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 总第72期
本期编辑: 胡可怡
责任编辑: 陈卓

图源网络
《印度斯坦时报》2月17日报道,三名美参议员提出一项决议,重申伪阿鲁纳恰尔邦(我藏南地区)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印“主权和领土完整”,并称赞印政府“自卫”抵御中国的“安全威胁”。该决议由美国会中国问题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席马克利(Jeff Markley)、前美驻日大使哈格蒂(Bill Haggerty)、美参议院印度核心小组联合创始人兼情报特别委员会成员科宁(John Cornyn)共同发起,内容包括支持印国防现代化和多样化、赞扬印在伪阿邦的“发展”努力(包括改善边境基础设施,深化美在该地区的援助力度)、鼓励“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加强对伪阿邦援助、支持美印双边伙伴关系等。目前,该决议已提交至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SFRC)。印媒称,决议出台本身已传达强烈信号,这是美参议院首次提出详细决议,呼应印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的立场。
NEWS
第12届世界印地语大会开幕式。图源网络
《印度教徒报》2月16日报道,印外长苏杰生2月15-17日访问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出席第12届世界印地语大会(Vishwa Hindi Sammelan)开幕式。苏杰生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将进步、现代化等同于西化的时代已过去。许多在殖民时代被压制的语言、传统将再次登上国际舞台。”此外,印斐双方签署关于两国外交、公务人员免签的谅解备忘录。值得注意的是,斐总理兰布卡(Sitiveni Rabuka)向媒体发表讲话时称,双方并未讨论与中国相关的问题,“我们认为谈论不在场国家不礼貌”。
NEWS
苏霍伊超级喷气式客机。图源网络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印度《自治》杂志(Swarajyamag)2月14日报道,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United Aircraft Cooperation)拟在印本土生产苏霍伊超级喷气式客机(Sukhoi SuperJet)。目前,该项目正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该公司总经理尤里·斯柳萨里(Yury Slyusar)表示,公司正寻求就俄印联合生产100架苏霍伊客机与印达成协议,俄为此“提供一切必要工艺技术援助”。斯柳萨里称,“我们希望印俄伙伴关系不仅局限在军事领域,也应向民事领域不断拓展。”此外,印俄双方正就印增购俄制伊尔-114(IL-114)客/货机、MC-21客机进行谈判。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快报》2月16日报道,印总理莫迪为在新德里举行的“全国土著节”(Aadi Mahotsav)揭幕并发表讲话,表示政府正努力“将偏远地区被忽视群体带回主流”。“全国土著节”从2月16日持续至27日,由“印部落合作营销发展联合会”(TRIFED)举办,拟设近200个活动点展示印部落文化遗产。莫迪表示,部落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不断融入主流,这是“原始”和“现代”(aadhunikta)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2023-24财年联邦政府为部落事务拨款1500亿卢比,相较于2014-15财年增加了五倍。
NEWS
普拉昌德轻型武装直升机。图源网络
新德里电视台2月14日报道,印陆军拟采购约95架普拉昌德轻型武装直升机(LCH)、110架轻型通用直升机(LUH)以取代老化机队。陆军参谋长马努基·潘德(General Manoj Pande)表示,LCH、LUH皆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研产,在山区具备更强机动性,陆军拟将其部署在高海拔地区,替代老化的“印度豹”(Chetak)与“猎豹”(Cheetah)直升机。此外,潘德还表示,陆军已在中印边境部署电子战(EW,指利用电磁能剥夺、削弱、防止雷达使用电磁频谱的军事行动)部队,并已组建两个电子战营。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德干纪事报》2月16日报道,印度教民族主义文化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喉舌杂志《五生神螺》(Panchjanya)抨击印最高法院已沦为“反印势力的工具”。该杂志还指控BBC以人权名义“庇佑”恐怖分子,煽动印国内反动势力进行反印宣传。此前,最高法院曾向印中央政府发通知,质疑政府封禁BBC纪录片《印度:莫迪问题》的合法性,并驳回关于全国封禁该片的请愿书,称其“完全错误”“毫无根据”。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快报》2月15日发表题为《为何阿达尼品牌形象难以效仿巴贾吉(Rahul Bajaj)、安巴尼(Dhirubhai Ambani)》的评论,认为阿达尼集团仰仗政治“庇护”,但未在印建立扎实群众基础,导致其难以打“民族主义”牌博得同情。文章作者桑贾亚·巴鲁(Sanjaya Baru)系印前总理辛格媒体顾问、印智库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研究员。在兴登堡研究“做空”阿达尼集团后,该集团数次试图将自身与印国运绑定,但印国民是否认可其为“国家品牌”却有待商榷。印独立后,确实有部分财团被认为够格代表国家形象。例如,安巴尼建立的信实集团、巴贾吉的汽车集团不仅与历届政府联系密切,还在中产阶级群体中构建了庞大的“利益关系基础”,通过向印民众分享发展红利获得广泛支持。相比之下,急于求成的阿达尼扩张步伐过快,利用政治关系承接政府项目。因业务性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融资方式(债务融资为主,为数不多的股权被机构投资者、海外投资者占据)限制,阿达尼集团未能与印民众建立牢固联系,也未能构建坚实的社会基础。阿达尼集团之所以无法获印老牌财团的地位,也揭示出印政商关系更深层的变化——即自国大党“尼赫鲁-甘地王朝”瓦解后,印权力精英已发生根本变化,旧有的“高种姓、世袭财富、讲英语”的权力精英已逐步被民族主义、反精英主义混合体取代,后者成为新的政治基本盘,也定义了莫迪的“新印度”。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