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来京,北漂多年,在四十岁的时候卖掉在京房产套现千万,举家返乡,从此过上了不事生产、田园牧歌般的日子;
年轻女孩拼命奋斗十年,精打细算攒下250万,因为有车有房,且无孩无贷,所以30岁一到,就彻底撂挑子躺平了;
失业的上海80后丁克夫妻,干脆守着300万积蓄双双退休了,每天通过社交账号向大家展示纯靠被动收入的自在生活;
……
以上种种当代童话,时不时就会在网上引爆一轮,让人越是焦虑,越是向往。而越是向往,越是焦虑。
向往的是,逃离无聊的工作,远离为了赚钱而折腰的情绪内耗;焦虑的是,不知道自己还要多久才能攒够足以退休的积蓄。
反正我是近距离围观过这种童话的。
十几年前,我在一家网站工作,同事普遍工资不高,朝九晚六打卡,遇到突发新闻或者行业大事件,加班到深夜、或者凌晨三四点开工赶第二天的头条是常有的事。又是网络垂直媒体,行业地位几乎没有,稿子写再好,传播也有限,因此谈不上职业荣誉感。总之,很累,很琐碎,时常觉得没意义。
那时有一个同事,突然有一天的MSN签名挂上了30天倒计时,所有人都很好奇,这是为了啥?但怎么问他他也不说,于是所有人每天都在陪着他一起倒数:29、28、27、26……
终于,到了“0”的那天。临近中午时,这位同事提前私下约了我们关系比较近的人一起吃午饭,然后,只见他走进老板办公室,3-5分钟后,他出来,对我们说:“我辞职了”。
在告别午餐上,他揭开了完整的谜底:“我们家的拆迁款今天到账了!我特么倒计时就等着今天提辞职呢!刚才老X(公司老板)问我为啥不干了,我直接回他:因为我不缺你这点儿工资了!”
那顿午饭吃得啊,不只是我,在座所有人想必都是终身难忘。
散伙之后,辞职的同事开开心心打车走了,我们其余众人,回到了各自的工位,却久久回不了神。接下来连续好几天,大家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一边羡慕,一边难受。
我和这位同事断断续续保持着联系,因为他花钱的时候,总会来问问我的推荐。最开始那几年,我见证了他火速买豪车、买名表、全球旅行住最好的酒店。
后来我们聊得不多了,加上我也辞职、全职写公众号写小说,忙得很少再对人好奇、再跟人闲聊。直到去年,他突然在微信里拍了拍我,我下意识开玩笑:“咋的,又想买啥?”
没想到他说:“哈哈哈,是问问你想不想买点啥?”
原来,他现在在一个商贸公司做洋酒销售,看我十分喜欢喝酒,自然来问我有没有需要。都没等我发问,他自己就说了:拆迁那点儿钱当年看起来算多,嚯嚯几年也不剩啥了,加上人长期呆着实在也无聊,于是又出来上班了。
末了,他问我:你怎么还这么忙呢?吭哧吭哧干了这么些年,完全可以躺平了吧?

我说:我没有那种绝对安全感。
是的,所谓“财富自由”、“提前退休”、“彻底躺平”……都是一种绝对的安全感。绝对到此刻决定,终生不悔。
我也曾奔走在追逐“绝对安全感”的巷道里,执迷而疲惫。然而,在经历了许多个人生大事件后,我愈发觉得,一个人与其去追求绝对的安全感,不如学会接受“人永远不能感到绝对安全”这个事实。
20多岁的时候,我觉得只要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就会获得安全感;30多岁的时候,有了房子,又会开始担忧赚钱生计的可持续性;迈入40+,就算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却也或多或少感到了一丝力不从心。看大时代发展,看年轻一代崛起,更加不安于随时会被高速发展的社会远远抛下……加上经过过去三年,安全感更是成了笑谈:身心健康、财务保障、人身安全与自由,哪一点,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所谓安全感,只是一种信念,与一个人彼时的能力、目标和执行程度密切相关、保持联动,它是一种随着人生起伏而随时调整的动态平衡。
我们羡慕别人“提前退休”,本质上是对别人获取了足够财富的羡慕,以为他们在退休后就再也不会工作了,并进一步地误以为安全感是可以明码标价一次性付费买断的。
事实上,当代社会,存够多少钱都不可能“提前退休”——要么很快就发现钱并不够用,要么会在躺平的生活里生出无所事事的恐惧。
仔细想想,前段时间上了热搜好几天的80后上海夫妻,“提前退休”后,每天自律地经营着社交平台账号,输出内容,直播带货,这根本是走上了另一条更卷的工作赛道——他们事实上并没有躺平。
成年人讲童话给成年人听,都是为了收费的。

除了钱,
我在“提前退休应有多少存款”的热搜下,还看到一条很有意思的高赞评论,大意是说:我其实最害怕的是真的提前退休了,面对从此无人约束的生活,会很快感到焦虑与无聊。
这是我看到的针对这个话题讨论,最诚恳自剖的心声。
是的,没有人喜欢充满紧张和压抑的生活,但也少有人能将完全自主的生活过得“不无聊”。
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畅想退休后的生活,大都是开了滤镜效果的——在厨房里认真细致地做一日三餐,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保持规律的运动,去喜爱的城市旅居,大块时间好好看书,开一个不图赚钱的书吧/咖啡店,静下心写一些自己想写的故事……
总之,我们现在对“退休生活”的畅想,本质上是一种幻想。
