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旷野」这个栏目刚起步时,我们就决定把「勇气」作为重要的关键词。
在这里表达的女性,她们有在迷茫困顿中重启人生的勇气,有去尝试不可能或不被理解之事的勇气,有独自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勇气。
但不论何种勇气,都是开启新人生的钥匙。也许,明天的答案并不在昨日的命题里,当我们想获得从未获得的东西时,就需要去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
因此,今天想分享「心之旷野」中四位女性的故事给大家,总有一个故事,能给此刻的你一些勇气。
30 岁,她决定去环球航海
2014 年,宋坤(抖音@宋坤爱航海)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帆船环球航海,在 20 多米长的小船上,与风浪共同生活了 315 天,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帆船环球航海的女性。
这件事,这一年,原本都不在她的人生计划内。
宋坤是青岛女孩,从小生活在海边,大海就像她的一个玩伴,所以从日语专业毕业后,她便开始从事与海有关的工作——帆船运动推广。她做过帆船赛事主持人、解说员,也做过帆船教练。
但在 30 岁那年,宋坤八年的婚姻突然结束。感情中的自我怀疑也蔓延到工作上,她忽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我到底想做什么?我还能做什么?除了现在这些身份,我的人生还会有新的可能吗?
她知道此刻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人生低谷。从小与海为伴、敢闯敢冲的她,却绝不会躺在低谷里一蹶不振。她决定送自己一个足够难的挑战,如果她完成了,或许就会获得更多的勇气,去走向接下来的人生。
这件足够难的挑战,就是参加世界上最著名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克利伯环球帆船赛。
为什么说这件事足够难?
首先,帆船环球可不是坐豪华邮轮环游世界。帆船只有 20 多米长,要住十几个人,并存放全船的行李装备。每个人睡觉的地方,只有一张摇摇晃晃窄到几乎不能翻身的吊床。遇到大风浪突然来袭,随时都有从床上摔出来的风险。
船上每个人都要干活,每四小时一轮值,也就是说,睡眠最多四小时,不管下午两点还是凌晨两点,你永远会在睡得最香的时候被叫醒,迷迷糊糊套上衣服就要去甲板上值班,在漆黑的海上随时准备被一个大浪打湿全身,生理期也不能例外。
在风浪中剧烈颠簸的船舱内作业,也随时会有受伤的风险。宋坤就曾在一次下舱工作时摔伤尾椎,最后带伤撑到了比赛结束。
而每天除了重体力的劳动之外,吃的东西常常只有意面,有时她看到意面都会生理性反胃。
但在 315 天环球结束,宋坤回到岸上之后,却总是想起船上的日子:明明那么苦,明明什么都没有,怎么就那么快乐啊?
可能是见到了一只鲸鱼,从她面前哗地一下子跳起来。
或者是在她情绪特别低落的一天,一位船友给她煮了一碗方便面,里面加了一个蛋。
或者是某天她带领大家完成了一个很难的操作,被船长表扬了。
或者是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人的电子邮件。她心想不能太快读完了,要一个字一个字反反复复读好几遍。
那时候,她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到底是什么,能让人持续感到幸福和快乐?
就是你的人生,真真正正地被认可、被爱。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欣赏、充满了爱。
你看到那些动物、那些 100 多种不同颜色的天空,甚至在一场风暴之后,你对自己还活着这件事情充满欣喜。那些体验是到最后都不能被人夺走的快乐,是比任何物质都更丰盛的精神上的满足。
也是这场航海之后,宋坤决定,要一辈子都在海上。现在,她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船长。
‍‍‍‍‍‍‍‍‍‍‍‍‍‍‍‍‍‍
为了一个无人理解的梦想
她在南极徒步 80 天 远征 1800 多公里
2020 年,冯静(微博@更多雏菊)完成了南极「难抵极」远征,历时 80 天,在零下五六十度的极寒大陆上徒步行进 1800 多公里,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位徒步抵达这里的人。
但是,几乎没有人理解她做这件事的意义。
冯静北大毕业,后进了国企,工作体面稳定,临近 30 岁那年,她看了一本书,是一位日本骑行旅行家写的,叫《不去会死》。她第一次发现,原来长程的旅行不一定需要很多钱,也不一定要等到退休后,一辆单车、少量装备,和一份勇气与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就可以上路。
