟人“代办”从农户手里收农货,卖到县里的二级批发市场,这批农货可能又被运到市里的一级批发市场,跨省运输,到别的地方的一级批发市场,再卖给二级批发商,卖给菜贩。
倒个两三手,才会出现在商超或市场摊位上。在源头的农户,只有当地代办这个出口,信息严重不对称,从来是没什么议价权的。加上运费和粗放堆叠的损耗,杨桃在海南的收购价,2到3元每斤。运到东北的超市,能卖到:
八九块钱,每个。
2019年,胡剑峰创业。估摸了下各个平台的保证金和技术服务费,动辄好几万,最后选择在收6‰技术服务费的拼多多上开店。
后者有自然流量,对农产品会更友好。三四年后,和胡剑峰合作的果农,每年收成里大约有四成通过线上售出,加起来大约3000万斤,来自福建漳州、海南儋州、云南官渡、四川攀枝花、雅安、汶川。
东北人从这家店里,买走了30万斤以上杨桃,每斤只要五六块钱。
因为在产地精细打包,果子的损耗率从20%左右降到5%。如果一年产量过剩,胡剑峰就做预售和促销。产地直发,抑止一部分丰收贱卖的风险。
在农户和消费者之间,这群在拼多多上开店的年轻人充当着新的媒介,又称:
新新农人。
他们做的是一种“脚底有泥”的电商。在老百姓最关切的柴米油盐领域,他们沉了下来,通过努力平抑价格,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这其中,95后有12万人。他们也秉承了那种珍贵的传统信念:
努力做事,也会发达。
2
2020年4月,一年多前探访上海武定菜市场的身影,出现在了五角场商圈。
这次是为了调研如何促进消费。不久后,上海有了自己的购物节,起名“五五”,因为领导讲要把价格打下来,最好五五折。
把价格打下来并不容易。比如有家叫汾都香的公司。他们跟太原、吕梁、长治、忻州、朔州、晋中7642户农户合作,与山西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成立种业公司,给农户提供质量稳定的谷物种子,聘请农业专家做种植技巧培训,研发病虫害应对手段。收成时收购全部谷子:
高出市场价两毛钱每斤。
基地年产3万多吨“晋谷21号”小米,2万多吨杂粮,线下销售渠道最多卖掉三分之一。这部分抽真空成25公斤的大包装,通过经销商运到山西各地批发市场,以前还出口俄罗斯和日韩。不过三年前起,没有了。
只有线上还能消化这个规模的产量。他们每年通过拼多多卖出2万多吨小米和一万多吨杂粮,南方客户出乎意料地多,两斤五斤小包装,正好合适作为谷物添加,或者煮辽参,甚至煮海鲜,似乎能让海鲜粥养生一点。
新渠道是老板贾景敦的女儿贾亚楠发掘的。2012年起,他们在各家平台试水,四年花了六七十万推广费和保证金,只成交尴尬的一万多单。
2016年,在拼多多开了家小店,才接触到最适合农产品的流量。开店几个月后,一天就出了一千多单。
至于到底为什么是拼多多上卖得好,贾亚楠说: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品质,能少掏一块钱,为什么要多掏一块钱?
过去四年,拼多多尝试做了这件事情:链接全国1000多个农产区的1600万农业生产者,通过平台上百万个商家的橱窗,让农副产品出村,进城。同时对接仓储、冷链等专用农货物流体系,让流程成本降低两成到四成。
今年,拼多多投入了历年来最大规模的补贴,40亿元。第四届五五购物节,主推西南等地的特色农产品,像云南蓝莓、夏黑葡萄、红茶、西藏虫草、新疆喀什西梅干;各地农科院的产品,比如燕麦片、烟薯、魔芋、小米。
同时也有国际大牌和上海老字号专区,以及手机、电视、空调、冰箱等各类数码家电。从现在起到6月底,在App搜索“021”,进入五五购物节专区,就能领券。
在上海地区,多多买菜投放了6000万张买菜消费券。在这座精打细算深入骨髓的城市,也是恰如其分。
陈存仁的日记后来修订成杂志专栏,后来又集结成书:《银元时代生活史》。这是一本写上海很有意思的书。里面有中国家庭的生存智慧,也有普通人的尊严。旧时大上海的商贾政客、士绅名流、贩夫走卒、乃至妓女、白相人、黑社会,都各有做派。
他还不厌其烦地记着柴米油盐的价格。
生煸草头是铜元八枚,腌笃鲜小洋二角半,咸肉论块计算,每块铜元三枚,白饭一碗三个铜元,第二碗叫做添头,铜元二枚。
当时上海还只有两百多万人口。子女多的人家,每个月大概吃一担米,约四元,“民众对米价最敏感,吃到便宜的米,好像开心得很,吃到贵米,就有米珠薪桂之感。”
其实米价上下相差,不过几角钱而已。
一百年过去,上海人口从两百多万变成了两千多万。但民众的这种关切,一直没变。

珍爱包叔,顺手“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