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大家分享了为人父母者的噩梦——崩溃了,我辛苦鸡出来的高学历娃,选择在家当我的“全职儿女”!
评论区有很多云闺蜜心有戚戚,都生怕把娃养成了啃老的废物,自己七老八十还被人惦记着退休金,死都死不利索
所以,都催着我赶紧出避雷指南。
这个话题呢,其实我自己也是不吐不快
上一篇文章受限于篇幅,没能聊畅快,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一唠,如何避免养出全职儿女。

适当吃苦,有益身心

顶着锅盖说句得罪人的话——
让身强体壮的孩子当“全职儿女”,这样的家庭,有没有钱不一定,但父母肯定都超级溺爱子女。
毕竟,周瑜打黄盖,一方愿打,也得另一方愿挨才行。你不愿意让娃啃老,他还能上手强抢不成?
可令人唏嘘的事实就是——
哪儿用得着孩子动手抢呀?他们只要皱皱眉头瘪瘪嘴,溺爱的父母就会心甘情愿奉上自己的一切,还生怕孩子觉得不够好
即便,这个所谓的“孩子”早已成年,早已比自己更高更壮,早已该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父母也不忍心看着他们吃一丝一毫的苦,受一丝一毫的罪。
而,被永远当成孩子的人,无论身体如何强壮,心理也真就停留在小孩子的阶段,遇上事儿了想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回头大叫一声——
“爸!!!妈!!!”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父母的“不忍心”,往往会培养出孩子的“狠心”,让他们无论多大年龄,都习惯性地剥削父母的金钱与精力。
这样的例子,我是真见过。
我有个远房的叔叔,带着老婆在江浙地区打了半辈子工,儿子从两三岁的时候就被扔在老家,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夫妻俩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能与他处上十多二十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对孩子非常宠溺。虽然身在农村,但他们家孩子的吃穿用度,比很多城市孩子还舍得花钱。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二十来岁、还在上大学那年的暑假。
我回老家看望亲戚,在村里遇到那个我叫他弟弟的男孩。
十多岁的年龄,染了个扎眼的黄头发,身上全是阿迪达斯、耐克一类的大品牌,跟凋敝的村庄格格不入。
那时候网购还没兴起,实体店傲娇得很,尤其是阿迪、耐克这种洋品牌,很少有打折的时候,随随便便一双鞋,价格都是大几百甚至1000+。
那时,俺还是个穿回力帆布鞋的贫穷女大学生
,所以对他周身的名牌格外敏锐,心里还纳闷儿——
“不是说他父母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才去外地打工的吗?看他的打扮,日子很好过呀!”
后来听亲戚八卦,才知道叔叔婶婶在外面的日子有多苦。
被老板拖欠工资,被所谓的老乡骗走积蓄,被房东刁难,被当地人排斥……
可他们对自己的苦不以为意,反而特别心疼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的儿子。自己平时肉都舍不得吃,也要从牙缝里省钱,让儿子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
去年又回老家,听亲戚闲聊间说起,那个远方亲戚弟弟,已经在市区里买了房子,还结了婚,生了个可爱的胖小子。
我感慨,“叔叔婶婶辛苦半辈子,总算可以跟着儿子享享福了!”
亲戚嘁了一声,“享个屁的福!”
后来才知道,叔叔婶婶掏出毕生积蓄,给孩子在城市里付了首付、办了婚礼,还在儿子的强烈要求下,让生完孩子的儿媳住进了26天3万块的高级月子中心。
他们以为,房子有了,老婆孩子也有了,父母帮衬到这个地步,弟弟以后就该踏踏实实过日子才对。
可孩子生下来没俩月,夫妻俩把结婚收的礼金挥霍一空后,就又把主意打到了叔叔婶婶头上。
“妈,我和XX要在家带小孩,你帮我们还还房贷呗。”
除了每月几千块的房贷,还有孩子的奶粉、尿不湿,夫妻俩也会找叔叔婶婶报销。
叔叔曾想狠心不管他们一家三口,爱咋滴咋滴,可婶婶不忍心——
“XX这孩子可怜,从小咱们也不在他身边,现在好不容易结了婚生了孩子,咱不帮衬着点儿,他的家就会散了啊!”
正是因为对孩子的无原则宠溺,叔叔婶婶吃了一辈子的苦。
而且,肉眼可见,这份苦他们可能会一直吃到自己老死,直到最后一分钱、最后一丝精力,都被自己宠爱着长大的巨婴压榨干净。
我觉得吧,父母的爱就好比肥料,没有不行,可太多了也过犹不及。
