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现象级网剧,《狂飙》我一点都看不下去,《漫长的季节》却越看越喜欢,没有刻意的爽点,没有浮夸的演技,没有随时随地都要抖的包袱,连滤镜都开得很温暖,主打一个字:
真。
据说,这部剧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大概是第一部开播评分9.0之后还能稳步上升的悬疑剧。
故事发生在东北,导演是东北人,演员也有一半东北人,以至于这段时间关于东北人的讨论也被带了出来。
为什么东北人占据了文艺的半壁江山?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演员,一部分是文本。
这几年,大家都在讨论东北的文艺复兴,这种复兴并不单指演员,也是指以东北为背景的故事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东北,其实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说的就是九十年代的东北。

九十年代,是东北命运的转折点。

很多人问,为什么东北人从事文艺的人那么多,因为文艺的底子都是在九十年代之前打下的。

体制内、国企,汇集了全国最多的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全国的孩子都在玩泥巴、割猪草的时候,东北的孩子已经在弹钢琴、学跳舞了。

这点重庆也一样,我很好奇为什么重庆电影这么发达,因为三线建设啊,重庆就是小东北。
然后,就是时代的剧变。
国企大不如前,顶岗也没了,这些孩子的命运轨迹从此被改变:
文艺的底子,突遭时代的阵痛,不但成了谋生的饭碗,也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跟文章憎命达大概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东北优秀的演员会这么多,这大概是主要原因。

然后就是东北九十年代的故事。

没有什么比社会转折期的铁西区更令人惊心动魄。

我在看东北作家双雪涛的小说时,就有一个感觉:
平地起惊雷。
就是那种在我们看起来大的不得了的事件,在作者的讲述里平平淡淡,内心毫无波澜,几个字,人就死了,几段话,大厦就崩塌了。

我当时特别佩服作者的这种如椽巨笔,但是看完《漫长的季节》,看到彪子每天吃着油条,喝着小酒的吊儿郎当混日子的状态:
我觉得这是时代给东北人造成的心理伤害。
这种伤害的后遗症有两个:

一个是麻木,一个是躁郁。
这是恶劣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要不就是无视命运加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伤痛,要不就睚眦必报你瞅谁瞅你咋地。
最近,海南好像就有两个你瞅谁的东北人上了热搜。
以前,九十年代的事情不让说,据说这次《漫长的季节》也删掉了这部分内容,但是导演在最后还是借着那场大雪中给放出来了:

我不是东北人,但我觉得东北人此刻应该已经感触万千了。
当越来越多的东北演员成熟起来,当越来越多的题材可以搬上银幕,九十年代的东北大地,破败、悲欢、颓唐、悬疑、械斗、凶杀……
我放佛看到:
一段被大雪覆盖的年代里,无数个东北人正在醒来。
好吧,我又不想写了。
等下一个好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