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很有可能是银行股最扬眉吐气的一个月份,告别了长期的低迷,5月初银行股全线强势,领跑大盘。
5月8日,中国银行出现了近8年来首次涨停。邮储银行、农业银行股价盘中创了历史新高。
5月9日,尽管受大盘大跌拖累,上证指数下跌1%,但银行股仍然相对强势,其中西安银行涨停
今年4月1日至5月8日,银行行业指数上涨12.59%
下面是中国银行近期日趋势图,5月份短短几天,涨幅超过20%
下面是工商银行走势图
下面是民生银行走势图
在创业板跌跌不休的情况下,银行股这些巨头们纷纷上涨格外抢眼。
银行股之所以上涨,有天时地利也有人和。
第一,银行属于周期性行业,与经济周期关联度非常大。银行业务主要是存贷款,贷款的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银行利润。2022年由于疫情影响非常大,经济下行压力大,贷款需求量下降,收入降低。同时,企业经营贷款,贷款逾期量增长,大量坏账增加,消耗银行利润。
2023是疫情放宽后的第一年,消费、投资开始慢慢恢复。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4.5%,比预期的要好。实体经济对银行资金的需求增加。
社会融资规模代表实体经济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量。初步统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9.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这是社融连续两个月增加增加。
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3个百分点。
种种迹象说明,受益于经济回暖,银行贷款活动也活跃了起来。
第二,存款利率下行,降低银行成本压力。
存款利息是银行的成本。2022年银行存款利率至少有两波大的下调。今年存款利率也有零星下调。最近,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三家银行宣布5月5日起下调存款利率。
以渤海银行为例:
活期存款利率由0.35%调整为0.25%;三个月、半年、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10BP至1.33%、1.59%、1.85%;二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25BP至2.40%、2.95%;三年期整存整取由3.25%下调30BP至2.95%。
今年以来,湖北、河南、广东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均出现了存款利率下调。
第三,银行股业绩稳定,但长期被低估。尽管经过近期的一波上涨,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兰州银行市盈率勉强达到10倍外,其余银行股市盈率远低于10倍,多在5倍左右水平。低于上证13.87倍的市盈率,更低于创业板60倍的市盈率。
市净率方面,在42只上市银行股中,只有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市净率大于1,其余的均破净。也就是说如果这只股票退市,你拿到的钱可能比没退市时卖掉还高。
更为重要的是,银行股普遍存在高分红。从前期的分红情况来看,不少银行的股息率超过6%。换句话说,即便股价不涨,持续银行股就大概率能拿到6%左右的分红,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当然,银行股有价值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上涨,毕竟已经抛着几年不动了,今年银行股上涨最大的启动器是“中特估”的提出。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意义是让银行股有价值发现目前市场的情况是,一方面存在资产配置荒,以存款为例,越来越多的人把钱存在银行,而不做其它理财。2022年住户贷款余额增速只有5.4%,而住户存款增速却达到惊人的17.4%,并不是存款收益有多高,事实上是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关键是没有找到更好的资产配置。
另一方面,具有较高价值是大金融股,业绩稳定、估值低、分红率高却长期没有得到资金的关照。
银行股的上涨,一方面符合银行本身业绩价值,另一方面能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包含:
1、引导大盘上涨,引导中国经济从“债权”向“股权”转变解决宏观杠杆率过高的问题。
2、缓解资产配置荒,银行股盘子大不易被操控,业绩优良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大涨后再现大跌。银行股的上涨一方面能解决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提供一个理财新选择,给投资者提供更多收益。
3、提高养老金的收益率,无论是刚建立的个人养老金,还是社保养老、商业养老,其养老金的收益率与资本市场表现有重要关系。但养老金是“保命”的钱,对于资金的稳定有比较高要求,银行股等大蓝筹业绩稳定符合这个选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