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圣经》中有个巴别塔的故事,说的是最初世界上的人类都是同文同种,他们联合起来,想修建一座高塔通往天堂。为了阻挡人类的计划,上帝变乱各地的语言,人类语言不通,无法齐心协力,所以不得不放弃了巴别塔计划。
这个故事说最初的人类文明是相同的,这已经被历史考古所证实。南太平洋上土著人类的文化习俗跟古代地中海一带无二,印第安人部落的风俗也类似于殷商,古人类的语言也大体类似,古埃及人与印藏语系的差异远小于现代阿拉伯人和大国的语言差异……
同时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所有的现代人类都是数万年前走出非洲一支智人的后代,这是有基因学作为铁证的。无论是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人,数万年前是一家,有着共同的起源。其他的人属生物,山顶洞人、元谋人,甚至是早几万年走出非洲的智人尼安德特人,都已经灭绝了。
走出非洲在历史上不仅仅发生过一次,而是发生数次。原因在于地球过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冰川期,气温骤降,不适宜人类生存。而在严寒时期,非洲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古人类的避难所。有利有弊,在气温回暖之后,非洲温度相当高,不利于文明发展,所以非洲的黑人尽管没有像印第安人一般在冰川融化后被隔离,发展也落后其他区域。
进化有两种,一种是主动的,优胜劣汰,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鼓吹的那种,失败者被族灭淘汰。如在最近一次冰川期结束后,走出非洲的智人在欧洲地区遇到了尼安德特人,竞争的结果是尼安德特人消亡了。
但更多的人属生物,并非被消灭了,而是被自然给筛选下去了。在冰川期,大多数人属生活并非遇到了其他人属生物的竞争,而是无法适应严寒的环境而灭绝了,这是被天择,是被动型。
凛冬中,能够活下去就是胜利,春暖花开的时候,竞争对手被淘汰,就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期。所以,灾难就像一个筛子,起到促进进化的效用,西方有审判日的观念,大抵类似。
从历史上来看,经过大灾难筛选之后,最初的人类是同文同种的,之后在各个区域开枝散叶,高速发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球村时代的来临,各个区域的人类接触增加,又开始趋同,如此循环往复,有几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味道。
2
中国皇帝起源于秦始皇,周朝“王”是至高无上的称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原之外的楚国称王,霸主齐国还转为此纠集中原诸侯讨伐楚国,迫使楚国去除“王”的称号。
但周天子势力衰落后,各大诸侯纷纷称王,物以稀为贵,王的称号也因为泛滥而贬值了。秦始皇统一六合之后,自认为德盖三皇,功高五帝,因而称“皇帝”。
三皇是比五帝更为古老的称号,皇的甲骨文是“日”和“土”字的结合,日出东方,太阳初升的样子。皇是太阳崇拜,盛行于东部地区(东夷)。蚩尤是最后的“皇”,东汉大家应邵就说过:“蚩尤,古天子也”。在被西来的“帝”击败后,“皇”这一称号退出了历史舞台。
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大致与西方后来的“选帝侯”制度类似,由大部落共同推选,其中不乏阴谋、背叛与血腥,禅让制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温情脉脉。
大禹治水,大禹本部落势力得到增加,以至于儿子启凭借武力攻杀了各部落共同推选的帝伯益,此后选帝制度断绝,大国进入了家天下时代,王开始取代“帝”,成为最高的尊号。
“王”的甲骨文是一把斧头的形象,本意是指军事首领出征时持有的权杖,可以处决不遵号令的战士,后来用来代指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领。
“王”与“皇”“帝”相比,少了神圣性,但也暗合暴力作为元规则,“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秦暴政激起六国反抗,项羽攻入咸阳后,没有称皇帝,而是取了一个“霸王”的称号,要是项羽的江山能够传下去,大国古代的最高称号就是霸王而不是皇帝了。
汉承秦制,刘邦击败项羽之后,称皇帝而不是霸王,秦朝的郡县制度也一并继承下来。
汉朝最初还是半封建半郡县制,到了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之后,郡县制彻底压过了封建制,历朝历代皇帝均加强集权,权力越来越大,最终在清朝达到了巅峰。皇帝为“君父”,以“孝”治天下,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
