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网站3月28日消息,为系统部署和科学规划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引领和规范汽车芯片技术研发和匹配应用,推动汽车芯片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信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建设指南》),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建立完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引导和推动我国汽车芯片技术发展和产品应用,培育我国汽车芯片技术自主创新环境,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安全、科学、高效和可持续的汽车芯片产业生态。
到2025年制定超30项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据介绍,编制《建设指南》是基于汽车芯片对于汽车产业发展日益突出的作用。汽车芯片是汽车电子系统的核心元器件,是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与消费类及工业类芯片相比,汽车芯片的应用场景更为特殊,对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较为严苛,需要充分考虑芯片在车上应用的实际需求,有效开展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更好满足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网联化、智能化等技术在汽车领域加速融合应用,我国汽车芯片的产品覆盖度、技术先进性和应用成熟度不断提升,也为开展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设指南》提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规范对象包括汽车用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和光电子等元器件及模块。
《建设指南》还规划了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涵盖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通用要求,控制芯片、计算芯片、存储芯片、功率芯片及通信芯片等重点产品与应用技术要求,以及整车及关键系统匹配试验方法,以引导和规范汽车芯片产品实现安全、可靠和高效应用。
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实现基础、通用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以及匹配试验等重点领域均有标准支撑,加快推动汽车芯片技术和产品健康发展。
两个维度搭建标准体系架构 
《建设指南》基于汽车芯片技术结构,从应用场景和标准内容两个维度搭建标准体系架构,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则、目标和方法,提出了体系框架、整体内容及具体标准项目,确立了各项标准在汽车芯片产业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汽车芯片标准体系规范对象包括汽车用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和光电子等元器件及模块。《建设指南》提出,为保证该标准体系的可读性和贯彻推广,采用行业惯常使用的名称“汽车芯片”作为该标准体系的名称。
整体建设思路是,基于汽车芯片技术结构,适应我国汽车芯片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形成从汽车芯片应用场景需求出发,以汽车芯片通用要求为基础、各类汽车芯片应用技术条件为核心、汽车芯片系统及整车匹配试验为闭环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技术结构。
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技术结构,以“汽车芯片应用场景”为横向出发点,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及智能驾驶五个方面;向上延伸形成基于应用场景需求的汽车芯片各项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根据标准内容分为基础通用、产品与技术应用和匹配试验三类标准。
基础通用类标准包含汽车芯片的共性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类标准基于各类汽车芯片产品技术和应用特点分为多个技术方向,结合我国汽车芯片产业成熟度和发展趋势确定标准制定需求,制定相应标准;匹配试验类标准包含芯片与系统和整车两个层级的匹配试验验证。三类标准共同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汽车关键芯片从器件-模块-系统-整车的技术标准全覆盖。
应用场景方面,芯片在汽车不同零部件系统、不同工作场景的功能性能差异较大,因此《建设指南》提出,标准体系应充分考虑汽车芯片的应用场景。芯片在汽车上的应用场景按汽车主体结构,划分为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和智能驾驶。
依据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的技术结构,综合各类汽车芯片在汽车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建设指南》将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架构定义为“基础”“通用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匹配试验”四个部分,同时根据各具体标准在内容范围、技术要求上的共性和区别,对四部分做进一步细分,形成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界限清晰的17个子类。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汽车芯片的成本仅次于动力电池,是整车成本第二高的核心部件。虽然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已经可以达到全球领先的地位,但在汽车芯片领域,国产替代之路还很漫长。
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
《建设指南》提出,加强统筹组织协调,发挥好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作用,组织成立汽车芯片标准联合工作组,加强与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机构的工作协同,以汽车行业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充分调动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相关企业及高等院校等单位的积极性,持续完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各项标准制修订工作。
同时,聚焦汽车芯片领域,整合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力量,构建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集聚相关领域标准化资源,建立满足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
征求意见稿强调,标准体系应该实施定期动态更新。加强汽车产业发展中急需的汽车芯片标准需求调研分析,明确汽车芯片技术要求和应用需求,结合汽车芯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建立相关标准试验验证流程,持续完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为推进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另外,要加强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跟踪研究,深化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在汽车芯片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中发声献智。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中国新闻网
封面 | 摄图网
编辑 | 见禹彤
校对 | 袁海鸣
|中经传媒智库  CBJTHINKTANK  原创文章|
往期推荐
你有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