种过粮食或者养过花花草草的朋友们都知道,施肥过猛,植物是会被“烧死”的。
父母的爱太多太浓,也会“烧死”孩子内心很多美好的品质和情感。
比如,对父母的爱与孝心,对家庭的责任感,对世界的探索欲,对独立的向往,对迎着风雨展翅高飞的渴望……
没有这些品质和情感的孩子,只剩下一具只知索取的躯壳。
所以,我一直是这么觉得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像一把伞,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而逐渐收拢。
小时候,他们稚嫩柔弱,看世界的目光充满了懵懂。
我们对他们的爱,大到三观的培养,小到奶粉尿不湿,一切的一切,无所不包,就像一把大大的伞,撑在孩子头顶,保他们岁月静好,安稳无虞。
可孩子在不停长大,小手小脚日渐强壮,蹒跚的步伐逐渐坚定,裤子每年都会短一截,匆匆十来年的时间,猛一回头,他们已经跟父母差不多高。
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应该收一收。
该吹的风,该淋的雨,该吃的苦,该受的罪……生活中这些不如意,都该适时让他们体会一下。
原始部落的孩子,独自杀死一头猛兽后才算真正成年;
现代社会的孩子,能够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才算真正长大!
让孩子参与社会劳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劳动。
他们只知道爸爸妈妈每天出门上班,就能给自己换来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
至于“上班”究竟是啥,意味着什么,他们小小的脑瓜子里一片空白。
这和咱们小时候可太不一样了。
我还记得,一进入大学之后我就一直跃跃欲试,在课余时间尝试不同的兼职与实习,对于工作,我怀有的感情是兴奋、热切,是终于可以像个成年人一样一展身手的激动。
而现在的全职儿女们呢?
对于工作,他们感受到的是无力,抗拒,厌烦……只想快快躺平,岁月静好。
至于负重前行?那是父母那一辈人的事儿
我当然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跟我大学毕业那会儿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难题,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文科生的数量虽然没有现在多,但相应的就业渠道更狭窄。
那时候,网购尚不发达,外卖还未兴起,自媒体更是闻所未闻,企业的类型、招聘的人数跟现在相比都非常有限。
其实,那时候的孔乙己,穿上长衫都不一定能找着体面的工作。脱下长衫进厂打工,还得押上身份证和头三个月的工资,处境比现在的大学生们艰难多了。
那为何,现在的孩子们格外脆弱,被外面的冷风一吹,就想缩回父母的羽翼下当全职儿女呢?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劳动。
我们父母这一辈人,上班的地点大多在家附近,走路或者蹬个自行车,几分钟就到了。
孩子有很多机会去接触、了解父母的工作。耳闻目睹,长期熏陶,他们认为,工作天然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轮到自己了,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的事,是长大成人的必要步骤,而不是可以由父母代劳的可选项。
遗憾的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丧失了这种条件。
小助理的朋友,单程通勤时间2小时,每天天不亮就得出发。孩子只知道爸爸出门上班了,但爸爸在哪儿上班,上班要做啥,一概不知。
为数不多的亲子时间,都是在公园、餐厅和商场度过的——(没有说这样不好的意思,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时间陪孩子,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但换个角度来看,网红餐厅、高档商场、游乐园……这些都是纯粹的消费场景,而不是劳动场景。
孩子从中学会的,是花钱买买买,而不是思考钱从哪儿来,自己该如何挣钱。
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按照“消费者”的路径、而不是“劳动者”的路径去培养,猛地一下让他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他们当然会觉得难以接受!


