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5日 总第49期
本期编辑: 王泽媛 陈卓
责任编辑: 陈卓

图源网络
《印度教徒报》《第一邮报》1月23日报道,印度边境道路组织(BRO)沿中印边境实控线,启动修建长135公里的战略性公路。拟建的“楚舒勒-东堤-富克彻-典角”(CDFD)公路连接楚舒勒(Chushul)和典角(Demchok,印称碟木绰克),几乎与中印实控线平行,预计两年内建成。此外,印陆军参谋长曼诺杰·潘德(Manoj Panda)1月22日视察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东部实控线附近多个战略性哨所。目前,印方正加速推进边境基础设施建设,部署多套昼夜远程监视系统以侦察中方一侧行动,同时加强地面部队的集结能力。
NEWS
图源:《印度时报》
《印度教徒报》1月23日报道,为期三天的印度警察局(DGP)和印度警察局长(IGP)年会1月23日结束,会议深度研讨中国在东南亚、南亚不断增长的经济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印总理莫迪、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约350名警察局长参会。会议报告认为,“中国以贷款名义向东南亚南亚的基建工程提供巨额资金,以削弱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从而迫使印不得不按中方条件强制解决双边问题。”报告还指出,穆斯林青年激进化已成为印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因素。
NEWS
图源网络

路透社1月23日报道,苹果拟将其在印生产份额占比从目前的5-7%提高至25%。消息人士称,苹果制造商富士康计划未来两年内将其位于印度的iPhone代工厂员工人数增加四倍。摩根大通分析师估计,2025年将有四分之一的苹果设备在中国境外生产,目前这一比例仅为5%。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快报》1月22日报道,印军即将敲定陆海空三军战区化计划,以更好应对印周边安全威胁。据悉,首要纳入考虑的建议是先根据印“附近对手”的情况建立联合战区司令部,而非明确划分四个战区司令部。印军先后设想设立4个作战司令部,分别根据“中国、巴基斯坦、海上威胁”划分3个司令部,并将陆军北部司令部和空军独立于联合作战司令部。值得注意的是,三军就作战司令部的指挥权划分上存在重大分歧,特别是印空军认为此举“瓜分有限空中资产”。目前,印空军参谋长乔杜里(VR Chaudhari)已表示,如果新组织结构不损害部队条例,印空军不反对战区改革。
NEWS
2002年古吉拉特邦暴乱。图源:《纽约时报》
《卫报》《印度教徒报》、半岛电视台1月24日报道,BBC纪录片《印度:莫迪问题》在印国引发的矛盾持续发酵。《印度:莫迪问题》第一集围绕2002年古吉拉特邦暴乱事件,披露时任古邦首席部长的莫迪在此期间庇护暴乱分子(主要为印度教徒)的行径。目前,印政府已援引紧急状态法阻止该片在印播出。印各高校反应激烈,尼赫鲁大学部分学生组织观看纪录片遭校方停电断网后中止,部分学生遭右翼学生组织“全印学生大会”(ABVP)投石袭击。喀拉拉邦左翼和右翼学生组织因该片爆发矛盾,警方使用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驱散抗议者。BBC发布声明表示,纪录片根据最高编辑标准进行严格研究。对于此事,美国务院发言人称美国不熟悉BBC纪录片,但熟悉连接美印两国共同的“民主价值观”。
NEWS
马邦邦长科希亚里。图源:《卷轴报》
印度《卷轴报》1月23日报道,马哈拉施特拉邦邦长巴加特·科希亚里(Bhagat Singh Koshyari)宣布辞职。目前科希亚里已经向莫迪表达解除所有职务的意愿,并“在学习、冥想、沉思中度过余生”。消息人士称,科希亚里的辞职与其发表针对希瓦吉(曾与莫卧儿王朝对抗,被视为马拉塔帝国民族领袖)有争议的言论有关。科希亚里曾称希瓦吉是“旧时代伟人”,而如今安贝徳卡尔(印度宪法之父,反对种姓制度)和尼廷·加德卡里(印公路交通部长)等伟人更值得敬仰。因科希亚里言论涉嫌侮辱希瓦吉,马邦执政党湿婆军(Shiv Sena)、国大党、民族主义国大党纷纷要求其辞职。
NEWS
图源:路透社
《外交事务》1月24日发表题为《印度会抛弃俄罗斯吗?》的辩论文章,美印学者围绕印俄关系未来走向展开辩论。参与辩论的萨米尔·拉尔瓦尼(Sameer Lalwani)系美智库史汀生中心亚洲战略高级研究员、哈皮蒙·雅各布(Happymon Jacob)系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院副教授。自俄乌冲突以来,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印与俄逐渐疏远,转向加强与西方的联系。拉尔瓦尼认为,俄仍在印地缘政治战略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印决策层对俄乌冲突未来走势的研判如下:一是俄仍有耐力挺过美西方对俄制裁;二是欧洲国家将难以承受通货膨胀和能源压力进而向俄屈服;三是俄乌冲突最终会演变成军事僵局,以谈判停火结束,俄有望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四是俄仍可在联合国安理会为印提供外交支持,助力印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虽然印俄关系长期看呈现下降趋势,但这一过程将非常缓慢。美西方决策者已押注印作为国际体系中平衡中国崛起最重要摇摆国,如果其继续指望印制衡中国,那么就必须接受印俄关系短期不会有太大变化。雅各布认为,结构性因素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已加速削弱印俄关系。如果俄乌冲突短期解决无望,那么俄将更加倚靠中国,印俄关系将进一步疏远;如果冲突尽快结束,印受机会主义驱使将继续寻求与俄保持密切关系。然而,印俄已变为交易伙伴关系,如果俄无法为印提供应有的国防支持,印俄关系还将加速疏远。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