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两个大夜把《漫长的季节》追完,回味无穷,提前预定年度最佳。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命运都令人唏嘘。
这些人顺着时代和环境的暗示,看似各行其道,当先进、做领导,求进步。但终究,谁也没能吃上时代画的这口大饼。
映照到当下,我们这代人,也正处于自己的时代局限中。3年疫情摧残,经济低迷、就业受挫,“35岁裁员危机”论调甚嚣尘上,宛如一场新时代的负向PUA:
好像如果没在30+的年纪混出点名堂,当个leader或是创个小业,这辈子就只剩下坡路了。
我不禁想,已经身处东亚卷圈的我们,真的要做卷王之王吗?
对此,领英职场向读者发起“你到30岁的时候是否会选择进入管理层,更愿意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的问卷,听听读者们的打算。
在我们收到的279份问卷调查结果中,选择在30岁进入/不进入管理层的读者约各占一半。
总体而言,本届打工人正在不断挣扎中学会放过自己。
选择进入管理层,是因为:恐惧?
一个略令人沮丧的现实是,即便是选择进入管理层的读者,给出的理由是:恐惧,害怕裁员/害怕裁员后找不到工作
Zoey(上海):会选择管理层,内心不愿意,但觉得不进会更焦虑,没有安全感。职业天花板肉眼可见。
C(广东-广州):只要中年不被裁,宁愿不进入管理层。
以上两位代表了绝大多数选择进入管理层的读者态度。
《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里,即使大卫格雷伯直指不少管理岗工作就是凭空创造、可有可无的bullshit jobs,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求职市场里,成为管理者,似乎能让人多一些职业安全感。
其中的逻辑,不是职位高,就更不容易被裁员。而是成为管理者,在被裁员之后更容易就业。
问过一些在大厂工作的朋友,所谓“35岁裁员危机”算是误区,也是事实。
首先,近年来出现的大规模裁员,一般是以职能和业务条线作为划分,所以不管你是管理层还是职员,不管35+还是35-,被裁几率基本相同。
真正能显出差别的其实是被裁之后。
35+,工作精力天然不如20+年轻人充沛,家庭生活琐事缠身,思维模式定型(不好使唤/不听指挥),任何一个招聘者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招聘年纪大的不划算。
除非他身上有拿得出手的可以弥补以上欠缺的本领。
这里暂且不讨论人体自然衰老该不该被定义为一种欠缺,但相比长时间担任普通职员的求职者,做过管理似乎更能提供一些入选理由。
即便也有另一种升级思路——成为专业性的行家里手,但一个社会中,像医生、律师、技术工程师等专对专业能力要求高的职业毕竟只占一部分,且门槛较高。还是有不少人不论出生、学历、能力,被迫从事事实上可替代性极高的工作,这是打工人产生不安全感的根源。
成而为管理者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自我增值方式。
我联想到《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的作者,花了许多精力和时间给自己请职业教练、包装简历、培训面试礼仪和套路,但一顿操作猛于虎,还是屡屡失败于大大小小的面试或履历筛查:
以她设置的职业背景和年龄,无论怎么包装,终究逃不过HR眼中“并没有必须招聘她进入公司的理由”的残酷现实。
而,30+进入过管理层,就像手握半块免死金牌,比别人多了一些竞争优势。
也有一些读者认为,进入管理层,既是为了逃避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人和事,也是顺势而为。
窦飞飞(北京)说:特别不想做管理岗却被迫在做管理岗。比起别人为了加薪而争取升职,好像我一直是为了不做某些事情而选择被迫升职。
在职场你想尽可能拥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努力升职让自己站到高一个台阶去,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一个台阶上怎么也有自己超厌恶的东西”,然后继续拖着沉重的腿迈上更高一个台阶去,循环往复,直到退休。
长江后浪推前浪,大浪从来不会绕过你往前推,停滞不前只会被覆盖被淹没。
这和坂本龙一的人生哲学“到了时间,你就得上场”一个意思。
如果你的工作态度积极,又积累了一定经验,干得不错,到了年限,领导自然想提拔你做左膀右臂,替他分忧解难;排在你之后的后辈,也蠢蠢欲动,等你把位置腾出来。
