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企业家,是听了经济学家的话发了财的,相反,倒是有不少企业家,听了经济学家的话,破了产的。我们有过正确的数据吗?”—马云】

1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超八成受访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表示满意,多数受访者对消费监管力度与成效表示认可,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
3月31日,安徽亳州。
有网友爆料称一酸菜咸菜生产小作坊池子里面都是污垢,就连装货的铲车铲子上面都是粪便。
对此,亳州市宣传部工作人员称,蒙城县相关部门反馈表示已经找到了发帖人,目前还在处理中
找到发帖人,删除这条视频,粪便铲子铲酸菜的事,就不复存在了。

那么,中国消费者对于消费环境的总体满意度,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九成受访者,表示满意。
照这样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明年就能“十成满意”了。
2
连续10年满意度超过90%,对于平安社区的满意度,更是高达97.25%的点赞率。

诸如此类的新闻数据,每年都能见到。
样本总量,具体调查方式,最后的统计来源和审核,没有明说。
去年,安徽亳州被网友曝光了一起形式主义的“民意调查”报告。
官方发布“标准答案”,请市民在接听民调电话时,务必用“非常安全”、“非常满意”来回答,不要使用“还好”“蛮好”“还可以”“差不多”等模糊语言,以免让调查人员产生误解。
此类发放标准答案的“民意调查”,并不是亳州独特发明,全国各地此类艺术表演并不在少数。
大概是发放标准答案仍然使得“民调数据”统计不够亮眼,亳州市下面的涡阳县更进一步升华了艺术表演:


当地官方发布“文件”,要求镇、街道发动辖区基层工作人员,重点引导群众“非常满意”回答民调问题,并且,按要求回答的群众,
可凭借电话录音接受100—300元的现金奖励。
“镇街道经费紧张时,可由县委解决。”
为了这个98%的满意度调查报告,地方也是真舍得下血本。

3
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三个月,17.5%的居民打算购房,这一比例大幅高于2022年四季度的16%。
同时,认为房价要上涨的居民比例也大幅提升
你看看,这就是数字语言的博大精深。
是“17.5%的居民打算购房”,而不是“82.5%的居民,不打算购房。”
即便是“17.5%的居民打算购房”,最后也一样会形成“房价上涨的认可者,大幅提升”的结论。

与此同时,央行还数据说明:
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
反过来理解,就是76.8%的居民,不倾向于“更多消费”。
前日,三桶油报告,“油价或迎来新一轮调整,95号汽油或将重返7元时代”。
昨日,各路媒体报道,“全球突发,油价暴涨。”
你看看,这就是数据的神奇。
下调三分,暴跌;上涨7毛,微调。
4
2成不满意,就是8成满意;70%的人不快乐,那就是30%的人开心;90%的人个人存款积蓄不多,那就是10%的人更多储蓄消费信心大增。
“鼓励大家生三胎,中考加10分”;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放弃农村宅基地,一次性补贴3万”;
“鼓励老年人延迟退休,65岁再就业,实现银发红利”;
“鼓励1100万新毕业大学生,脱掉长衫进厂打螺丝”;

“鼓励一房三贷、贷贷相传人死贷还在,延长贷款年限至100岁”;
“98%的群众满意度,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是幸福指数飙升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么多的人都这么幸福,你不幸福、你找不到工作、你没老婆、你没房子、你没存款,那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得深刻反思啊。
毕竟,这都2023年了,谁家还没个50万的存款呢?把钱花光,为国争光。
我都是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收租金,我都是开车去乡下种田插秧,都是通过这种灵活就业的方式来增加收入的。
“我们今天开这个会,来的人都是开车来的,我们开的都是奔驰,是劳斯莱斯,什么,你开马自达?你开马自达,你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这个会啊?”
往期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