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国跟欧洲和中东等地差异不大,均是封建附庸制,君主对臣下有权利也有义务,大体是对等的,并不像后世那般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利,臣下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孟子就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还说过,桀纣是独夫民贼,不是君主。因此,孟子还一度被朱元璋移出孔庙。
所以说,儒学并非生来就是帝国的通知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儒跟汉时的儒,宋明清的理学,相差很大。
3
西方的国王,最初也是匍匐神权之下。从《圣经》中可知,最初犹太人是由先知进行通知和治理的,摩西既是上帝的代言人,又是犹太民众的首领,代表犹太人与上帝立约。
到了先知撒母耳时代,由于犹太人没有国王,松散的部落联盟在外部作战时屡战屡败,甚至连神圣约柜都被抢走了。
民众开始要求先知立王,对撒母耳说道:“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melek)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
对此,撒母耳很不情愿,借上帝的名义说了立王的种种坏处:
他们的王必要效法列国君王的威风和奢华,为要维持这样的费用起见,他必要限制他们个人的自由,勒索他们的财产。他们健壮的少年人必须供他的役使,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
他们必须服他的军役,耕他的田地,代割他的庄稼,打造他的军器。以色列的女子必须去为王家制造香膏,作饭,烤饼。为要维持王家的场面起见,他要索取耶和华亲自赐给百姓的最好田地,也要取他们最好的仆人和他们的牲畜,供他的差役。除了这一切之外,王还要从他们一切收入,就是他们勤劳所得和田园所产的,收取十分之一。
先知结束他的话说:“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无论捐税多么繁重,他们一立了王,就不能随意把他废去了。
但百姓回答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最终撒母耳无奈之下,立扫罗为王,但先知撒母耳之后又膏立大卫为王候选人,对王权进行限制,开启了王权和神权的互相制衡的时代。
欧洲文明源自罗马文明和日耳曼文明的结合,而罗马文明则受古希腊和脱胎于犹太教的基督教文化影响甚深。
罗马受希腊雅典文明影响,最初是共和国制度,元老院、保民官、执政官共享权力。罗马公民,类似于大国春秋张国时期的“士”,拥有田地,出征时自备武器装备,科幻影片《星河舰队》中,不服兵役就不能获得公民身份,只能作为平民,就是参考了罗马时期的公民制度。
随着罗马军制从公民从军转向募兵制,军事首领在罗马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凯撒征战四方,大获全胜的同时也威胁元老院的统治,因而被刺杀;但他的家族成员兼养子屋大维最终完成了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外孙,公元前44年被恺撒指定为第一继承人并收为养子,公元前43年,恺撒被刺后在罗马内战中战胜了一系列对手获得胜利,公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公元前29年获得“大将军”称号(Imperator,又译“皇帝”);公元前28年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
屋大维同时还获得过元首的称号,创立了元首制。所谓元首,翻译过来的意思跟该词的本来含义也不一致。大国元首一词,本意是指头,引申义指君王,就像头一般指挥手足,高高在上。
但罗马帝国的元首本意是指元老院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之意。元首只是地位尊崇,执政官征询意见时,首席元老第一个发言,但其并未有治理大权。跟东方元首指代君王的本意相去甚远。
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虽然被称为“皇帝”,但实质上跟拥有绝对权力的东方君主相去甚远。他的权力是建立在终身保民官、终身执政官、大祭司长、最高法官、元老院第一公民(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等身份至上,军队最高统帅是权力的基础,其权力同样受到元老院、法院等机构的制约。
与东方皇帝显然不同的是,罗马皇帝并非世袭,而是生前培养养子(通常是一个大家族后辈),指定其为继承人,这种方式跟唐朝安史之乱后河北一带自立的节度使继承方式类似,军队影响很大,称之为禁卫军继承制。
代表罗马最高称号的其实是“奥古斯都”,需要文治武功都出众的统治者才能获得,其次为“凯撒”,在罗马帝国一度被作为“副皇帝”的称号,“副皇帝”这个称号也是东方君主所不能理解的,文化不同,东方皇帝为孤家寡人,没有什么副皇帝权力共享之说。在欧洲,副皇帝、副王之类的职位相当多,波兰、意大利都出现过“副王”之类的职务。
