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兰尼(1891-1976)
每个先知的悲剧就在于,只有危机降临,他们提出的警醒一一应验,他们的价值才被认识。哈耶克、波普尔、波兰尼等人,直到近些年才陆续被重视、重新被评估,正是如此。
然而,人们对待迈克尔·波兰尼的态度,却显得极为矛盾:一方面承认他的“咖位”,将他与哈耶克、波普尔并称为20世纪自由主义三巨头、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另一方面,在相关的论著和叙事里,人们往往对哈耶克和波普尔津津乐道,波兰尼却被有意无意地“遗漏”、忽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的现象?
是波兰尼没有传奇性?他同时脚踏科学和哲学两个至高领域,尽皆登顶:他前半生,是声名显赫的科学家;生命的最后20年,又以一位思想家著称于世。任何一个身份取得的成就,很多人一生都难以企及。
▲1940 年左右,迈克尔·波兰尼在他的实验室里
是波兰尼圈子太小?他青年时就与爱因斯坦交流密切,之后与普朗克、薛定谔书信往来,与计算机的开拓者图灵既是好友又是对手,更活跃在哈耶克组织的“朝圣山学会”之中。
▲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化学系教授合影,1933 年末或 1934 年初 | 迈克尔·波兰尼是左起第四位
是思想的颠覆性不够?有人说,在人类的认知上,波兰尼继笛卡尔、康德之后,开启了认知领域的“第三次哥白尼式的革命”。波兰尼的代表著作《个人知识:朝向后批判哲学》不但改变了传统对于科学的定义,也翻转了知识的定义。
▲1956 年左右,迈克尔·波兰尼在米兰文化自由大会上发表讲话
答案,恰恰隐含在问题里。三人虽然都以捍卫人的自由为志业,但哈耶克和波普尔的著作,更多地将主要矛头指向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生成与演化;而波兰尼在他的代表作《个人知识》中,选择的是一条最难,也更难被多数人理解的路径,即人们的“底层认知”:
◎颠覆“知识观”:重新认识“知识”、理解自己
我们常说“颠覆三观”。读哈耶克和波普尔就是如此,他们将表象的世界翻转过来,这种方式直击三观,大多数人都能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但是,波兰尼试图颠覆的是比三观更隐秘、更基底的底层认知——“知识观”,因为知识是每个人赖以理解自身的视角、建构世界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波兰尼正是从底层认知的角度出发连根拔起了乌托邦主义的根基。
人们通常认为知识是客观、理性的,但波兰尼却“破天荒”的告诉人们:没有什么“客观知识”,只有“个人知识”。“客观”是人对自己的误解,“客观视角”,不过就是人自身的幻象。我们永远无法摆脱人类视角来审视这个宇宙。
▲《个人知识:朝向后批判哲学》内页展示
◎“隐默知识”:为什么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波兰尼看来“我们知道的永远比能说出的多得多”。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思考中,最核心的其实都是“隐默知识”:想想自己从日常的怎么骑车,怎样驾驶、到艺术创作领域的“神来之笔”,甚至科学、思想领域的“灵光乍现”、“顿悟”,这中间的所有知识,又有谁能一一道明?
之所以“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所谓的“懂了一个道理”,只是能用语言描述这个道理而已,却不懂道理背后的“隐默知识”。
“隐默知识”的背后其实正是我们运用智力的一种能力,它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一个人的眼光、鉴别力、趣味、技巧、创造力等,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对“隐默知识”的理解。
▲《个人知识:朝向后批判哲学》内页展示
◎颠覆“科学观”:重新建构“理性”的世界   
在科学主导、人文萎缩的世纪,人们习惯了两者的割裂——“科学的归科学,人文的归人文”,同时,将科学默认为正确真理。
然而,建构完整的世界、直面现代的危机,必须有超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和视野。波兰尼凭借科学上的积淀、哲学上的洞见,重新定义了“理性”和“科学”。在《个人知识》中,他看到:世界并不是由客观的科学理性建构起来的,而是——科学中的激情和信念,理性中的信仰和责任。这些才是创造力的源泉。
……
当下,学科日渐专业化之后,少有人能像波兰尼这样,同时站在科学与哲学顶峰,用超越的视野,去探知知识的产生机制——因此,波兰尼被刻意忽视,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认知一旦被颠覆,路径一旦显现,就再也无法当作一切都没有发生。尽管注定只有少数人能理解他的价值,但每个期望更清醒地生活,使自己创造更大价值的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离不开波兰尼与他的思想,因为波兰尼谈及的正是人类的智识能不断向前拓展、延伸的核心“密码”。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波兰尼的《个人知识》,本书自2000年出版后,已绝版多年,一书难觅。此次《个人知识》为全新翻译再版,先知书店独家销售,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乌托邦主义的起源与反思”四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