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6日 总第61期
本期编辑: 叶维杰
责任编辑: 陈卓

图源:《印度斯坦时报》
《印度斯坦时报》2月5日报道,印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副主席建议印制定分行业战略,以有效降低对华贸易逆差。国家转型委员会副主席苏曼·贝里(Suman Bery)表示,印度不应将工作重点放在降低总体对华贸易逆差上,而是应聚焦减少某些关键领域的对华依赖。根据贝里的说法,印应实现关键领域供应来源多样化,重点领域包括活性药物成分(API)、可再生能源等。他还强调,“中国中间品极具竞争力。中企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想维持其在印度市场的优势,应防止其成为垄断者。”
NEWS
图源:《经济时报》
印度《经济时报》2月6日报道,印度正密切关注印度洋、印周边近海的中国远洋捕鱼船活动情况(DWF)。据悉,中国远洋船只在印度洋公海数量激增引发印担忧。印安全机构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部分中国远洋捕鱼船禁用应答器规避雷达监测的行为可能威胁印度洋地区相关国家安全。此外,中国远洋捕鱼船数量激增危害公海(尤其是北印度洋地区)环境安全。据印智库“政策研究小组”(Policy Research Group)报告,在全球海洋拥有超过18000艘中国船只活动。
NEWS
全球生物能源论坛。图源:Money Control网站
彭博社、《印刷报》2月5日报道,美国、巴西拟加入由印度牵头组建的全球生物燃料联盟。根据印石油部消息,印任G20轮值主席国期间将组建全球生物燃料联盟,成员国将采取措施更好利用有机废物生产燃料。印2月6日在班加罗尔举办为期三天的“印度能源周论坛”。莫迪、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Abdulaziz bin Salman)、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比罗尔(Fatih Birol)等30多位政要出席。活动期间,莫迪将参加全球石油和天然气CEO圆桌会,还拟推出多项涉及绿色能源领域的举措。
NEWS
巴基斯坦恐袭情况。图源:美国务院反恐局
《印度教徒报》2月5日报道,巴基斯坦向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Haibuttallah Akhundzada)寻求帮助,以遏制巴基斯坦塔利班(TTP)等恐怖组织。据悉,巴领导层2月5日在开普省白沙瓦市举行最高委员会议,内政部长萨纳乌拉(Rana Sanaullah)表示,白沙瓦清真寺袭击事件的策划者可能藏身阿富汗,并补充说巴政府将向“阿富汗同行”提出此问题。目前,开普省已连续第三天开展数千人的游行集会,大批群众要求政府恢复开普省“持久和平”。
NEWS
《印度空军基础理论》(2012年)图源:Military World
《印度快报》2月5日报道,印空军修订作战理论,更加强调塑造对外威慑力。印空军2月4日以2012年《印度空军基础理论》为依据修订作战理论,突出空中力量在联合军事战略中的重要性,并首次规定印空军在“不战不和”(No War No Peace)情况下应发挥的作用。根据修订内容,中印两国士兵在拉达克东部地区对峙期间,印空军有效发挥其快速空中机动性和威慑能力。印媒认为,新理论标志印武装部队战略从“基于威胁和需求”转变为“基于能力”。此外,理论还提及空中外交、空对空训练合作等事项。
NEWS
图源网络
News 18新闻网2月5日报道,北方邦首席部长约吉(Yogi Adityanath)就印人党、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相关议题表态。在接受News 18专访时,约吉表示,在2024年大选中印人党将比2014年表现得更好,莫迪将继续连任总理,而北方邦将为印人党带来“更好的结果。”此外,他表示同意RSS近期对穆斯林群体的态度,并认为北方邦政府不针对任何特定社群。他还表示,北方邦将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向1万亿美元经济体迈进。RSS最高领袖巴格瓦特(Mohan bhgawat)不久前曾称“穆斯林在印度没有威胁,但必须收回其‘至高无上’的言论。”
NEWS
图源:《对外政策》
《外交政策》2月5日发表题为《印度内政如何阻碍其外交政策》的书评,评述政治学家拉杰什·巴斯鲁尔(Rajesh Basrur)新作《次大陆漂移:国内政治与印度外交政策》(Subcontinental Drift: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dia’s Foreign Policy)中涉及的印内政阻碍外交政策问题。本文作者苏米特·甘古利(Sumit Ganguly)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巴斯鲁尔以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结合印国内因素解释其外交和安全政策:尽管印一直以来希望获大国地位,但其内政问题屡屡掣肘外交政策无法迅速推行,他将这一现象称作“政策漂移”(policy drift)。以2008年印美民用核协议为例,该协议对印有明显战略利好,但协议因在野党印人党的反对险些落空。而印人党的主要目的是借此在政治上反对时任曼莫汉·辛格政府。印各政党常以国家优先事项为代价追求狭隘的短期利益,导致印外交决策往往在关键时刻出现偏差。对印度来说,多方拥有决策权就意味着外交政策专业化程度低,而这将继续阻碍印在全球政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当下,尽管莫迪政府呈现出“一党独大”态势,但其外交政策仍无法摆脱内政问题掣肘,这一点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尤为显著。除非印政策制定者通过官僚改革直接解决长期结构性瓶颈,改善各邦和中央政府在国家问题上的政策协调,并解决组织管辖权重叠问题,否则印“政策漂移”将继续对其大国抱负造成阻碍。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