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 总第82期
本期编辑: 孔凌霄
责任编辑: 陈卓 喻琬淋

印军备进口来源情况。图源:《经济学人》
印度《经济时报》2月28日报道,美议员警告印度不要使用含中国技术的俄罗斯武器。资深民主党众议员、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成员拉贾·克里希纳莫尼(Raja Krishnamoorthi)表示,“我们不希望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出于某种原因,俄方以某种方式将含中国技术的军备提供给印度”。他表示,印使用包含中国技术的俄军火恐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向中国泄露印防御系统内情,甚至泄露美对印提供的军事硬件。据悉,美正向印施压,要求其取消与俄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订单,但未能成功。美方还表示,印使用俄军备,恐阻碍印美两国军队间的互操作性。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经济时报》2月28日报道,印商务部调查机构”印度贸易救济总局”(DGTR)正调查一宗涉嫌“规避对中国出口渔网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件。印渔网制造商协会称,中国生产商通过马来西亚将渔网出口至印,以规避印现行的反倾销税。印财政部2018年4月对渔网征收反倾销税,后将时限延长至2023年7月9日。
NEWS
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印度《经济时报》2月28日报道,苹果数据线供应商正葳集团(Foxlink)在南印安得拉邦奇托尔(Chittoor)的装配厂发生重大火灾,未来两个月内不太可能恢复运营。据悉,火灾导致大楼部分倒塌,工厂10条装配线中的4条被完全烧毁,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此次事故预计给工厂带来1200万美元的损失。该地区消防局负责人称,火灾发生时烟雾探测器、洒水器、消防栓等安全设备均处于故障状态。消息人士称,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正葳集团是苹果在印主要供应商,此次事故恐造成印度制造或自印发货的iPhone供应链中断。目前,苹果在印共有11家供应商。2021年,苹果制造商富士康在印工厂曾因工人食物中毒受影响,纬创在印工厂2020年曾因拖欠工人工资发生骚乱。
NEWS
Binance主导加密货币交易所格局。图源:Statista数据统计网站
《日经亚洲》2月26日报道,印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FMCBG)会议上敦促对加密资产加强监管。印2月25日发布的FMCBG总结和成果文件显示,各国财长、央行行长认为需考虑加密资产的风险,并期待出台全面的加密资产政策。消息人士推测,莫迪政府试图借此进一步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印央行2020年已发布禁令,禁止银行向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服务,但遭最高法院否决。与此同时,美财长耶伦表示,美国未建议彻底禁止加密货币的交易活动,但建议建立强力监管机制。
NEWS
巴基斯坦债务情况。图源:《黎明报》
巴基斯坦《黎明报》2月27日报道,巴总理夏巴兹·谢里夫2月26日成立监管委员会,旨在监督政府开支紧缩计划的执行情况。该委员会由巴财长、教育部长、信息技术和电信部长、法律和司法部长、国家粮食安全和研究部长、总理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事务顾问、电力部长七人组成。各部门2月27日前拟向委员会提交实施紧缩计划的建议。2月22日,联邦内阁通过《2023年财政(补充)法案》(Finance Supplementary Bill 2023),拟额外征收1700亿卢比税收,具体措施包括取消联邦内阁成员、顾问、特别助理的薪资福利。
NEWS
不丹基建发展情况。图源网络
印度驻延布大使馆新闻处、不丹《昆色儿报》、印度《印刷报》2月27日报道,印度向不丹重点基础设施、教育、技能发展等领域提供8.51亿卢比援助。此前,印政府承诺对不丹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8-23年)提供500亿卢比援助,用于实施82个捆绑援助(PTA)项目、524个高影响力社区发展项目、贸易基础设施和治理机制发展项目,占不丹第十二五计划接受外部赠款总额的7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一直是不丹的主要发展伙伴国,仅印不水电合作项目就占不丹GDP的14%。
NEWS
梅加拉亚邦、那加兰邦、特里普拉邦选举席位情况。图源:新德里电视台
新德里电视台、《今日印度》2月28日报道,印东北部三邦立法机构选举的出口民调显示,印人党将在特里普拉邦、那加兰邦获胜,并在梅加拉亚邦赢得更多席位。三个邦立法机构席位为60个,多数席位为31个。在特里普拉邦,《今日印度》民调预计印人党与特里普拉土著人民阵线(IPFT)的联盟将获胜,获36-45个席位。在那加兰邦,预计印人党与地方政党“民族主义民主进步党”(NDPP)继续执政,并在选举中赢得38-48个席位。在梅加拉亚邦,民意调查均预测该邦将产生“悬浮议会”(即没有任何政党或政党联盟能达规定多数席位)。《今日印度》预计印人党将获4-8个席位,高于2018年获得的2个席位。三邦计票程序将于3月1日开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同机构民调数字略有差距,但均预测曾主导印东北邦的国大党在三邦选举中“全军覆没”。
NEWS
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2月27日发表题为《新反常态:全球机构和全球共识在保护主义的压力下瓦解》的评论,认为印度打着“国家利益”的名义拒绝加入区域贸易合作机制,印政府这种保守立场严重背离其融入全球供应链的愿景。本文作者阿杰·蒂亚吉(Ajay Tyagi)系印度前官员、印度证监会(SEBI)前主席。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浪潮推动各国政府不计后果的推行保护主义政策,在此背景下世界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各国为应对供应链中断竞相采取“自力更生”政策,政府间的不信任情绪日趋严重。二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就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分歧明显。三是全球通胀居高不下,一些国家的决策者甚至考虑提高通胀目标。在此背景下,莫迪政府试图推进长期悬而未决的贸易协定,其原因一是其意识到,严格限制外资也将严重打击本国产业。例如,莫迪政府限制中企进入印智能手机制造领域,但因其实力不足,如今放松政策允许中企参与。二是印追求“自力更生”导致进口关税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下问题加剧,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成本。然而,刚结束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未达成联合公报已表明,各国在诸多问题上仍难以达成共识。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