不是说以上种种在实际生活中实现不了。而是说,这些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只是其中吉光片羽的短暂片刻。
以为没有后顾之忧,不再被工作绑架,就可以畅快地过好余生。
不会的。
每天游山玩水,不工作,不产出,纯粹地打发时间,真的没那么容易过得心安理得。
如果不摘掉滤镜客观评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反复确认自身对未知风险的承受力,那么多少钱也无法平息你在彻底躺平的日子里,一茬又一茬的焦虑——今天你以为你想明白了,降低消费欲望,用仅有的这些钱就能无忧无虑地过完后半生;可过不了多久,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信息洪流中浮浮沉沉,你又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焦虑也随之卷土重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也许我接下来的话会冒犯一些人,但的确是我真诚的人生经验——会被“提前退休”诱惑并反复滋生焦虑感的人,大多数是缺乏必要的自律的。能够高质量地自我管理情绪的人,也真的不多。
现在因为疲于奔命感到痛苦,等到不再工作时,又会因为失去与主流社会的关联而感到惶惑不安——左冲右突,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这才是大多数人在真的“提前退休”后,会进入的心态循环。
叔本华早就说了,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
看看热搜上那些每隔一段时间就变着花样上榜的话题,诸如“先攒钱后享受还是先享受后攒钱”“提前退休应有多少存款”“按部就班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那些裸辞后的人现在怎样了”等等等等,归根结底,都指向了同一个终极诉求:在有限的人生里,我想做自己的主人。
怎么做?首先别做梦。
对安全感的执迷,更像是一种对焦虑的逃避。可以肯定地说,不管是身家几何,大家其实都在过着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人生。
然而这并不是坏事。适当的安全感焦虑,是可以激发生活斗志的。没有人想过无聊的一生,也没有人对自己的生活完全满意,这些不满与不甘,正是我们过好这一生最需要的驱动力。所以,直面焦虑,用积极的行动力去获得持续的动态安全感,才是对人生真正的掌握。
而提前退休,其中暗含着一个理念:不想等到老掉牙了才能停下来享受生活。对于这一点,我完全同意。
享受闲暇时光当然不必非要等到暮年,同时也更不必等到攒够了钱才可以。任何时候,只要你觉得需要,就应该给自己放个假,放空、放松、花点钱,调整节奏。正因为人不是机器,有情绪、会疲惫,我们才更应该把人生当作一场马拉松,合理配速,但总是在动,总是向前。
关于“提前退休”还有一点,你千万不要以为你真的可以不花钱。
很多人为了塑造“提前退休”的童话、或者琢磨以当下收入的可行性,便提出了“低欲望”甚至“无欲望”——挣不到钱没关系啊,不花就行了!照样可以立即躺平!
对于这种概念,我个人觉得不太现实。我当然相信一定会有少数的人能在现代社会中做到无欲无求,并从中体会到不染一尘的快乐。但,当你规划“提前退休”时,请务必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普通人——一个需要吃点好的、住得舒服些、偶尔出去玩、拥有一些昂贵品位的普通人。
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一旦无欲无求,大概率是因为掉进了一个更消极的情绪泥潭——活着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了。
人天然是有很多欲望的,我们能做的,是管理好这些欲望。
什么都想要的人,会在无限的焦虑中走向崩溃;但彻底消灭欲望,那是一种自欺欺人,且最终会极端不快乐。
管理欲望的最大原则,是匹配能力,学会取舍。留下那些可负担的、对自己重要的、与生活品质直接关联的;关闭那些通过比较产生的、过于昂贵的、单纯用于证明自己的。
管理欲望,才是一种真正可实现的“低欲望”。
当然,不被“财富自由”、“提前退休”的焦虑所绑架,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要用钱来量化生活。尤其不要用钱来包装生活,以此确认自己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财富永无真正自由的时刻,它也买不到一劳永逸的安全感。
我们都是在俗世中躬身前行的普通人,没有人为我们兜底。对网络狂欢的幻象保持理性,始终真实地活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里,是比跟风“提前退休”、迷信“财富自由”,更重要、也更有用的事。
插图来自艺术家Giselle Dekel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