自然而然想要回到父母的怀抱,当个不知柴米贵的娇娇全职儿女。
所以,强烈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让孩子适度参与社会劳动。
比如,卖卖废品,卖二手玩具、图书,去亲戚家的餐厅店铺帮帮忙啥的。
能挣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劳动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让我们获得自由的途径!
少上网,多见人!!!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条关于“这个世界值得生孩子吗?”的讨论,深以为然。
但这样的声音,在以年轻人为主流的网络空间里,没人听得进去啊!!!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特别丧,动不动就是“什么都不值得”。
人间不值得,工作不值得,世界不值得,婚姻不值得,孩子不值得……
正是因为一切都不值得,所以他们选择躺平,不工作,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靠着父母辛苦工作一辈子攒下的财产,低物欲、消极抵抗地过完这一生。
可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真的有这么差吗?
这问题拿到网上问年轻人,答案是肯定的——
房价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孩子教育越来越卷,大厂定期向社会“输送人才”,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世界,当真不值得
可是这不是世界的真相啊!
你若是拿着这个问题去问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问那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定会听到截然相反的答案。
举个例子,很多网友都特别爱拿“从前”和“现在”作对比,觉得那时候山清水秀空气好,粮食蔬菜健康又美味,人民淳朴有温情。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小助理是真正的农村家庭出身,据她回忆,小时候的山坡,从来都是干干净净,别说灌木了,连茅草也被人割得一干二净,搂回家烧火做饭。
尤其是冬天,那些高大笔直、村里人要留着盖房和卖钱的树,也会被人搭着梯子砍掉枝丫,只留下一个小得可怜的树冠。
时不时地,村里人还会为你砍了我家的柴,我抱了他家的草而在村头骂上一整天。
至于食品健康,那更是无从谈起。
交完公粮后剩下的粮食,都得存在家里,隔三差五挑一担麦子去磨面,或者弄一担谷去打米,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才有着落。
为了不让粮食生虫,老一辈人都会仔细地在粮仓里铺一层塑料布,然后喷洒农药,待水痕干掉后再把粮食存进去。保险起见,封口的时候还得再喷一次农药。
至于蔬菜,种子不便宜,农时也宝贵,所以就更得定期用药了,这样才能保证收成。
大家都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有一次团购家居服的时候,我跟小助理无意间聊起一件时代记忆——
从前的内裤,无论男士女士,很多都是带拉链的。
拉开窄窄的拉链,是一个小小的包。要出远门的时候,身上大面额的钞票就贴身放进内裤的包里,免得路上被人偷、被人抢——这种事情,在几十年前是常态。
这真的是时代的眼泪了,现在被惯坏的孩子,哪知道这样的冷知识!所以,稍微遇到一点点事,就大声质问这个社会怎么变这样了。
所以真相是,社会真的在变,只不过,不是越变越差,而是越变越好!
原因很简单——
互联网上,我们看见的都是这世界最美好、最光鲜的一面。
就比如小红书,偶尔一刷,都能让人嫉妒到变形
那么多豪门阔太,出门有专职司机,进屋有管家团队,每个月坐私人飞机去欧洲狂扫奢侈品,孩子早就有了海外身份和房产,还有好几个家教老师,霸总老公温柔体贴,大大小小的节日都会送价值不菲的礼物……
看得多了,年轻人会以为,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可低头一看,自己的日子却低到了尘埃里。
月薪不过区区几千块,住着合租的小卧室,偶尔点买卖要想方设法凑满减,攒了一两年的钱才能买个入门级的奢侈品包……
入世未深的孩子,很难抵挡住这种强烈的冲击。
他们会觉得,努力又如何?
有的人出生即罗马,而自己拼劲全力,也很难脱离原点,更无法抵达他们的阶层。
所以,拼什么命,努什么力,上什么班,躺得平平的,过完这一生就好。
可是,这世上不止巨富和躺平这两个极端。99.99%的人都处于二者之间,生活平凡,却也不失美好。
只不过,在浮躁的互联网上,被流量的推手送到我们面前的,都是那0.01%。
只有这0.01%的内容,能够博得公众的眼球,挑动大家的神经,最终收割我们的焦虑甚至荷包。
所以,想要孩子身心健康,少让他们上网,多带他们出去脚踏实地见见真实社会。
看看清晨菜市场里的人间烟火气,听一听老人口中真正艰难、看不到希望的日子是什么模样。
如此,他们才能过得脚踏实地,又充满希望
才不会在当打之年,缩回父母的怀抱当个全职儿女。
怎么样?大家想清楚了吗?
来,让我们复习一遍!

首先,适当吃苦,有益身心;

其次,及早让孩子参与社会劳动;
最后,少上网,多见人,多身体力行参与真实社会;
我是实实在在想清楚了这三条,并会把他们应用到毛豆的教育上,现在,我已经豁然开朗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