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韩裔建筑师金智虎(Howard Jiho Kim)出生于美国,因为喜欢中国建筑,后又来到北京长居,在这里开启了他不同寻常的设计之旅。
TEMP办公室的夜晚及工作时刻记录
在Howard长居北京期间,曾经历了意想不到的起起落落。从2007年初至时奥运气氛下的城市建设速率和规模,到2017年成立TEMP建筑事务所时面临的发展放缓与“城市初老”,再到疫情之下不可预见的社会条件,Howard深深感到作为建筑师的时代性和责任感。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者站”对城市建设的再思考,让跑步者可以存放自己的物品、购买饮料、见面和淋浴,提供全方位服务
这种直觉与思考源自Howard作为“局外人”的清明直观,更来自他作为“创意者”对基本问题的敏感和对设计创新的热忱。未来,空间的包容性设计变得至关重要,TEMP的项目直接或间接地都在这三个角度中回应了这些问题:独特视角、设计责任和系统思维。
阿目眼镜 北京金融街店
在Howard看来,东方与西方在历史上交流就很频繁,所以文化是交融的。更何况现在处于信息时代,一键即知世界变迁,这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态度。
作为一位在中国的外国人,他敏锐地觉察和判断能力,始终为每个项目提供了独特性,能够在建筑中寻找唯一,在历史讲述故事,将东西方文化巧妙融合在设计里。
Howard所做的设计之下,每个项目都具有差异性
“即使是私人住宅也建在路边,也会成为城市和社会的一部分。”建筑的公共性就是设计者责任心的由来。Howard坦言TEMP在近5年确实做了很多尺度不一的空间改造,而改造最难的就是决定去和留的部分,以及留下来的部分要如何更好地继续。
左右滑动查看
“百得利集团总部”在历史建筑中联结员工和时代
这种“濒死”状态与“再生”状态的项目各需不同的策略,成为这一代建筑师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如果我们2007年开公司,可能接的项目、想的设计是另外一种状态。”Howard笑道自己也想做新项目、大项目,“但确实设计思考与社会时代是紧密相连的。
极简主义的上海“ATE SIMO”男装陈列室从上海弄堂中汲取灵感。一系列有趣的索具展示系统和对品牌精神的演绎,是Howard在任何一个细节下,都是当下生活方式与时尚设计的再创造
Howard认为大部分的存量建筑都不是像紫禁城那样的文化遗产,因而设计的关键是思考城市更新,毕竟这样的老建筑仍然反映着时间的痕迹。
“X美术馆”新与旧的过程演变
Howard基本是运用“系统思维”来解决新功能与旧空间的矛盾,并予之以灵活性和可持续性。X美术馆作为TEMP的第一个艺术空间,便能体现这种灵活性。
Howard回忆道,“99%艺术空间都是白盒子,所以我们在第一天就决定不做白墙。虽然后来发现这很难,但是要做就要从核心挑战这类空间的基本问题——如何挂画。”
“X美术馆”建筑外观
经过反复的实验和制作,X美术馆终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安装和展示艺术品的方式:定制陶土砖与水平槽挤压,金属夹子就可以安装在其中,用来悬挂艺术品——绘画、装置、投影仪,甚至白墙都可以挂在这个墙壁系统上。
这也是TEMP在不断演变的系统思维中,所迭代更新的创作优势。颂艺术中心、云艺术中心、百得利集团总部······都是如此。
认真对待每个项目的Howard Jiho Kim知道每次改变一种设计策略都很难,但坚持不懈地通过批判性的观看视角、探索抽象概念的全新表达之道,从而挑战既有现状,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工作。《居上LIFENESS》在这次的采访中,也和Howard一起聊了聊他对TEMP与设计的一些想法!
