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8日 总第110期
本期编辑: 孔凌霄
责任编辑: 喻琬淋 陈卓 吴孟克

图源:《印度斯坦时报》
《经济时报》3月27日报道,印拟在为期三天(3月28日-30日)的G20贸易投资工作组会议上推动国际贸易以印度卢比结算。印商工部商务秘书苏尼尔·巴特瓦尔(Sunil Barthwal)表示,国际贸易以卢比结算有利于面临货币压力的国家,印方期望贸易投资工作组会议能成为推动贸易以卢比结算的平台。他还补充道,卢比结算议题与会议内容并无直接联系,贸易投资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主要探讨提升贸易包容性和全球供应链弹性、发展小企业贸易、改善物流、世贸组织(WTO)改革等话题。据悉,印度已与18个国家达成协议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卢比。
NEWS
印方CDFD战略道路。图源:知乎用户“梦回的糊涂”
《印度快报》3月27日报道,印军发布拉达克地区实控线(LAC)夏季战略方针,要求部队“保持平衡防御态势、确保纵深预备力量充足、开展日常空中侦查、维持强有力边境巡逻、落实训练演习”。一位高级官员表示,该战略旨在提高印军对边界地区战术控制力、展示印军战略实力、改善守边官兵生活水平。此外,印军拟在控实线(或缓冲区)一公里范围内设立哨所,确保连、营驻地更接近边界主轴。官员称,预备力量方面,纵深地区的旅级、营级已部署充足“突击力量”,并将进行机制化轮换。预备力量将定期就向边境地区紧急追加力量展开演练。侦查方面,印军拟使用无人机、直升机在实控线一代开展定期侦察,并在无法定期巡逻区安装独立摄像机。印军将继续采取措施避免冲突。此外,陆军还加强该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升级语音、数据链路。值得注意的是,印军拟在所有实控线地区采取类似战略,包括中段北阿坎德邦地区、东段锡金和“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
NEWS
图源:《印度时报》
印度《经济时报》3月27日报道,印财长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在印度国会发言时表示,2022年-2023年3月21日,共有54项来自中国的投资提案待印政府批准。西塔拉曼表示,政府不考虑放宽对与印陆路接壤国家外国投资的限制。因中印边境局势紧张,自2020年4月开始,印政府禁止与印接壤的国家未经审核通过投资项目,该规定被认为主要针对中国。
NEWS
图源: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
印度《铸币报》《经济时报》3月27日报道,中巴两国3月29日或通过视频方式参与在新德里召开的上合组织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会议。据悉,俄罗斯、中亚五国国家安全顾问均出席线下会议。巴方称,印巴关系尚不稳定,巴虽决定参会,但参会方式尚未最终确定。知情人士透露,本次会议重点讨论毒品威胁、阿富汗局势、区域互联互通、反恐等议题。此外,印在此次会议上的重点是连接、优化伊朗恰巴哈尔港(Chabahar Port)、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以实现欧亚大陆互联互通。据报道,之前巴基斯坦曾因为印方在一场上合组织相关活动中“不正确的展示克什米尔地区地图”而缺席。
NEWS
图源:印度《经济时报》
《印度教徒报》3月26日报道,在阿达尼集团暴雷后,印度雇员公积金组织(EPFO)继续参与对该集团投资。据悉,印最大退休基金组织EPFO将其15%资金投向与印两大股指Nifty 50、BSE Sensex挂钩的交易所交易基金,阿达尼港口和经济特区有限公司(Adani Ports & SEZ)、阿达尼企业有限公司(Adani Enterprises)均在该基金中。EPFO管理着印度约2.773亿名雇员的退休储蓄。EPFO受托人表示,他们不知道EPFO对阿达尼股票的敞口,但该问题3月27-28日会在董事会会议上讨论,该会由印度劳工和就业部长主持。若董事会会议不重新考虑投资方式,EPFO还将继续维持目前投资组合至2023年9月。该消息曝出进一步增加了围绕阿达尼暴雷事件的争议,阿达尼集团相关股票价格也随之下跌。
NEWS
埃克纳特·辛德(Eknath Shinde)推特账户个人主页。图源:网页截图
新德里电视台(NDTV)3月27日报道,国大党马哈拉施特拉邦盟友、右翼政党湿婆军(乌达夫派)领导人乌达夫·萨克雷(Uddhav Thackeray)不满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发表嘲讽印度教民族主义理论家萨瓦尔卡(Savarkar)的言论。萨克雷表示,萨瓦卡尔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理论奠基人、湿婆军精神领袖,他从来不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文化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成员,任何对他的不尊重都不能容忍。“如果拉胡尔不停止侮辱萨瓦卡尔,马邦在野党联盟将出现裂痕。”此外,印人党的盟友、马邦执政党湿婆军(信第派)领导人埃克纳特·信第(Eknath Shinde)已将其社交媒体账户图片全部改为萨瓦卡尔照片,以表对其尊重。上述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拉胡尔·甘地近日因贬损“莫迪”姓氏被判诽谤罪,当被问及是否会对此道歉时,他表示“我不是萨瓦卡尔,我是甘地,甘地从不道歉”。2022年6月,马邦湿婆军分裂为乌达夫派、信第派,两派分别和马邦国大党、印人党结盟。3月28日,国大党盟友民族主义国大党方面已介入调和此事,而国大党方面已同意接受批评并缓和相关言论。
NEWS
图源:《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3月19日发表题为《对中国的恐惧正将印日推向彼此怀抱》的评论,认为印日两国接近更多的是基于对中国“共同的恐惧”而不是共同价值观,但双方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仍存诸多制约因素。日首相岸田文雄3月20日对印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并表示印日关系是印太地区的重中之重。两国曾在美苏冷战时期相对疏远,但在过去十五年里,双方基于对中国崛起的威胁认知,已极大改善外交、经济、安全关系。印日在基建、区域安全合作、军事演习等领域加大往来。除战略诉求外,印日两国友好关系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基础:文化层面,佛教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桥梁;社会层面,日本数十年来持续大力投资、援助(主要是低成本贷款)印度,印民众对日认知较积极。然而,两国远未实现其合作潜力,年轻、发展中、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印度与老龄化、技术先进、资本丰富的日本并未能实现充分互补发展。经贸方面,2022年,中国占日本进口的24%、出口的22%,而印仅占日进口的0.8%、出口的1.7%。区域合作方面,日仍未说服印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投资方面,尽管日大力投资印基建,但日企很少涉足印关键领域,如港口、机场、能源。国防安全方面,两国过去十年签署多项国防装备转让协议,但国防部门间几乎没有实质性合作。日曾提议印购置日本新型飞机,但印以高价为由最终拒绝购买。实际上,虽然印日同样“担心”中国影响力,但双方的“担心”性质不同。对日来说,中国是主要的海上挑战,而印更关注陆上挑战。此外,日更担忧印战略自主妨碍两国深化合作,例如,印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未站在美西方国家一边。对印来说,其不满日政府的限制性移民政策,而且与印总理莫迪存在特殊友谊的日前总理安倍晋三被杀,导致两国元首间的关系也不如从前。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