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技术飞速迭代,如何进一步提升数字化与产业融合成为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3月29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推进数字经济”分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与多位行业大咖进行了深度讨论。
王江平指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数据产业化;三是产业数据化。
挥好数字经济引擎作用
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其融入千行百业、赋能千行百业是市场广泛关注的焦点。
“产业数据化就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王江平表示,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好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谈及基础设施建设,王江平强调,通过过去几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成规模较大的网络设施。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千兆城市的建设以及算力网络的建设。数据产业化、数字产业化就是要发挥好数字经济的引擎作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
科技公司对于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产业有更深的感受。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王锐表示,产业数字化是要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来为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服务。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也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其与实体经济及社会民生的融合。
产业数字化如何更加有效地落地?中兴通讯董事长、执行董事李自学认为,这需要数字经济生态中的企业共同发展,比如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不断完善,才能让产业链更加有序和高效。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对此表示认同。“技术公司下一步要不断延伸5G的能力,包括在更高的频段上实现大带宽,整个产业都需要继续努力。”孟樸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大火的ChatGPT、文心一言等生成式AI也为产业经济带来了诸多变革。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表示,生成式AI因为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思链能力,实际上可以把人的意图拆解成指令在系统里执行。未来很可能是一个聪明的人管理着一堆机器人,机器人来执行人的指令并重塑整个生产线。
版权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出席会议的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国数字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中国版权工作始终以积极开放的姿态拥抱技术进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中国版权事业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张建春强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版权产业特别是网络版权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下一步,要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不断提升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完善数字经济时代版权保护制度,持续优化新业态新模式版权保护机制,引导数字文化产业加强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深度开展数字经济时代版权保护国际合作,讲好中国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故事。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著作权登记量突破630万件,十年间翻了近三番,其中软件登记年均增速29.4%。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8.4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7.41%;其中,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要发挥知识产权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更具活力的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更好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认为,知识产权是数字化时代中前沿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之一,这需要从整个知识产权体系角度来看待问题,以促进创造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论坛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博鳌亚洲论坛合作举办,是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重要环节,也是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之一。该论坛聚焦数字世界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给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把握投资的主线
2012-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6%,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将在9%左右,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或在50%左右,其中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仍将在数字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数字产业化的增速将加快。
西南证券认为,未来有三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其一,数据要素、数字价值化加速发展,关注金融行业和平台经济。近期,数据要素相关战略部署不断完善,国家和地方数据战略加速出台。2014-2019年,中国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形成第一波热潮,根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测算,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1749亿元。
其二,网络安全与数据监管。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及逆全球化的加深,各国都在积极布局网络和数据监管。网络安全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为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网络安全产业链上游是涉及网络安全的相关设备,包括芯片、内存等,中游则为网络安全的不同细分领域,下游就是网络安全的需求方。
其三,数据国际合作,尤其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周边国家的合作。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统计,2009-2018年十年间,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度高达10.1%,其中,2014年数据跨境流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价值贡献超过2.8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11万亿美元。美、德、日、英等发达经济体持续强化数字经济战略布局的同时,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成为数字经济战略布局的重要一员。如,马来西亚推出三大策略、六大主轴发展数字经济;印度尼西亚加速促进经济、教育、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数字化转型;越南将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作为建设数字化国家的三大支柱。且不同国家针对具体领域制定专项发展政策,如印度凭借区位优势发展数字海事;印度尼西亚依托金融科技发展潜力加速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据《经济学人影响》调查显示,后发国家新兴城市居民拥有比发达国家更高的数字技能,创新资源越来越向新兴市场热点地区集聚。
从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评选出的全球创新前100强城市(群)来看,亚洲数量最多,拥有38个,其中11个跻身全球前20强。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强调,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在重点领域,要大力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合作平台,缩小数字鸿沟。兴业证券建议,关注数字经济中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新基建三条主线下,受益于国产替代、技术变革的核心领域。
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数据大国,能否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高效整合利用数据资源,将数据资源优势转变为数据生产力,这也是从数据大国迈向数据强国的关键。
关于数据互通和互操作,“数据二十条”中提出,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与监管规则体系,探索开展数据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数据采集和接口标准化,促进数据整合互通和互操作。“这其中的标准化应该是适度的标准化,因为新技术和新场景是不断出现的,数字技术的进步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北大国发院长聘副教授张俊妮说,另外,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把不同的数据整合起来。
“国家数据局的组建,有望进一步加速数据价值的发掘。”锘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王爽说,未来将形成数据驱动与产业相结合的发展范式,赋能各个行业,数据本身也会成为支撑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
来源 | 证券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北青网、证券市场周刊
封面 | 摄图网
编辑 | 见禹彤
校对 | 袁海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