点击图片阅读“云艺术中心”(Cloud Art Center)
Ayn Rand 《The Fountainhead》:Ayn Rand is a Russian-born American writer known for developing a philosophical system she named "Objectivism"
上海ATE SIMO空间
頌艺术中心展览现场与空间小景透露着包豪斯风格的触感
“云艺术中心”(Cloud Art Center)对光影的处理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者站,2021
新展预告|頌艺术中心2楼「藏家厅」开放首展 “加速景观”即将开幕
Howard今年的最新项目是 798 頌艺术中心(Soul Art Center),由前《时尚芭莎》总编辑苏芒创办,坐落于798主街,是北京798艺术区最新设立的艺术机构。
頌艺术中心建筑外观:裸露在外的红砖墙,Howard用玻璃砖增加了艺术馆的外立面层次,并与原有红砖产生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这栋具有1950年代苏德中工业合作时期遗留的历史风貌建筑中,鲜明的包豪斯风格无疑是Howard改造过程中,所需思考的——如何通过客观的“包容性设计”让建筑焕然一新。
这也吻合Howard一直不断前进的设计思维。老与旧、艺术与文化,是頌艺术中心改造的基点。包豪斯风格的历史感和底蕴,正好提供了一种理想。
頌艺术中心建筑外观
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

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鲁頌》
回到頌艺术中心本身,“”与英语中的 “song”相似,但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Howard在设计时,馆长苏芒提出“艺术圣殿”的想法,因为人都需要与更高的境界相联系。以前可能是神庙、金字塔或者佛寺,而现在能让灵魂栖息的就是艺术。
頌艺术中心建筑外观夜景
没有仪式就没有文化
因此Howard所带领的TEMP为空间提供一个雄心勃勃的新起点,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方式重振空间,并参考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仪式场所,打造一段朴实无华的旅程,歌颂艺术,颂扬其世俗灵性。
頌艺术中心(Soul Art Center)前台与走廊
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这些神圣的空间一般都有非常清晰的纵深感,由主轴和对称性提供这种进入空间的方向引导,Howard巧妙地将墙面嵌孔和照明融合其中。
其次是具有强烈的序列感,大多来自相同元素的不断重复——就颂艺术中心而言,就是厂房原有的七八个具有代表性的圆拱顶;最后,光无论在何种文化中都具有精神性,圆拱顶上方的北向窗子吸引人们抬头去感受光和自然。
頌艺术中心平面示意图可窥探出设计师对线条、秩序与光线的把控
项目完成后,欲扬先抑的入口“窄门”强化了8米高主展厅“豁然开朗”的戏剧性,极具仪式感;二层轻盈的隔断赋予多个独立展厅以园林般的丰富体验。“步移景换”,时间尺度变得模糊。
不同于一般“白盒子”的米色调,这里给艺术中心整体笼罩上一层亲切柔暖的基调。展示凝神合一的艺术空间,不是简单的风格可以概括和解读的。
在所有文化中,灯光都有实用和精神用途。沿着楼梯和人行道,TEMP所留出的狭窄缝隙,均拥有自然光影和LED灯条的柔和之态,无论在白天,或是夜晚发出微弱的镇静光。
像云一样重复的波浪,望向天空
另一方面由于原厂房的包豪斯拱顶是最重要的特征,于是Howard决定之完整保留。没有添加任何轨道灯干扰其尺度和纯净,选择在地面增做圆拱用来隐藏空调设备和照明系统管线,形成对已有结构的回应,让空灵的自然光全天沐浴在大厅里。
頌艺术中心二层的多个“房间”,也是为了今后举办展览以外的活动而设计的多功能空间。
在让光线与空间的交融中,Temp温柔地以好奇心开启探索之旅。狭缝开口让人们偷偷窥视到一个与世隔绝的茶室,而台阶、较低的开口和壁龛则成为零散的奉献精神提醒。

苏芒想打造多维度的艺术杂志,TEMP则结合灵活的功能与沉思的印象,为艺术创意服务,又打通了一条人文向往之路。
Presented By
创作团队
监制&策划|Celine CHO
内容出品|Lifeness_LAB
撰文Writer | Swann  排版  Design | Kristin、Ada
图片 Image|TEMP官方提供及颂艺术中心来源
*本文为原创策划内容
©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我们,翻版必究
如若商务合作或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