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 总第37期
本期编辑: 孔凌霄
责任编辑: 
陈卓


图源网络
《新印度快报》、右翼组织报刊《组织者》1月12日报道,印度共产党(毛主义)最高领导人马德维·希德玛(Madvi Hidma)1月11日在特伦甘纳邦-恰蒂斯加尔邦边境枪战中丧生。据悉,中央后备警察部队(CRPF)、恰蒂斯加尔邦警察、地区后备警卫队(DRG)1月11日开展联合行动,取缔由希德玛领导的印共(毛)-印共(马)第一营。消息人士称,此次行动规模空前,警方还派出直升机。值得注意的是,印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在恰蒂斯加尔邦的一次公开集会上表示,莫迪政府正努力在2024年大选前根除“左翼恐怖势力”。目前,毛派组织尚未回应该事件。
NEWS
印澳双边贸易情况。图源网络
《印度教徒报》1月10日报道,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3月将率商业代表团访印。外交消息人士称,此次访问旨在表达澳推进印澳双边关系的政治意愿。阿尔巴尼斯计划访问新德里和古吉拉特邦,其中包括在古邦观看印澳板球比赛。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澳大利亚经济合作与贸易协定》(ECTA)2022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印澳两国就多领域减少对华依赖达成共识。澳副总理、防长马勒斯(Richard Marles)2022年6月访印时曾表示,澳将印视为其“世界观”的“完全核心”(completely central)。
NEWS
美贸易代表戴琪和印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图源:《今日印度》
《印度教徒报》《今日印度》1月11日报道,印美两国1月11日在华盛顿举行第13届印度-美国贸易政策论坛(TPF)部长级会议。印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与美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Chi Tai)共同主持会议。戈亚尔称,暂时排除莫迪政府与拜登政府达成小型贸易协议或自贸协定(FTA),但两国在贸易和商业关系方面正“考虑大问题”。他指出,向美寻求恢复普惠制(GSP)非印方优先事项,“更多是顺带一提”。印美双方还讨论美加快对印度公民签发常规商务签证。当日,美国防部表示,美印安全和防务合作关系至关重要,期待与印领导层继续接触合作,使美在印太地区发挥“更广泛的稳定作用”。
NEWS
图源:《印度时报》
《印度时报》1月10日报道,阿达尼集团已收购以色列海法港(Haifa)。以财政部1月10日表示,由阿达尼集团牵头的财团以40亿谢克尔(合11.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北部海法港。近年来,以通过出售国有港口建设新私人码头,而出售海法港用时五年。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SIPG)2022年9月1日在海法新港码头投入运营。目前,约99%的以色列货物通过海运进出以色列,而上港集团和阿达尼集团加入海法港运营,有望提升以作为区域贸易中心的地位。
NEWS
图源:《第一邮报》
印度《第一邮报》1月10日报道,为缩小印海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差距,印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已获准开发4种本土中程反舰导弹(NASM-MR)。该计划是印政府“自力更生的印度”和国防本土化的重要部分。据印国防研究部(IDRW)报告,NASM-MR为射程更远的“鱼叉”(Harpoon)级反舰导弹,其初期被开发为空射全天候、超视距反舰导弹,供固定翼战斗机和海上巡逻机使用。据悉,NASM-MR增加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最远能击中350公里外目标。NASM-MR其他三个变体正在开发中。
NEWS
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印度斯坦时报》1月11日报道,印度右翼文化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最高领袖表示,印度穆斯林应停止其“高调的自我异化言论”。在接受RSS机关报《组织者》采访时,莫汉·帕格瓦特(Mohan Bhagwat)表示,印度穆斯林在国内没有受到威胁,该群体有权自由选择信仰,但其必须放弃其“至高无上的言论”。此外,帕格瓦特称,RSS支持同性恋和跨性别者(LGBT)生存权,政府已向最高法院请愿,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他强调,RSS高度关注影响“国家政策、国家利益、印度教利益”议题,以防政府出现“政治转向错误”。
NEWS
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1月11日发表题为《印度G20——必须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桥梁》的评论,认为印度应在国家、区域、国际机制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持续的经济合作新框架,走出一条和“一带一路”倡议不同的道路。本文作者拉贾·莫汉(C. Raja Mohan)系印度著名战略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印度1月12-13日举办的“南方之声”(Voice of Global South)峰会,旨在与印伙伴国建立新联系。历史上,后殖民团结运动是强化“南方”发展中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但如今这一关系已不同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动员,因为国际格局已不再简单按照南北划分。实践证明,第三世界国家联盟已宣告终结。发展中国家内部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差异巨大,在政治上也存在分歧。例如最具代表性的不结盟运动,其各成员国的政治分歧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凸显。在全球化浪潮下,旧框架其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超越南北、跨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界限的新机制和框架。发展中国家想发展经济,就要摒弃后殖民经济发展思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对印度来说,印已扬弃不结盟的旧经济观念,积极参与上合、金砖国家、“印太战略”等区域合作机制。目前,印当务之急:一是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桥梁,而非建立一个针对发达国家的集团。二是走和中国不一样的道路,用好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另辟蹊径。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