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的背景,我在广东基层家庭出生,十年前单程证来港定居,先后从事市场营销、商业地产和金融保险的资深新香港人。
疫情封关期间决定买房上车,一手抽签遭遇连续不顺后转战二手房市场,目前独居奥运约500呎两居室
目前居住的房屋
有别于投资移民、外派员工和IANG,单程证来港的新移民一般给人的印象可能就是普通人当中的普通人,确实我也是。
当年因为妈妈的关系从广东乡下申请来港定居,除了方方面面大开眼界之外,也惊叹香港的房价之高
香港的繁华
当时领着一两万月薪感觉在香港买房实在是遥不可及,不过香港同时也是一个你愿意努力付出就多少总会有回报的公平商业社会。
随着十几年的工作积累,升职加薪、换工作转跑道,一步一脚印,终于在30多岁的时候积攒了一点钱可以考虑在港村扎根置业。
家里窗边望出去的夜景
第一次动这个念头是在疫情之初的2020年,当时眼见香港的楼价因为之前的社会事件、移民潮以及封关而开始出现停滞不涨并有轻微下跌的趋势。
而刚好工作节奏也受疫情影响而被迫慢了下来,所以有空的时候就去看新楼盘示范单位开始做功课。
也逐渐对自己的买房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思考逻辑:先选地区,再看预算,最后决定楼盘。
地段一直是我考虑的首要因素,从过去十几年在香港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当中,我体会到香港的西边整体会比东边更方便。
窗外城景
不管是中环商业核心区还是高铁站甚至机场等都在西边,所以从最初接触地产代理提需求的时候我就很清晰地要求希望是选择在西边的房子。
也就是港岛西、九龙西和新界西,另外考虑到交通和生活的便利程度。
最终地区范围收窄在港岛中西区、九龙的油尖旺、深水埗区还有新界的荃湾区。
最后买的房子位于奥运
01
从一手到二手
确定了地区之后就相对更有目的性地进行选择了,因为最初还是想着要买一手新房的计划,而当时的心水是希望有1000万以下两房户型
所以但凡当时有符合要求的新楼盘推出都基本入了票,记得有荃湾西的The Aurora映日湾、深水埗的The Campton,还有当时炙手可热的南昌站上盖Cullinan West汇玺。
但无奈这些不是中不了签就是选不到预算内的房型,离上车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汇玺二期的抽签,当时知道入票中签之后兴奋了好久。
奥运可以看到的城景
一大早过去现场就看到火爆热闹的场面和满满的人潮,瞬间觉得买楼真是件人生大事。
大概从早10点开始摇号选楼,每次看着电视荧幕看中签号码感觉就跟对彩票差不多。
可惜摇了好多轮都没中,眼看心仪的房型逐渐变少,心里的兴奋度也随之下降,后来每一轮摇号的数量变多,但也还是一直没中签,就这样一直等到了下午。
最终买的二手房
随着不断的摇号我发现预算范围内的小户型基本都已经被选中售罄了,当下觉得失望之余,也启发了我决定给自己多一个选择的方向:二手房
转战二手房市场之后,一方面豁然开朗地发现楼盘选择多了很多,但另一方面也要更审慎地考虑预算这个重要因素了。
装修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区别于买一手新楼的银行按揭条件相对简单清晰,二手房在银行承办按揭时也需要考虑到物业估价和楼龄等因素。
而且从成本支出的角度也要考虑将来装修或者大厦物业维修等的潜在不确定费用。
买房后的装修过程
经过和我的地产代理分析讨论后,我的选择再次收窄到以下两类:一是港岛西区的老式单栋楼一房户型,二是九龙西半新盘的两房户型。
上面这两个选择方向确实也让我纠结了好一阵子,如果从我的生活方式考虑,港岛西区确实更加贴合,不过那边的半新盘两房基本都1000万以上。
如果是符合我预算内的要么就是大约300呎的小一房或开放式户型,要么就是有几十年楼龄的单栋楼两房户
新家的厨房
而另一边九龙西的半新盘选择则相对更多些,像是大角咀、奥运、深水埗、荔枝角等都有符合预算的楼盘。