于是她辞了工作,开始尝试最少成本的环球旅行。2014 年时,五大洲里她只剩一个地方没有走过:南极洲。
在当时,很多人去南极会选择游船观光,但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冯静对南极大陆的深度好奇,她想徒步探索,用双脚缓慢感受,于是她选定了一个徒步目的地:「难抵极」。
「难抵极」全称 The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简称 POI ,意为「不可接近之极」,是离南极大陆所有海岸线最远的一个点。
1958 年,前苏联远征车队曾首次标定这里,修建了一座考察站。但他们发现这里条件实在过于严酷,1967 年后彻底废弃,几十年间再未到访。考察站一年一年被冰雪埋入地下,现在雪面只剩房顶的一座列宁像。
和已经变成观光地的南极点不同,「难抵极」始终鲜有人至,仿佛一片遗忘之地,也象征着人类在与自然短暂交锋后,最终的臣服。这一切在冯静眼里,有着不可言说的魅力。
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远征的胜利,并不只在走路时发生。她为了徒步抵达这里,准备了五年。
2014 年,她给全球 14 位知名极地向导发邮件,13 人拒绝并暗含嘲笑,只有一人,极地向导 Paul Landry ,同意带她先在挪威进行短期滑雪拉练。
但拉练完 Paul 的结论是:「不行。你的上肢太弱,根本拖不动雪橇。如果你一定要去 POI (难抵极),至少要先徒步一次南极点。」
尽管很受打击,冯静还是同意了,她想:不就是上肢力量吗?我练。回到北京后,出发南极点之前,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她是这么度过的:
白天拉划船机、举大米;半夜出门拖轮胎,在北京的街道上拖着走到天亮才回家,每天如此。拖轮胎时她是不听歌的,她想训练自己忍受枯燥的能力,因为真正的远征比这更漫长、更枯燥。
2017 年 11 月,她和 Paul 终于出发了。历时 50 多天,行进 1100 多公里,于 2018 年 1 月,冯静完成了第一次的南极点远征。
过程中她经历了暴风雪、白化天、食物短缺、脚趾甲脱落、Paul 的偷偷转移物资和抢劫……但在结束时,她无比庆幸先进行了这场远征,才让她从物质、身体与人性层面,都对真正的 POI (难抵极)远征有所准备。
在更高难度的 POI 之前,她给了自己两年时间,继续每天举大米、拖轮胎、自制和优化全身装备。
终于在 2019 年 11 月,冯静再次出发。在极寒大陆上徒步 1800 多公里,历时 80 天后, 2020 年 1 月 25 日,她完成了梦想中的 POI 远征。
当她一步步走到被遗忘在这里几十年的列宁像前,在这梦想达成的瞬间,她的眼前回闪出这五年来的一个个片段:
她写邮件、被拒绝;学滑雪、被说不行;自制装备、苦练上肢、深夜拖轮胎;在零下五六十度的暴风雪中顶风爬升、被 Paul 抢劫时孤立无援、3700 米海拔上边前进边呕吐、手指冻到脱臼后自己接回……
她突然意识到,此刻站在这里的,早已不是五年前那个瘦弱的女孩。也许这五年的「自讨苦吃」,让她从生理到心理的极致蜕变,才是这场远征的全部意义,也是她最想传递给别人的东西:
不是说你也要去南极,但你一定有你自己人生的难抵极。重要的是找到你的难抵极,做好远征的决心,在刻苦的准备中一天天向它靠近。
冯静在记录自己远征经历的书《不可征服》中,引用过一段她很爱的诗句,来自美国作家唐·赫罗尔德:
我会采更多雏菊》
唐·赫罗尔德
「如果我能从头活过,
我会试着犯更多的错。
我会放松一点。
我会灵活一点。
我会比这一趟过得傻。
很少把什么事当真。
我会疯狂一点。
我会少讲究些卫生。
我会冒更多的险……
30 岁裸辞带 3 万存款流浪两年
她找到了自己的活法
亭子(小红书@亭子在野)今年 32 岁,已经在路上流浪两年,走遍广西、四川、海南、贵州,一路借宿、打工、蹭饭,听了也拍了很多陌生人的故事,在一万种人生里,寻找着自己的活法。
踏上旅程之前的她,也曾是写字楼里的都市白领。007 、PUA 、卷到不能再卷,她尝试过换工作,但发现上班带来的疲惫感与消耗感始终无法改变,只能靠深夜睡前刷淘宝买买买来换取慰藉。
30 岁那年,她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想起了自己高中时用小刀刻在课桌上的梦想:我想走遍天下。那不如现在就出发吧,她想。
带着仅有的 3 万块存款,她上路了。
起初做义工、被村民邀请到家里一起吃饭时,她都会惴惴不安,想自己会不会给别人添太多麻烦。
但后来她发现,村民们和她一起吃饭时是开心的,村里的小孩会远远地跑过来抱住她,大声喊她「亭子姐姐」。当她离开那里,逢年过节还会收到村里阿姨的微信,说村里的杏花开了,梅子熟了,要酿酒了,你什么时候再来玩啊?
