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6日 总第50期
本期编辑: 孔凌霄 陈卓
责任编辑: 陈卓

印军西段巡逻点。图源:知乎用户“梦回的糊涂”
《印度教徒报》1月24日报道,印警察会议研究报告称,目前印军已无法进入拉达克东部实控线附近65个巡逻点中的26个。报告称,印军采取“安全行事”策略,限制地区行政部门和当地居民进入边界地区,并将“可进入区域”变成非正式“缓冲区”。报告称,为避免同处于有利位置、拥有高分辨率摄像设备的中国士兵发生冲突,印军通过设置检查站、部署人员限制放牧者活动。报告补充说,“由于缓冲区无印方人员存在,因此印方被迫接受缓冲区可以有中方人员存在,这导致边界线向印方一侧移动,该逐寸抢地战术被称为‘切香肠’战术”。
NEWS
莫迪与埃及总统塞西。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1月26日报道,埃及总统塞西首次受邀出席印度第74届共和国日阅兵式。1月26日是印度共和国日,莫迪当日参观国家战争纪念馆,随后出席共和国日阅兵式,埃及总统塞西作为主要嘉宾出席。为展现印军事实力、摆脱殖民时代烙印,本次阅兵式使用印本土制造105毫米野战炮(IFG)作为鸣枪礼炮,取代英国老式25磅炮。此外,苏-30、米格-29、阵风等战机、K9-“金刚-T”自行火炮系统参与阅兵式。
NEWS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图源:法新社
《印度教徒报》、半岛电视台1月25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在其新书中称,美国曾避免印巴两国间爆发核战争。蓬佩奥在其回忆录《寸步不让:为我爱的美国而战》(Never Give an Inch)中提到,印巴2019年险些爆发核战争,而2019年2月27-28日蓬佩奥率团队在越南河内参加美朝峰会时连夜与印巴两国沟通才阻止局势升级。2019年2月,印战机轰炸巴“恐怖分子训练营”,以回应克什米尔地区造成41名印准军事人员死亡的自杀式爆炸袭击。此外,书中还称印度是“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外卡”(wild card)——印度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为中国才被迫改变外交战略,选择加入QUAD。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经济时报》1月24日报道,包括7名印裔美国法官在内的23名美国州法院法官2月初将赴印,与印法律同行开展对话、磋商。美国州法院法官代表团将拜会首席大法官、德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孟买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此次访问将是美国州法官第一次大规模访印,表明两国间的司法联系日益密切。目前,访问具体日期尚未公布。
NEWS
图源:印度海军网
印度国防部1月24日消息,印海军在印度洋开展规模最大的“战区级战备-2023”(TROPEX-23)军事演习。“战区级战备”演习每两年举行一次,印海军所有部队、印陆军、空军、海岸警卫队共同参与。演习1月开始,共历时三个月。印海军所有水面战舰进行海上作战部署。演习旨在检验海军在多威胁下的战备程度,促进印海陆空三军、海岸警卫队协同作战能力。
NEWS
2002年古吉拉特邦暴乱。图源:法新社

印度《卷轴报》1月25日报道,2002年古吉拉特邦暴乱事件中被指控杀害穆斯林嫌疑犯被无罪释放。古邦一家法院以“缺乏证据”为由宣判骚乱期间杀害17名穆斯林(包括两名儿童)的22人无罪。22名被告于2004年被捕,其中8人在案件审理期间死亡。据《印度时报》报道,自2004年古邦高等法院批准保释以来,所有被告均已出狱。值得注意的是,近日BBC纪录片《印度:莫迪问题》围绕该事件披露时任古邦首席部长的莫迪庇护暴乱分子,在印国内引发广泛争议。
NEWS
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图源网络
《前沿印度》(Frontier india)1月18日发表题为《印度的全球视野与政策精英的失败》的评论,认为政治精英缺乏理念和执行力是印迟迟未能实现地缘政治抱负的原因。文章作者吉里什·林加纳(Girish Linganna)系印度国防和航空航天分析师。近日,印举办“全球南方国家之声”峰会,体现印政治精英引领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抱负,其底气来源一是印坐拥人口红利;二是印为全球增长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三是印已成全球“科技强国”,正在多领域实现自给自足。在此基础上,印试图以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纽带的身份,构建出新地缘政治主体。然而,印地缘政治抱负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受中国和巴基斯坦掣肘,印无法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的领导国;二是印政治精英无法提出与西方不同、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发展理念;三是印无法构建利好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框架。在印太地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使印度日益边缘化,而“四方机制”让印成为美西方在该地区与中国博弈的“炮灰”。印度想实现大国目标,需澄清其地缘政治愿景,同时在资源和技术上争取更大自主权,并与美西方保持距离。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