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新冠第二波”的热搜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都能看见不少网友晒出自己再次感染新冠😷的照片。
就连晨妈的朋友圈里也有人“不幸中招”👇👇
数数日子,距离上一波的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了5个多月。
而这一次的新闻显然让大家的心又提了起来。
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不少家庭都有出游的计划🚄
如果第二波感染真的来了,我们还能不能出游?出游感染的风险有多大?我们又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4月20日,张文宏医生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表示:
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
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简而言之,出现大规模的二次感染需要具备2个条件:
晨妈前文说了,距离去年年底的感染高峰过去了5个多月。
从时间上来说,二次感染高峰有可能会来。
但从病毒本身来说,目前的变异毒株仍属于XBB系列。
首次监测到的XBB.1.16传染性虽然有所增强,可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也就是说,病毒暂时是“斗”不过咱们体内抗体的。
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人数变化趋势
从这张全国发热门诊诊疗人数变化趋势图也能看出,此轮感染人数较之前并没有出现“陡增”。
或许有人要问了,那这次的“新冠第二波”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就要提到“个体差异”问题。
就像第一波感染高峰时,几乎所有人都是初次感染,可有的人症状轻,有的人症状重一样。
如今二次感染的人,大部分是这几类:
也就是说,6个月过去了,如果有些人体内抗体较低,甚至没有抗体,那(再次)感染几率就大一些🤒
也的确会出现“二阳”的情况。
总的来说,此轮疫情不会出现波峰。
但平时自护力就比较低下以及病毒抗体不高的孩子,更容易二次感染,也要多加防护。
不少人在初次感染时,就经历了较长的康复时间。
因此很担心自己二次感染了,身体会更加扛不住病毒。
那么“二阳”的症状是否真的会比第一次严重呢?
从二次感染的网友反馈来看:
大部分人二次感染后仍然出现鼻塞咳嗽,味觉消失的情况,但比第一次症状要轻的多。

不过绍兴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晖也表示:

二次感染的症状因人而异,通常与病毒的毒力、人体自身免疫力、有无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也就是说,二次感染的症状依然是“因人而异”,并不一定会比第一次轻🧐
但晨妈也希望大家不要太恐慌。
一般来说,如果第一次感染后能够产生足够的抗体,并且第一次与第二次感染的病毒株相近。
那么,第二次感染时可能会有交叉保护作用,症状也会较轻,甚至无症状。
而且大家别忘了,相较于第一轮感染,此轮感染药物储备较多,医生的治疗经验也更丰富。
因此,不管是感染率,还是重症率、死亡率,也都会比之前低很多。
我们要做的,就是带上孩子勤加锻炼,提高自身抵抗病毒的能力⛹️🏃‍♀️
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你们有出游的打算吗?
晨妈编辑部的小姐姐们,早在上个星期就订好了高铁票,准备出去好好嗨一下👻
而其他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妈妈,因为“二阳”的新闻,有些已经取消了出行计划。
这个五一,我们究竟还能不能出去玩?
《生命时报》特邀权威专家党双锁医生为大家作了解答,他认为:
大家已经封了三年,今年春天一定要畅快出游,但该做的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好。
故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假期,如果有出游计划的人,晨妈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①做好个人防护:
口罩😷不能摘
双手🙌→要勤洗
避免👩‍👩‍👧‍👧→扎堆排队
②出行前也要带上这些防疫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③出门前身体若有任何不适,建议取消行程,在家观察身体状况再作进一步打算。
④行程安排不要太过密集,避免因身体疲惫造成自护力低下。

距离疫情开始,已经过去了3年多,大家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
对比初代病毒,现在的病毒也早已没有当初那么“嚣张”。
而我们要用科学的防护手段,去积极应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享受快乐假期☀️
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整理,千万妈妈都在看的科学育儿手册。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2023-04-24.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五一出行会加速新冠二次感染吗》
[2]None.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治疗药物信息汇编(第二版)[J].中南药学,2020,18(3):14.
[3]2023年4月20日.感染免疫高峰论坛.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关于《新冠二次感染》演讲
[4]https://covid19.who.int/region/wpro/country/sg
[5]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304/c8db1a9da0204fdb87c88d7f70b284c0.shtml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