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 总第106期
本期编辑: 叶维杰
责任编辑: 陈卓 王思远

图源:MSN
《印度快报》《印度时报》3月24日报道,印东部战区3月中旬在“伪阿鲁纳恰尔邦”(我藏南地区)中印实控线附近举行“空中打击”(Vayu Prahar)联合军演。据悉,此次军演历时96小时,参演部队包括印陆军、空军及中央武装警察部队(CAPF)。陆军消息人士称,本次演习旨在检验国防部队在网络化、一体化环境下使用最新武器、设备作战的能力。国防部消息人士称,演习内容包括一线快速反应部队迅速机动,在临近中印实控线的前进着陆机场(ALG)进行空中着陆作战(空降部队快速包围敌军)等。消息人士还透露,此次演习或是印军建立综合战区司令部的前奏。
NEWS
印陆军参谋长马诺基·潘德,图源:印度时报
印度《组织者》杂志3月23日报道,印陆军参谋长马诺基·潘德(Manoj Pande)在3月22日出席防务技术研讨会时指出未来“灰色地带战争”(Grey-Zone Warfare,指低于常规战争门槛,超出正常竞争界限的冲突行为)将成为印度同中巴之间的主要斗争形式,而印取胜的必要条件是拥有强战略威慑能力。为了在斗争中取得优势,印亟需推动以技术革新、国防自主为核心的战略转型。例如,印“国防自造”已取得有效进展。目前,在印国防制造的“设计与开发”(Design and Develop)类别下进行的项目有14个,价值超6100亿卢比。
NEWS
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图源:The Edge Markets
路透社、印度《金融快报》3月23日报道,印空军(IAF)首次确认俄罗斯因俄乌冲突无法按时履行武器交付承诺。3月21日,印度空军向人民院国防常设委员会提交报告称,受俄乌冲突影响,俄无法完成2023年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重大国防装备交付”。报告指出,俄乌冲突导致俄对印武器供能下降,受此影响印空军2023-24财年预算较上年削减近三分之一,为5880亿卢比,而印陆军、海军2023-24财年预算较上年均有所增加(陆军预算从3201.5亿卢比增至3724.1亿卢比,海军预算从4759亿卢比增至5280.4亿卢比)。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对此尚未做出回应,俄驻印大使馆则表示目前无法证实该信息的真实性。
NEWS
孟商务部长孟希(左一)、不丹工业部长多吉(右一)。图源:《孟加拉邮报》
孟加拉国《每日星报》3月23日报道,孟加拉国允许不丹通过其港口开展贸易。3月22日,孟不两国在不丹首都廷布签署《过境运输协定和议定书》。根据协议,孟加拉国将向不丹开放三个港口,方便不丹通过陆路、水路、铁路运输等方式进出口货物。同时,孟加拉国也可通过不丹向中国等其他国家出口货物。分析人士表示,该协议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丹在过境运输方面对印依赖,同时提高孟“勐拉港”(Mongla)利用率。
NEWS
2019年马邦议会选举结果,图源:《印度时报》
《印度快报》3月21日报道,马哈拉施特拉邦印人党提议,原定于2024年10月举行的马邦邦级议会选举应提前,以便和2024年4-5月的印度大选同步。据悉,马邦印人党要求提前选举基于以下三点原因:一是印人党及其盟友(包括湿婆军<信第派>)担心其选票受到“发展联合”阵线(MVA)挑战,MVA由马邦前首席部长乌达夫·萨克雷(Uddhav Balasaheb Thackeray)领导的“湿婆军(萨克雷派)”、国大党、民族主义国大党(NCP)等组成。二是马邦2024年预计遭遇旱灾,届时恐发生农民骚乱,不利于10月才举行的邦级选举。三是大选和邦选同步可让马邦印人党收获大选中“莫迪效应”溢出的选举红利。目前,印人党中央领导层正考虑该提议,但其通常反对提前举行邦选。印人党中央领导层曾表示,大选和邦选举同步会同时增加中央、邦级印人党的竞选负担。
NEWS
2016-30财年印度电力生产情况。图源:Greentech Media
印度《经济时报》3月23日报道,印智库发布报告,称印未来30年需花费约9000亿美元才能顺利脱炭。印智库“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国际论坛”(iFOREST)认为,基于“公正过渡”原则(即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保证原行业人员就业),9000亿美元中应有6000亿美元用于投资新产业、基础设施,3000亿美元用于补贴受产业转型影响的劳工。印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该国75%的电力需求依赖煤炭。印总理莫迪2021年宣布该国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
NEWS
图源网络
《日经亚洲》3月24日发表题为《印度的贸易怀疑论者没有放眼大局》的评论。文章指出,印度的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印政府需调整改变心态、政策,重点关注对外贸易、外商投资为印带来的长期收益,而非拘泥于短期损失。本文作者里特什·库马尔·辛格(Ritesh Kumar Singh)系印政策研究和咨询公司“Indonomic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作者表示,对印度来说,自贸协定(FTA)不仅可帮助印企突破相对较小的国内市场,还可促进寻求出口的印企转向对内投资。但印国内部分制造商、贸易分析人士对印签署FTA持反对或怀疑态度。究其原因,一是担心FTA会让印进口更多他国商品,从而挤兑印本土制造商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二是认为FTA将迫使印相较于协定另一方削减更多关税,影响印度经济竞争力,目前印平均进口税高于大多数贸易伙伴(如加拿大、欧盟、英国)。三是FTA要求印实施更严格的劳工、环境、知识产权等监管标准,降低印国内政策制定的灵活性。因此,部分经济学家建议,印可通过高关税加生产激励措施,通过进口替代推动国内制造业发展,而对外出口仅是这一过程中的“副产品”,也即阻止进口和促进出口之间没有冲突。实际上,从出口方面看,高关税壁垒会抬高国内市场相对海外市场的吸引力,且会拉低成本效率,让出口变得更加困难。从进口方面看,无论印是否愿意与其他国签署新自贸协定,其进口量都将继续增加,因为印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的本土替代品尚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印发展需要。例如,中印两国没有签署自贸协定,且印政府一直要求降低对华依赖,但因国内没有更好替代品,印自华进口额一直稳步上升。当下,印政府不应再执着于维护高关税壁垒,而应将关税壁垒作为谈判筹码让其贸易伙伴消除阻碍印度出口的非关税壁垒限制。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