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 总第28期
本期编辑: 喻琬淋
责任编辑: 陈卓


瓦森纳协定相关情况。图源:印度《经济时报》

综合多家印度媒体1月2日报道,印度于1月1日起担任瓦森纳协定全体会议(Wassenaar Arrangement)主席国,为期一年。瓦森纳协定是一个由42个成员国组成的“自愿出口管制制度”,该制度负责监督常规武器和军民两用物品的转让。在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于维也纳举行的瓦森纳协定第26届年会上,爱尔兰将主席国职位转交给印大使杰迪普·马祖姆达(Jaideep Mazumdar),后者是在维也纳代表印度常驻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印外交部表示,作为新任主席,印度“随时准备,并致力于与其他成员国密切合作,推进瓦森纳协定为地区和国际安全稳定做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是瓦森纳协定成员国,而自从印美达成民用核协议以来,印一直试图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SG)和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等多边协定,此举或助力印加入NSG。
NEWS
1月1日,苏杰生在维也纳发表讲话。图源网络


《印度教徒报》1月2日报道,印外长苏杰生表示,印度正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恢复对话和外交。苏杰生在维也纳对印侨民发表讲话时强调,“现在不是战争时代,不能通过暴力解决分歧和问题。莫迪多次同俄乌两国元首通话,希望双方停火,和平解决冲突”。此外,苏杰生表示,印度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印两国在边境问题上面临严峻挑战,双边关系自2020年6月以来已处于“冻结”状态,印方坚持边境的和平与安宁是双边关系发展的必要条件。印巴关系因克什米尔问题和跨境恐怖主义持续紧张。印度与孟加拉国已达成陆地边界协议,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
NEWS
美巴军方就反恐合作进行交流。图源网络


巴基斯坦《黎明报》1月2日报道,美国释放信息,希望同时与印度、巴基斯坦保持密切联系。美2023财年预算为巴基斯坦提供两笔拨款,分别用于遏制来自阿富汗的恐怖袭击和促进巴国内性别平等。第一项承诺拨款1500万美元,第二项数额不详。近日,美国务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巴双方寻求基于“共同关切”和利益的稳定关系,同时表示“印度是全球合作伙伴,而巴基斯坦是敏感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巴外长比拉瓦尔称,美方希望“帮助巴加强边境安全,以防止来自阿富汗的跨境袭击”。这凸显美巴两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已达成共识。然而,美巴两国在面对印度、中国方面仍存分歧。美官员认为,巴方不会为美巴关系放弃对华交往,但目前看,美国对巴在中美两国之间的位置“感到满意”。
NEWS
印度PLI支持的TOP10企业。图源:《今日商业报》
印度《经济时报》《商业标准报》1月2日报道,为鼓励苹果公司在印生产MacBook和iPad,中央政府拟提高IT硬件制造相关的生产相关激励(PLI)计划,将相应支出从735亿卢比增至2000亿卢比。目前,印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已将该建议递交至财政部和其他部门。调整后,PLI计划或将在四年内为苹果公司提供占其投资5%的补贴。据悉,苹果公司希望中印成立合资企业,将苹果产品部分生产线转到印度,但印公司掌握控制权。此外,自2021年8月实施智能手机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以来,苹果合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已为印创造近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除直接就业岗位外,苹果产业链还能创造近1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目前,在印合约制造商包括富士康、纬创、和硕,其中富士康提供40%以上就业岗位。
NEWS
2022年印制造业PMI。图源:贸易经济网
路透社1月2日报道,商业环境改善伴随新订单和产出增长加速,印制造业2022年末表现强劲。
标普评级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印采购经理指数(PMI)达57.8,连续18个月高于50枯荣线,达到2020年10月以来最高值。此外,随着印国内需求增强,印企业输入存量和产出强势增长,但由于全球需求疲软,12月出口增速跌至五个月以来最低值。标普经济副总监波利安娜·利马(Pollyanna De Lima)表示,虽然外界质疑印制造业在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的表现,但制造商对其在印产能信心十足。

NEWS
废钞后印各项经济指标。图源:《铸币报》
路透社1月2日报道,印最高法院裁定2016年“废钞令”合法,表示废钞令是中央政府与央行协商的结果,具备程序正当性。“废钞令”由莫迪政府于2016年11月8日推出,旨在打击偷税、腐败、恐怖主义融资,曾在一夜之间冻结市面上流通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面值纸币。此举遭部分法律、政治、金融界人士强烈反对,反对者认为废钞令严重打击了深度依赖现金经济的印度平民和中小微企业。面对判决结果,在野党国大党表示,最高法院的裁决只字未提废钞造成的严重后果,并称废钞是“极具灾难性的举动”。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数据,推行废钞令后的一年内印度共流失350万个工作岗位。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教徒报》1月2日发表题为《印度-中国:1962年前和现在》的文章,认为中印边境问题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领土争端”转变为对关注实控线的“qin犯行为”。本文作者苏扬·奇诺伊(Sujan Chinoy),中文名齐湛,系前驻华大使,现任印智库国防研究与分析所所长。1962年前,中印边境问题主要涉及印方声称“拥有主权”的阿克赛钦地区和中方拥有主权的藏南地区。但在当前阿克赛钦归于中国、印方占领藏南地区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更多体现在实控线问题上。在中印边境西段,争议点现已扩大至德普桑(Depsang)、加勒万(Galwan)、班公湖(Pangong)、温泉(Hot Springs)。在中段,北阿坎德邦查莫利(Chamoli)北部的巴拉霍蒂(barahoti)在过去七年中一直是争议焦点。在东段,争议地区集中在达旺和上西巴霞曲(Upper Subansiri),且逐步向中印缅三国交界处扩散。中方在青藏高原居高临下享有地形和运输优势,但印度近年来正加大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差距。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巴基斯坦这一变量的加入使得中印领土问题朝向“区域化”乃至“国际化”发展。中印边境实控线已不是双边谈判的结果,其经常受到其中任何一方的挑战。如今,在莫迪政府的政治意愿和印军战略下,印方重点已转向重点阻断中方在实控线附近巡逻。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