这一路上,她也认识了在涠洲岛海边开民宿捡垃圾的女孩、在深圳靠二手旧物生活尽可能「不持有」的女 DJ 、为许多「野人」建造「乌托邦」家园的艺术家……
她见到了一个个可能与寻常城市人类不同,却活得丰盈自得的生命。
她把他们的故事拍下来,讲给更多的人听,让一个生命去感染另一个生命,每天收到无数的正反馈(视频号或小红书搜@亭子在野 就能看到这些故事)
在这个过程里,她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活法:在路上,找到那些动人的生命力与故事,让它们点亮更多的人。
现在再次见到她的老朋友都说:亭子啊,你整个人是闪着光的。
40 岁,她独自生了一个孩子
要说勇气,不只是可以换一种事业、换一种活法、换一个目的地。38 岁时,Jenna(小红书 ID : Gabriel & Mama )决定独自孕育一个生命。
独自,意味着没有「父亲」这个角色。
在  Jenna 35 岁时,她忽然很想要一个小孩。事业上她已努力打拼多年,积累了还算不错的经济基础,这让她开始渴望去好好养育一个自己的孩子,建立一段真实的、深度的生命连接。
她也谈过大大小小的恋爱,想象过和理想的伴侣共建家庭,但在 38 岁那年,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发现,即便是当时身边名校毕业看似优秀的伴侣,也从骨子里不尊重女性,有明显的厌女倾向,而她不希望与这样的人共同养育孩子。
女性生育年龄上的压力,也不允许她再无止境地寻找理想伴侣、理想父亲,于是她做了个决定:自己生养。
在精子的选择上,Jenna 是本着对自己和孩子负责任的态度,极其认真地挑选。
她付的费用是网站的最高费用,因此可以查看捐赠者的全部资料。她认为第一要素是身体健康,她选择的捐赠者,在基因病测试中是全阴性。
第二、她希望对方理科逻辑方面较强,因为她文科偏强,也许捐赠者的理科基因能与她互补。所以她也查看了捐赠者的数学成绩。
第三、她也很重视运动能力以及人格。最终选定的捐赠者是个足球特长生,同时喜欢刺绣,她很喜欢这个特质,觉得这个人还蛮平衡的。
最后是外表,如果可以选,当然还是要选好看一点的。
但选定精子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试管是在海外做的,全程花费几十万,耗时一年。Jenna 从一开始就知道,即使花足够多的钱,找到技术最好的机构,做最万全的准备,也无法确保这个过程一定成功。
从备孕到等待胚胎生长,到移植到身体后观察长势,一次次验血看是否受孕、是否生化、是否流产,再到后期怀胎九、十个月,其间始终保持观察、提心吊胆,直到宝宝生出来,是健康的,才能说这个试管成功了。
这个过程对一名大龄单身女性来说,是心理与生理上的漫长高压考验。
幸运的是,Jenna 的试管成功了。如今宝宝已经两岁多,健康可爱,也很调皮。
她经常在小红书上分享大龄单身生育心得和带娃日常,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一些类似的问题:
「你怎么能让孩子没有父亲?」
「没有父亲,孩子的人格能健全吗?」
对这样的问题,Jenna 的真实想法是:
「首先我必须承认生育是自私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孩子的父母,ta 是糊里糊涂的,不知道怎么就生了这个孩子,后来也不管,我们还不要提那些极端的情况,比如遗传病、出轨、家暴、赌博、离婚。
即便这种传统的模式里面有这么多严重的风险因素,很多人还是条件反射地认为它比一个没有父亲的状态要好。我觉得这真的是谬论。
是的,我承认我没有给他一个理想的父亲,但至少我也没有给他一个糟糕的父亲。在一些可控的因素上,我做到了。」
Jenna 说以前有一个粉丝的评论她很喜欢:
「爱不应该划分为母爱、父爱,爱就是爱。」
她很爱她的孩子,会让孩子在充满爱与被爱的氛围中健健康康地长大,也许这就够了。
四个勇气的故事讲完了。最后想分享一段喜欢的诗给大家,来自德国诗人里尔克:
"Let everything happen to you,
beauty and terror.
Just keep going,
No feeling is final."
「允许一切发生在你身上,
无论美好还是恐怖。
只需向前,
没有一种感受会是永久。」
也欢迎评论告诉我们,哪个故事打动了你?也欢迎分享你的故事,说不定也会成为另一个人的勇气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