4
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保加利亚、俄罗斯君主都称“凯撒”,被翻译为“沙皇”,可能是君士坦丁堡没能夺回来,他们两个都不好意思称“奥古斯都”吧。
至于被翻译成“皇帝”的emperor,本意是指挥官、统帅。emperor原本是一个荣誉称呼,是在罗马军队取得重大胜利后,士兵对军队统帅的尊称,可以翻译成“凯旋将军”,大致跟日本幕府“征夷大将军”称号类似吧。
emperor(凯旋将军)这个称号原本只能在战时使用,但凯撒被元老院授予特权,平时也可以使用这个称号。凯撒为什么要元老院给予这个特权呢?因为他看重emperor这个称号所象征的在军队中的权威。
之后的屋大维虽然不像凯撒战功赫赫,他的战绩主要是内战,但他深知这个称号的重大意义,所以坚持使用这个称号。凡是屋大维兴建的建筑物上,他名字的前面必定刻有emperor的简略形式IMP
从此以后,emperor这个头衔世代相传,从一个荣誉称号变成了军权的象征,从权威变成了权力,相当于“三军总司令”,是古罗马皇帝的统治权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除了提比略和克劳狄乌斯以外,古罗马皇帝们都拥有这个头衔。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教皇授予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为罗马帝国的emperor,但是西罗马已经四分五裂,这个称号仅仅是一个虚名。
后来主要由德意志诸侯国组成的神圣罗马帝国继承了西罗马帝国的衣钵,所以神圣罗马帝国也有emperor,由拥有资格的选帝侯们从各个德意志诸侯国的国王中推选出。
拿破仑击败了哈布斯堡家族,1806年,在拿破仑的勒令下,弗朗茨二世于8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灭亡。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使用了emperor这个头衔。
1870年,普鲁士王国击败法兰西第二帝国,9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18711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
这次威廉一世选的是“凯撒”的称号。威廉一世希望自己的称号是Kaiser von Deutschland,也就是“德意志皇帝”,但德国诸小邦不同意,议会最终批准的是Deutscher Kaiser,也就是德意志(的)皇帝。这二者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德意志的皇帝就是德意志地区的共主,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差不多,类似于联邦主席,和德意志皇帝是两回事。
当时威廉一世还为此闹脾气不肯登基,在俾斯麦的劝说下才勉强接受,凡尔赛加冕仪式上,士兵们站在皇帝身前山呼万岁,但威廉一世却无一丝笑容。他的皇权不仅受到联邦内诸邦、议会的限制,而且也受到相权的制约,加冕后威廉一世对奥地利使者抱怨铁血首相俾斯麦:“在这位首相手下当皇帝真是累人!”
而东方的皇帝,议会,大概从五帝时代结束后就没了;宗教,皇帝是天子,自带神圣光环,不是皇权受到宗教的制约,而是宗教匍匐在皇权之下;哪怕是曾经能够与皇权抗衡的相权,在经过历朝历代皇帝集权之后,最终也成为荣誉称号,军机处(皇帝的秘书处)成为权力中枢,相权也失去了制衡皇帝权力的可能。最终皇权一权独大。
而西方的“皇帝”或者说最高统治者,权力一直受到宗教、议会、相权等各种权力的抗衡和制约。当然,西方的历代统治者也像秦始皇一般,孜孜不倦地想要扩大“皇(王)权”。如法兰西历代法王、拿破仑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小胡子第三帝国、历代俄罗斯沙皇,但最终都功亏一篑,未能像秦始皇一般扫六合来个大统一。
其中,孤悬海外的英国奉行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扶弱抗强是欧洲大陆未能统一,皇(王)权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
皇权的集中好处是能提高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坏处是会侵犯民众的权利。黄宗羲在《原君》一文中说道: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权力归于君主,则责任后果也全部由君主及后人承担,权力无限,则责任无限,围绕权力的斗争也相当惨烈,动辄灭族,所以皇子皇孙也有“愿世世无生帝王家”的祈祷。
那些能够长期留存的王(皇)室,均是没有掌握实际权力,国家实行虚君共和制度。如英国王室、日本天皇。反之,如俄罗斯沙皇、满清皇帝之类,大多在社会变迁的大潮中烟消云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