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I(人工智能)的脚步声隆隆作响,我们已经看到智能机器人在工厂、酒店、机场、园区等封闭场景的日益广泛的身影,自动驾驶正在特斯拉等新型汽车上成为现实。在教育领域,AI课的广告曾经铺天盖地,疫情则加速了网课的普及。在可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必将进一步增强,学校和现场教学的存在还有必要吗?

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恰恰是以“孩子为什么要上学”这个问题为起点。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又始于对人的“原始旨趣”的理解。他认为,人的原始旨趣有三种:维生、互动和创造。“维生”指的是攫取并开拓生活资源,以利于人的生存”。“‘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甚至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尤指非以维生为目的者”,人在这些互动中获得自我肯定,而“人的自我肯定则为建立社会内在价值的基础,更为文明创造的动力”。“创造”,则指“开拓更好的生活资源”或单纯就是“表达自己的欲求“。

学校存在的首要价值就是在学生与他人、学生与世界之间进行联结,从而产生“互动”,启发、带动“创造”。学生(其实也包括老师)在互动中反观自己,验证自己的创造,确认自己的价值,进而更好地(与他人、社会、世界)联结、互动、创造。
这种联结、互动和创造不仅是个人的,也可能是集体的。我读书阶段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就是在高一校运会班级垫底之后,与同学们卧薪尝胆,根据每人特点定向比赛项目,利用早晚时间一起刻苦训练,终于在第二年校运会上实现了奇迹般的大翻身。我自己也在1500米和3000米两个项目上为团队拿到了理想的分数。事过30多年,我还能感受到公布班级总分和排名时,大家相拥、击掌庆祝的激情和自豪。
这次“互动”和“创造”活动,让我对团队协作的力量、坚持努力的力量、运动的快乐、努力过程中的享受、价值感和自我认同,都有了更深刻甚至全新的体验。我想这样的“经由体验而产生的认知”,是很难在与屏幕或机器人的互动中获得的。这就是黄先生在我推荐的另一本书《童年的解放》
中重点强调“经验世界”和“经验知识”的原因,也是学校这个场景在AI时代存在的重要理由。

儿童长大的过程就是一步步扩展经验世界的过程,然而只靠自己在有限的家庭和生活环境里,这种“扩展”的速度和范围也是有限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走出过山沟的孩子能对大海、电梯、地铁等事物有什么“体验”。而在学校这个集体环境里,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联结与互动,他者的“经验”可以帮助儿童更高效地扩展其经验世界
经验或体验的获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家所习惯的狭义的“学习”——通过前人先哲留给我们的文字、图画、音乐,以及他们从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科学规律。但是,正如黄先生所指出的,工业时代的“学习”,越来越着力于“套装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忽视学生自身对自然、作品、知识所产生的感受和体验,忽视让“知识”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联结,忽视让知识经由学生的“体验”内化为其“经验知识”。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内化,就不会成为学生可以长久拥有并能灵活应用的“本事”,更不可能成为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智慧”。
难怪我们处处可见这样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考试能得到90-100分,几个月之后就几乎忘得净光;面对一个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都学过并且能考高分,可就是搞不明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教育者正应通过帮助受教育者把生硬、疏离的课本知识及其它知识或作品,与其真实生活相联结,产生深刻的体验,完成自己的责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并在互动和学生的成长中确认自己的工作价值。令人遗憾的是,在很多学校和课堂里,这样的启发和“带入”已经很少发生。
带过或陪伴过孩子们上“网课”的教师和家长应已发现了其明显的弱点:学生年龄越小、自制力越弱、对上课内容越不感兴趣,上网课的注意力越难以集中,上课效果越差。另外,远程的互动性要比现场弱很多:学生是不是没听懂刚才的片段因而跟不上后续的进度?是不是需要多几分钟时间完成预设的练习?是不是需要暂停一下,重温或补充后续内容所需要的一个知识点?在即时观察和及时“干预”方面,显然在可见的未来、或许是遥远的未来,线上都无法取得现场教学的效果。
虽然近几年流行的“双师课”模式(即线上“名师”讲述标准化课程,现场有一个“助教”维持课堂秩序,并组织课程预设的现场练习等环节,有时也可根据观察到的学习暂停线上课程,进行一定的互动干预)部分弥补了纯远程网课的上述不足,但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杯水车薪”,因为其互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助教”对课程及相关内容的熟悉度和线上线下“双线作战”场景下的“干预”能力。

进一步的,还有两个重要的进阶教学效果是“双师课”更难实现的。其一,一个优秀教师现场亲授时会在身边形成一个强大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对学生的感染和带入作用,正是学生由书本知识产生个人体验的关键因素。只要我们回想一下现场观看演讲、音乐会、球赛与从屏幕上观看同样内容的巨大体验差异,就不难想象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内化为学生的“经验知识”方面的云泥之别了。这是真正的学习与“知识灌输型学习”的本质区别所在——当我们通过标准化考试成绩去比较好的线上课程与好的现场教学之间的效果,这样的本质差异恰恰是难以体现出来的。
其二,现场教学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学生的学习进度必定是不同的,如果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同样的内容,进度最快的学生就可能很无聊,而进度最慢的学生却跟不上。这种进度的个体差异,在教育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体现得更明显。而在师资紧缺的村小,解决师资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可能就是混龄教学,本来就需要在一节课里为不同年龄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再者,主动式学习优于被动式学习,这大体是近年来教育界的新共识。在指向主动性学习的各种模式下,不管是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都增加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的可能性。这样的个性化,与深植于其标准化基因里的网课或双师课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真正的学习不是对套装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学的目的不是内容的灌输,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用黄教授在《学校在窗外》一书里的话说,就是“打开学生的经验世界,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以帮助学生与世界真正联结。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要上学”、“现场教学为什么要存在”,对教师和家长都意义重大。它有助于前者明了“教”和“育”的方向,有助于后者明了在家庭和生活里如何与学校教育“配合”得更好。
(附注:本书多年未再出版,感兴趣的读者可从“孔夫子旧书网”等二手书网站找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