要是年年被评先进,却不让位,多少有些尴尬,这样的状态并不可永续,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啊。
而我听过最无法辩驳的想进入管理层的原因,来自一个做战略管理咨询的女性朋友。
鉴于她长期以来不争不抢、默默做事的性格,听说她开始管理团队还挺震惊的。
问她转型原因,她说:其实我很讨厌管人,恨不得所有事都由我自己做了最好。但是因为以后想创业、想去更大的平台发展,做管理还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现在可以拿着薪水练练手,挺好的。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忍受任何一种痛苦的人生是值得过的。
为什么我们不那么愿意进入管理层了
其实大家的反馈还是挺出人意料的。因为有一半的读者都表示不愿意进入管理层。而即便在愿意进入管理层的那一半里,还有2/3表示是不得已。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考取功名利禄、成为人上人”这种古人的主流追求反而变成了可有可无甚至遭受嫌弃的选项。
整理了一下大家的想法,主要还是:
做管理层辛苦,性价比太低了,现在的我们又缺乏强动力去支撑这个追求。
如果年轻10岁,我挺想当领导。那时我以为领导就是开会/布置任务/签字/工作总结。但事情,我是不做的,这简直就是社畜的终极解脱啊。
后来我发现事实不是这样。不排除个别组织架构极其智能,内部运营特别流畅又特别不差钱的公司真有甩手掌柜,大多数管理者面临的现实是:
加不完的班、兜不完的底、负不完的责,应不完的酬,处理不赢的人际关系,平衡不完的公司利益和部门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被大boss随传随到24h待命的压迫感,随便哪一项,都让人睡不好觉。
无数个做管理层的朋友抱怨: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激发团队里磨洋工的积极性,公司制度不负责自动淘汰,任务分配不合理/不出去,只能忍着,给其他员工赔笑脸。
多少次想一把扯过员工不尽如人意的工作自己重做,又必须对抗本性,收回想一手包办的心,换一副微笑面孔,耐心讲解一二。把自己10分钟可以解决的问题打回重做,周而复始。
我有个女性朋友做主管,手下全是男性员工。业务旺季团队长期爆肝加班,她还得自掏腰包带员工去会所,“释放天性”。
原来我躺平和做错,老板承受的也很多;为了让团队正常运转,他们得做不少隐形功夫。
而这还只是困难的一个维度,中层管理者往往腹背受敌、疲于奔命。
春风得意,游刃有余的,我身边挺少的。
至于还有个成为管理者的动力——水涨船高的薪酬,好像已经不太能撼动当代打工人了。
尤其是考虑到凡事作为最终兜底人的背锅侠属性,薪酬和其他形式的补偿不充分不到位是常态,至少自己评估起来不满意的是大多数。
毕竟,心累比体累在长期来看的确是累多了。
尼克(坦桑尼亚):之前做部门经理,每天身心俱疲;后来降级到部门主管,轻松多了,再也不用管那么多屁事儿,承担那么多压力了。
躺平小林(广东-揭阳):曾经带过小团队,经历焦虑、失眠、内分泌失调,太卷了,卷得没了自己生活和喘息。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大家也不怎么愿意给自己画长期职业规划的大饼了。
3年疫情冲击,我们学会的更多是“活在当下”,不是“畅想未来”
最近上映的《铃芽之旅,讲述少女铃芽在日本311大地震之后进行自我心灵修复的旅程。新海诚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311大地震对于日本人的创击之重:
311大地震的毁灭性打击,使日本人认知里的“日常成为了一个伪概念”
习以为常的平静和重复,被“日常的坍塌和不确定性”所取代,使人们不再敢把远期梦想的实现视作理所当然。这不恰恰也是此刻的我们吗?
没有可持续性,也就不太敢做远期规划了。
写在最后
虽然我们收集的读者反馈偏负面,但关于30岁要不要进入管理层,根本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279位读者的想法,也不代表所有人的想法。
人生的终极出路是自洽,不是听别人怎么说,时代怎么说。
这个世界上,有人想当帅,就有人想当兵,正是各自的追求不同才能达成相互协作。为了财富、为了享乐、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不同人做出不同选择,皆是合理。
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才最重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