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 总第38期
本期编辑: 胡可怡
责任编辑: 陈卓

图源:《日经亚洲》
《日经亚洲》《印度快报》1月12日报道,印度1月12日举办“全球南方国家之声”峰会,会上莫迪呼吁“建立新秩序确保发展中国家人民福祉”。会议讨论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能源安全等问题,逾120个发展中国家政府首脑、外长、财长参会。莫迪在开幕致辞中向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表示,“对印度而言,你们的声音就是印度的声音,你们的优先事项就是印度的优先事项”,并呼吁发展中国家“一起摆脱对‘并非由我们创造的系统与环境’的依赖。”在此基础上,莫迪提出“4R”口号,即“共同制定回应(Respond)、承认(Recognise)、尊重(Respect)、改革(Reform)的全球议程。”分析人士认为,本次会议的背景是印出任20国集团(G20)主席国,莫迪政府希望借机提升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中的代表性,以此提高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同时更好地利用G20设置由印度主导的议程。
NEWS
印度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基建计划。图源:印度时报
《印度时报》1月12日报道,印陆军参谋长马诺杰·潘德(Manoj Pande)1月12日表示,中印边境现状稳定,但未来情况不可预测。他表示,中印将继续保持外交和军事渠道沟通对话,目前双方已解决7个谈判议题中的5个。潘德称,目前部署在实控线沿线的印度部队保持强健态势,能“以坚定果断姿态挫败对手任何图谋”,但并未露骨地提及“中国”。他还补充道,印方“过去三年在东拉达克地区建成能容纳55000名士兵的驻扎地和部署500辆坦克、400门火炮的基地”。此外,近日中印边境的北阿坎德邦焦希默特(Joshimath)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至少25座印陆军建筑受损。潘德表示,必要情况下这些军队将永久迁至距中印争议边境直线距离仅42公里的奥利小镇,2022年10月,美印两国曾在此地举行“战争演习”(Yudh Abhyas)联合军演。
NEWS
图源:观察者网
《卫报》《今日印度》1月11日报道,当地时间1月10日下午,缅甸空军空袭近印缅边境的钦民族军(Chin National Army)据点维多利亚营,目击者称飞机在印米佐拉姆邦境内至少投掷了两枚炸弹。据钦邦民族武装指挥官透露,缅甸枭龙战斗机在营区内至少投下5枚炸弹,造成7人死亡,超20人受伤。印国防机构消息人士否认《卫报》消息,印阿萨姆步枪队(Assam Rifles)官员称印方一侧未受缅空袭影响。由于民族跨境居住,米邦部分人民同情缅钦邦平民和民族武装人员,这使印缅边界成为武器、药品走私重灾区,钦民族武装伤员还常到印方一侧接受治疗,而米邦当局基本对此视而不见。
NEWS
巴阿领导人会晤。图源:黎明报
印度报业托拉斯1月12日报道,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Shehbaz Sharif)1月12日对阿联酋进行为期两天访问,旨在加强双边经贸关系。此前,巴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Asim Munir)1月4-10日曾访问沙特和阿联酋两国。本次访问是谢里夫2022年4月就任巴总理以来第三次出访阿联酋。谢里夫与阿联酋总统会晤后,巴方称阿同意延长既有20亿美元的贷款偿付期限,并将继续向巴提供10亿美元额外贷款,以此充实巴即将耗尽的外汇储备。
NEWS
2022年印度销量前五的电动汽车品牌。图源网络
印度《商业标准报》1月12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将大举进军印电动汽车市场。比亚迪印度分公司高级副总裁桑杰·戈帕拉克里什南(Sanjay Gopalakrishnan)表示,进军印市场是明智之举,印国民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旺盛,且印充电基础设施正日渐改善。据悉,比亚迪目标到2030年占据印40%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桑杰还透露,比亚迪已在印投资2亿美元开办电子厂、汽车厂。尽管莫迪力推“印度制造”,但比亚迪目前暂无在印本土生产电池的计划,并将继续进口电池。
NEWS
“团结印度巡游”日程表。图源网络
《德干纪事报》1月11日报道,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策划的“团结印度巡游”(Bharat Jodo Yatra)活动即将结束,国大党主席马利卡晶·哈尔热(Mallikarjun Kharge)邀请21个印政党参加闭幕式。巡游旨在反对“恐惧、偏执、偏见”的分裂政治与破坏生计、加剧失业和不平等的经济模式。活动于2022年9月7日在泰米尔纳德邦的科摩林角(Kanyakumari)启动,将于2023年1月30日在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斯利那加(Srinagar)结束,途经3570公里,覆盖12个邦和两个联邦属地。据悉,国大党计划2023年10月2日继续巡游活动,路线为从古吉拉特邦博尔本德尔(Porbandar)至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
NEWS
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抵制《阿辛正传》海报。图源网络
《黎明报》1月7日发表名为《印度教特性的文化战争》的评论,认为印度教民族主义文化团体“团家族”(Sangh Parivar)不仅在经济和政治上排斥印度穆斯林,还针对印穆挑起文化战争,试图进一步将该群体“他者化”。在文化层面,团家族排挤穆斯林影视演员,并阻止有穆斯林参演的电影在印国内上映。例如,由阿米尔·汗(Aamir Khan)主演的《阿辛正传》(Laal Singh Chaddha)一经上映就遭到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诽谤抨击。近期,由沙鲁克·汗(Shah Rukh Khan)主演的电影《普什图人》(Pathaan)被冠以“反印度教徒”罪名,成为文化战牺牲品。打压穆斯林艺术从业者,团家族还刻意抹黑穆斯林形象。影视作品中的穆斯林角色要么被刻板化,被塑造成恐怖分子或巴基斯坦间谍,要么被歪曲为历史上的反派人物。更重要的是,文化产品中妖魔化印度穆斯林的趋势已深入渗透进日常生活,加剧了印度穆斯林的生存困境。以团家族为主要力量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无视数世纪以来穆斯林在印度次大陆文化融合方面发挥的作用,试图通过抹去或污名化伊斯兰文化以“净化”印度社会。当下,印度教民族主义对印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令人担忧。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