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去年年底国内疫情的风波才刚刚过去不久,在上周末,有关“新冠”和“新冠第二波”的词条忽然冲上热搜,引起了广大媒体报道和网友的热议。
“二阳”一词开始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而相关热帖下方,也有网友反映,自己身边已经有了“二阳”的情况。
与此同时,新冠病毒最新变异毒株XBB.1.16开始在印度、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地区出现了快速增长病例。截至目前,国内已检测到有相关病例。
这两条消息一出,无疑是打破了人们这几个月对于新冠好不容易放松下来的戒心。
相关情况,请往下阅读。

最早发现于印度

已有33国检测出该毒株

XBB.1.16(别名“大角星Arcturus”)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最新变种,它以其快速的传染力引起了各国专家们的重视。
世卫组织更是于4月20日紧急发声,将该毒株列为“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
世卫组织:XBB.1.16 可能会在全球传播
并导致病例发生率增加
据了解,XBB.1.16于今年1月份始发现于印度,目前已经成为了印度国内的主要流行毒株。
有专家判断,近期印度本土病例增长迅速,每日新增确诊超过1.2万例,其主要原因很有可能就是XBB.1.16。
要知道,在印度,有很多人是不会去做新冠检测的,所以,这个每日新增数据,恐怕远超报道中的“1.2万例”......
为了控制局势,印度当局已经在部分地区紧急重启了口罩令,要求群众出入公共场合必须佩戴口罩。
无独有偶,在泰国,截至4月17日止,泰国公共卫生部医药科学署署长苏帕吉通报,泰国共录得27宗新冠肺炎“XBB.1.16”Arcturus变异毒株病例,其中1名病人死亡。
虽然苏帕吉强调,死者是一位患有潜在健康问题的年长者,“因此他的死亡可能不会直接反映这种亚变异的严重性,而是它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
但就目前泰国当地住院患者人数比前一周增加近2.5倍的情况,泰国政府还是发出警告,提醒民众小心防范,采取适合措施避免感染。
图片来源:unsplash
除了亚洲,XBB.1.16也侵袭了澳洲和欧美其他国家。
据统计,在近期的澳洲新冠感染者中,74%的患者感染了XBB毒株,其中约一半感染了XBB.1.5毒株,5%是XBB.1.16毒株。
一周内,全澳新增的总病例数达到了惊人的29672例,创下今年1月中旬以来的最高,其中,有110名患者不幸死亡
在美国,虽然目前国内流行的变异株中仍以XBB.1.5为主,但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数据,在截至2023年4月15日的一周里,全美新冠感染病例中有7.2%是由“大角星”XBB.1.16引起的,而在美国一些地区,XBB.1.16的检测占比已经达到20%。
截至4月18日,全球至少有33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XBB.1.16变异株3647条(例),主要来自印度(63.4%)、美国(10.9%)和新加坡(6.9%)。

新毒株“更快”、“更强”

▎国内情况:“未形成传播优势”

XBB.1.16属于XBB家族,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重组毒株的一种,属于目前全球正在流行的600多种变异株之一,也是137种XBB亚分支之一。
日本和捷克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XBB.1.16与其他奥密克戎变种(如XBB.1和XBB.1.5)相比,似乎更具有“生长优势”
关于“大角星”的传播速度和致病性,世卫组织称:由于XBB.1.16的S蛋白上的新增突变位点,使其比父代XBB.1更容易传播,且免疫逃逸能力与XBB.1.5相当。
但其危害性,并没有显著提高
在“大角星”有关的临床表现中,根据印度和部分国际媒体报道,XBB.1.16可引起儿童眼睛发痒、发红(结膜炎),出现“粘眼”,非脓液。
类似眼部症状在之前流行的新冠毒株感染病例中也有过报道。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提醒广大群众:如果近期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国内,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我国共监测到42例XBB.1.16变异株。
4月13日-20日7天,我国新增了27例XBB.1.16变异株。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官方网站
不过,面对这个新毒株大家也不必过于惊慌。
国家疾控局表示“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也就是说,虽然目前国内已有XBB.1.16病例出现,但大概率不会出现像印度那样大范围、大规模传播的情况。

“新冠第二波”蓄势待发?

▎医生:建议脆弱人群再次接种疫苗

由于国内群众基本都进行了疫苗接种,大部分人还存在抗体,因此,即便有新毒株的传播,在短期内新冠第二次感染的局势也不会像去年年底的那波疫情一样“来势汹汹”。
针对近期国内多地出现的“二阳”情况,张文宏医生在4月20日的演讲中解释: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张文宏医生还提醒:“女性、年轻人、医务工作者更加容易二次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
对于这类人群如何预防“二阳”,张文宏医生建议“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
另外,补齐群体免疫水平,也是防止新冠第二次感染的关键。
上海卫健委提出:现阶段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还应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这类“目标人群”包括:
1.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
2.3-17岁未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
3.18岁以上未感染,且未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的人群,
4.18岁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的人群。
图片来源:unsplash
写在最后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小北在这里提醒大家:疫情还没有消失,在全球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还在以不同的情况进行着、发展着。
所以,有出行计划的小伙伴们还是多多注意,尽量避开人员密集的场所。实在避不了的情况下,也要把口罩带好,做好自身防护。
疫情的发展尚未可知,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护好自己。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能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参考资料:
1.新浪微博
2.澳新见闻
3.泰国通资讯
4.美国华人生活
5.中国新闻网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