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跟着一个媒体团错峰去到了泰国普吉岛。
临行前买了大疆稳定器,踌躇满志的想拍个 vlog 记录这久违的出国之旅,顺道也发布出来供各位影迷品头论足。
可当印度洋的阳光恣意的洒在身上时,我的万丈雄心似乎也一道被烧灭了。在人群中拿着个手机对着自己凹造型,嘴里还叨叨个不停,实在是难为情。即使想拍张照片留个纪念(发个朋友圈),事先也在脑海里过了一百遍如何高情商的请求同行的人帮忙呢?
那一刻,我觉得老了,心有余,而脸皮不足。
我有一次无意中翻看公众号后台,看到26-35岁读者的比例已经高达52%,换句话讲,我的主力阅读人群符合当下「初老」的定义。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广告主选择可以奔着各种保险去了。
开个玩笑。这意味着,三表龙门阵开服十年,是有一大批人跟着我变老的,从青葱象牙塔,到初入社会,再到为人夫、为人父。他们的阅读品位、阅读需求、精神世界定是有了变化,穷我笔力,也无法继续服务他们未来的十年,这是残酷而坚定的事实。
对创作者来说,理应保持他最鼎盛时的创作状态,郭敬明可能到八十岁还对青春文学着迷,韩寒的性迷梦永远停留在洗头房与足疗店。而我却不能再把念叨了十年普世且朴实的价值观再说给那部分初老的人群听,年轻人则需要的又不是大道理。
过去几年,大众舆论频繁讨论中年以及变老话题,B站在其中往往扮演着策源地的角色。从「后浪」开始就是,这就导致每年大家都会关注,又到5.4了,小破站这次会让大家吵吵啥呢?
今年,B站推出的视频主题叫《如何快速变老》,邀请非典型老人也是B站UP主王渝生担当讲述人。
这个片子的思路是逆着来的,不是慷慨激昂的宣教,也不是闷头灌大众一碗鸡汤,而是俏皮的告诉大家——变老还不容易吗?去熬夜、去攀比、去焦虑、去过度应酬、去攒个啤酒肚、去对一切事物失去兴趣……
这份「变老指南」,犀利且实用,如果穷举的话,还有很多动作可以呈现,但指向的是一个症结:不健康且失去好奇心的生活状态就是变老了。
换句话说,年轻并不是一种年龄状态,而是一种心态的体现
处在什么年龄阶段不重要。当自己把自己定位成中年人的时候,那才是真正衰老的开始。
对照这份指南,我应该不算典型的中年人。基本无社交,平时不饮酒,吃着营养配比合理,绝无油盐的饭菜,苹果手表清晰的记录我每天的圆环都是合上的,我去健身,我在哔哩哔哩观察人类。
这一切的「非典型」都建立在我没有走入寻常的社会关系中,,没有同事,少有朋友,这放在哪个国度都是少有的。
为谁辛苦为谁甜呢?一切动作如果都不是因赞美或认同而做出的,答案只能指向——抵御衰老,这唯一的,不用他人提醒,照照镜子就能自我觉察的事。
变老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但一群人变老便涉及时代的心态。
B站倒不是虚空立靶,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炫耀变老,那种大学生展示中年穿着风的视频每每火爆,就是因为他们对中年男人形象及状态有着高度统一的共鸣,他们一眼就能看到自己十年后的样子。
这个片子发布后,有的人认为,年轻人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太大,没吃到时代的红利,变老是被迫的、是提前的,是过早进入了用无为对抗现实的认命状态。也有人认为这片子让中老年人保持年轻的心态,很正能量啊。
我撇开这个战场,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年轻人扎堆去吃淄博烧烤。
我的想法是尊重且平视,你不可能隔空否定过去的自己。我们年轻时候,做过的那些无意义的、凑热闹的、不考虑体验及时间成本的事只是不叫淄博烧烤而已。
很多问题,往往归结于一处——但凡我有选择呢?
时代与境遇往往是无法选择的,人处于其中是被动的。我年轻过,你老过吗?变老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当你看到第一根白头发,当你晨勃消失,当你的体检单写着硕大的脂肪肝,焦虑是正常的。
坦然面对,然后记住——我们有选择。
可以不快速变老,可以温柔的走进那个岁月。
戒掉无效的社交,只喝必要的酒,试着站立办公保持良好体态,去跑步,每天都早睡一会,找到一种热爱,学会赞赏别人,勿忘欣赏自己……
在众多的人生大事面前,似乎上述的选择是成本极其低廉却只关系恒心的一种。而且,你稍微坚持半年,就会发现,赢过了身边绝大多数的同龄人。
变老是公平的,但不快速变老是有捷径的。有的中老年人沉沦在演苦情戏真卖药的直播间,有的中老年人在B站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经验以及态度。有的中老年人失去了探索的可能,而有的中老年人在B站上看花花世界、各色人等。
我在这个年纪,想到的尽数都是遗憾,然后想到的就是改变的可能。我没看过自己的腹肌,我去到普吉岛因为怕水只能在沙滩椅上躺尸。那天一众同行在吃饭,我看到对面的店贴着花花绿绿图片的按摩店,我冲过去,让服务员给来了一头脏辫。
我觉得这件事没干过,我很酷,其他,去他妈的。
思考题:你是如何抵御快速变老的?B站的快速变老指南有戳中你吗?
福利:择优十条留言,送出每人百元红包。
你还可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