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8日 总第44期
本期编辑: 王泽媛
责任编辑: 陈卓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黎明报》1月17日报道,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Sharif)提议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解决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巴印分歧。谢里夫接受巴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巴印需就两国间悬而未决的问题举行会谈,其中克什米尔问题可提请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其中促成谈判。谢里夫称,他想传达给莫迪的信息是,双方“严肃而真诚”地会谈,希望两国减轻贫困,实现经济繁荣,为国内民众提供教育、医疗设施、就业机会,而不是将资源浪费在军事上。总理办公室在一份补充声明中称,巴印谈判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印撤销2019年废除的宪法第370条决议,恢复查谟和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目前印外交部尚未就此做出回应。
NEWS
斯里兰卡总统维克勒马辛哈。图源网络
《南华早报》、路透社1月17日报道,斯里兰卡总统维克勒马辛哈称,斯与中国、印度的债务重组谈判“取得成功”。此举标志着斯已解决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9亿美元援助的主要阻碍。1月14-18日,中联部副部长陈洲率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并向斯总理表示在该问题上对斯予以支持。消息人士称,印已通知IMF,将支持斯债务重组计划。斯必须获中国、印度等其他国家的融资保证,IMF才会发放援助资金。目前,印财政部发言人拒绝置评。斯财政部未回应置评请求。
NEWS
印度空军苏-30MKI 战斗机。图源网络
《日本时报》1月16日报道,印度和日本1月16日举行名为“Veer Guardian 2023”的首次联合空战演习。演习在日本境内多区域开展,持续11天,并于1月26日(印度第74个共和国日)结束。印空军战斗机首次部署到日本,其中印军4架苏-30MKI重型战斗机将与日航空自卫队战斗机进行对抗性训练。印已成为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后第五位向日本派遣战斗机参演的国家。2022年,两国除参加“马拉巴尔”(Malabar)联合军演外,还举行“联合海上演习 2022”(Jimex-22)“Dharma Guardian”双边陆上联合军演。分析人士表示,印日双边空中和陆上演习机制将给两国关系带来质的飞跃。
NEWS
AK-203突击步枪。图源:Special Arrangement
印度《印刷报》《印度教徒报》1月17日报道,印俄合资企业开始在印北方邦生产AK-203突击步枪。该企业“印俄步枪私营有限公司”(IRRPL)由印国防生产部下属的军械厂委员会(OFB)、卡拉什尼科夫(Kalashnikov)公司、俄国防出口公司合资成立,已在北方邦科尔瓦市生产第一批7.62×39毫米卡拉什尼科夫AK-203突击步枪,计划3月交付印陆军。印陆军总司令曼诺杰·潘德(Manoj Pande)表示,未来10年在印将实现AK-203步枪100%本土化生产。此外,俄国防出口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印俄合资生产的武器将出口第三国。AK-203步枪具有高原山地远距离作战能力,将取代使用二十多年的5.56×45毫米INSAS步枪成为印军主力步枪。
NEWS
2023年IWG主题:可持续、弹性、包容、融资、以人为本。图源:《印度时报》
《印度快报》1月18日报道,印度1月16-17日在印度浦那(Pune)召开第一次G20基础设施委员会(Infrastructure Working Group,IWG)会议。成员国一致同意城市基础设施和建设未来城市的工作计划、优先事项和原则。会上,印方提出“可持续、弹性、包容、融资、以人为本”作为建设未来城市的关键指标。来自18个成员国的64名代表、8个嘉宾国、8个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会议审议结果将于3月在维沙卡帕特南(Visakhapatnam,位于印东部安得拉邦)举行会议时公布。
NEWS
1月17日莫迪与纳达在新德里会面。图源:印度报业托拉斯(PTI)
《印度快报》《印度教徒报》1月18日报道,印度人民党(以下简称“印人党”)1月16日为期两天的全国执行会议闭幕,达成多项成果。会议通过印人党的社会经济决议,提出“饱和政治、饱和治理”口号,将经济发展、罗摩神庙、福利政策划定为党的工作重点。莫迪呼吁党干部需不以获得选票为目的接触穆斯林社群等边缘化群体,确保福利政策落实到位。他还提到党未来的计划是加强同年轻人和穷人间的联系、建设边境村庄等。莫迪表示,“印人党不仅是政党,其已转变为一个社会组织,成员应按指示行动”。此外,会议决定延长党主席纳达(JP Nadda)任期至2024年6月以筹备2024年全国大选。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表示,印人党在莫迪和纳达的领导下,有望在2024年大选取得压倒性胜利。
NEWS
2018-2019学年,印度在美留学生中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占比80%。图源: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印度快报》1月17日发表名为《印度难以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的评论,认为印决策层在其经济政策中考虑本土人才流失问题已刻不容缓。政策方面,印拟于2023年一季度出台高等教育法规,允许外国高校在印设立学校,其重要目的在于留住国内人才。然而,当下印政策颁布和就业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此举恐无法达到预期。以美国为例,在美印度留学生中约38%接受数字经济、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新兴教育,并通过高校和就业部门联动为美科技企业输送大批高端人才。反观印度,教育和就业市场的脱节使印人才无法回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才输出国,印想实现2025年跻身5万亿美元经济体的目标,政府和就业机构亟需联合推出改革举措,有效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