那段时间我每天几乎就是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跳来挑去,感性的我希望选择港岛西,哪怕房子小一点或者老一点也没关系。
重点是那边更有生活情调更像生活在香港,周末可以下楼遛狗散步买杯咖啡坐下看看书然后再去健身房,晚上还能喝杯小酒再走路回家。
在奥运的家中也能实现阳台独酌
理性的我希望选择九龙西,毕竟港岛一房的预算在九龙就能买两房,而两房户型的整体保值能力和将来转售能力都更强。
花那么多钱买个房,回家后真正需要的还是居住空间和生活质量。
经过一番纠结,最终理性还是战胜了感性,我把目标锁定在了奥运的几个楼盘。
最终还是选择了奥运两房
02
除夕当晚,买下了心仪的房子
之所以选择奥运,一方面是因为交通生活配套设施比较便利齐全,地铁一站到九龙、两站到中环,去高铁站去机场也都有转乘的地铁和巴士。
附近有奥海城大型商场,走几分钟还能到大角咀找到很多民生小店和餐厅。
另一方面是奥运这边很多小区都是楼龄10-20年的半新盘,不管是建筑质量、物业保养还是户型设计上都跟现在的一手新盘很接近。
买的二手房,但是整体看上去还很新
再加上大型楼盘的物业估价会更容易有参照,将来要是转售的话也能更贴近市场价值
最后就是等待目标楼盘有合适房源放售的阶段了,记得那时候也看了好几个不从座向的两房户型,高中低层也都看了个遍。
却始终没有一个既合心意又合预算的,很多都是一千万多一点,但当时的政策如果超过一千万总价我首付就需给50%,这是基本不可能的。
房子原先的客厅
若要控制在我能力范围20%首付,总价就必须在一千万以下,不过当时我的地产代理也挺给力的。
就在前年的大除夕晚上还特地跑过来跟我说有个房东愿意降价,从四位数降到三位数
房子到手的样子
于是就这样,在春节前的大除夕夜晚签了名给了支票作实成交,购入了奥运一个将近1000万的480呎中高层两房户,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份重量级新年大礼。
后面的手续流程就都挺顺畅的了,律师楼签名,银行做按揭,收楼拿钥匙。
装修完的客厅
旋即再启动耗时几个月的装修布置,终于在2021年底搬进了自己的家,十年新移民就这么在香港这片土地上扎根了。
现在回想起买房的整个过程,可能也算是种种命运安排吧,从当初怎么抽一手房都不中签,到转战二手市场。
纠结一大轮,到最后想都不想就签了名,连爸妈都是过完年才知道我买了房被吓一跳。
房子装修好之后的客厅
虽然也经过各方面的思考分析,但最后那一步真的就需要靠一点小冲动,毕竟如果当时能预见到封关还要那么久且银行还会继续不断加息的话,可能上楼的计划又会一拖再拖搁置了吧。
但我觉得如今这一切都挺好的,虽然是背了不少的房贷,但始终有了个自己的小天地。
也对这个城市多了一份归属感,同时也是一个促使自己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驱动力。
属于我的小天地
以上就是十年资深新香港人的买房上楼手记,分享给同样准备置业,同样在努力的你。
*以上内容为作者投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港房研究所”平台意见。图像影音来自网络,本文由港房研究所原创,转载请联系港房研究所微信公众号(ID:fanginhk)。
-END- 
/
/
@AA阿尔文
Manners Maketh Man
/ 往 期 推 荐 /
左右查看更多
最后顺便说一下,很多粉丝朋友都向所长反映,他们在买房中遇到了大量的难题,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靠谱的中介,一手新楼到底该怎么抽,自己收入能不能成功贷到款,尤其不知该如何挑选楼盘。
大家先别急,现在港房研究所可以提供一个购房代理服务,由所长亲自把关,我们会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帮你找到适合自己同时又有增值空间的房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
你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