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5日 总第118期
本期编辑: 叶维杰 陈卓 喻琬淋
责任编辑: 陈卓 喻琬淋 王思远

图源:民政部
印度《卷轴报》《印度快报》《印度教徒报》4月4日报道,印外交部反对我国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4月2日,我国民政部发布关于增补的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的公告。对此,印外交部(MEA)发言人阿林达姆·巴奇(Arindam Bagchi)表示,“‘虚构名称’不会影响印对该地区的主权地位”“我们断然拒绝这一点,‘伪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外,印最大在野党国大党方面称,此次事件是印总理莫迪对华“保持沉默”的结果。
NEWS
印度实际GDP,图源:MacroMicro数据库
印度《印刷报》4月4日报道,世界银行称莫迪政府对国内基建的投资不足以提振私营部门信心,必须进行“深度改革”。世行高级经济学家德鲁·夏尔马(Dhruv Sharma)4月4日在世界银行发布印度发展报告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影响印私营部门投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私营部门的信心,尽管政府努力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但仍需一段时间才能见效。此外,私营部门投资持续增长更需土地、劳动力、资本市场深度改革。另据报告,世行已将其对印2023-24财年GDP增长率预期从6.6%下调至6.3%,低于其对印2022-23财年6.9%的预测值。
NEWS
印空军阵风战斗机。图源:《印度教徒报》
《印度教徒报》4月4日报道,印美两国空军4月10-21日拟在西孟加拉邦的卡莱昆达(Kalaikunda)空军基地举行“印度应对”(Cope India)演习,日本将作为此次军演的观察员国。国防消息人士称,此次演习拟开展密集空中机动,旨在提高两国士兵的互操性。印空军(IAF)拟部署其前线战斗机苏-30MKI、阵风、本土轻型战斗机,美空军派出F-15战斗机参演。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印美日三国已举办或参与多次双多边演习。例如,1月16日-2月14日,印美在印度金奈举行“TARKASH”反恐演习;1月16-26日,印日在日本境内首次举行“Veer Guardian 2023”联合空战演习;3月13-14日,美日印澳法英6国海军在东印度洋地区举行“拉彼鲁兹”(La Pérouse)联合军演。
NEWS
GSAT 7B将成为印陆军的第一颗专用通信卫星。图源:《印度军事评论》
印度《国防新闻》(Defence News)4月4日报道,印陆军购买GSAT 7B军事通信卫星,以提升军队能力。据印国防部3月29日声明,印陆军同国家航天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所属商业部门新太空印度有限公司(NewSpace India Ltd)签订价值296.3亿卢比(约合3.6亿美元)订单,购买GSAT 7B军事通信卫星,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印国防部表示,GSAT 7B卫星可实现超视距通信,改善陆军通信连接状况。此外,该卫星还拟用于对中印、印巴边境地区的监视活动。目前,印仅拥有两颗军事通信卫星,分别为服务于海军的GSAT-7、空军的GSAT 7A。印媒称,GSAT 7B的成功发射可促印三军建立综合通信系统。
NEWS
雪崩现场。图源网络
印度报业托拉斯、《印度教徒报》4月4日报道,印度时间4月4日11:30(北京时间4月4日13:30),印东北部锡金邦发生雪崩,造成至少7人死亡。锡金(印)与我国岗巴县、亚东县接壤。消息人士称,事发地点位于锡金邦首府甘托克(Gangtok)至乃堆拉山口13-17英里路段(近甘托克),约30名游客被困雪中。印度陆军、印度国家灾害管理队、当地警察参与救援任务,截至印度时间4月4日16:00,救援人员已成功搜救30人,其中7人已遇难。一名警官表示,由于天气恶劣,当地政府不允许游客进入距甘托克13英里以外区域,但被困人员强迫旅行社、司机进入事发路段。锡金邦首席部长普雷姆·辛格·塔芒(Prem Singh Tamang)、印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Amit Shah)、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向遇难者及家属表示深切哀悼。
NEWS
图源:CNBCTV18
《印度时报》《经济时报》4月5日报道,印政府宣布自4月4日起取消当前3500卢比每吨的原油暴利税,并将柴油暴利税从1卢比每升下调至0.5卢比每升。目前除柴油外,政府对原油、汽油、航空涡轮燃料(ATF)均不再征收暴利税。为鼓励国内私营炼油商在本土销售燃料产品,印度政府一年来多次调整税收政策。2022年7月1日,印政府首次对原油、汽油、柴油、ATF征收暴利税。据悉,2022年7月19日,印政府取消汽油暴利税,2023年3月4日,印政府又取消ATF暴利税。印政府官员曾透露,政府计划在全球原油价格跌至70美元/桶以下时撤销原油出口暴利税。
NEWS
图源:《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3月29日发表题为《印度能改变世界吗?》的评论,认为印教育落后、女性劳动参与率极低、政策掣肘已成为阻碍印度崛起的“三座大山”。本文作者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Nicholas Kristof)系美政治评论员,曾获两次普利策奖。作者表示,随着印在人口方面即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及全球跨国企业自华向印转移产业链,印度迎来历史机遇期。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未来是“印度的十年”乃至“印度世纪”。然而,该国目前面临的三大挑战——教育落后、女性劳动参与率极低、政策掣肘,给印经济腾飞蒙上阴影。教育方面,教育问题已成为印度民族的一大“耻辱”。中国之所以繁荣,部分原因是它大量投资人力资本,改变80年代初的教育体系,打造一支识字、计算能力强的劳动力队伍,相比之下,印“望尘莫及”。例如,印5年级儿童不会计算简单加减乘除;旷课是全国性问题;仅35%的儿童能升入高年级(11、12年级)。女性劳动参与方面,印女性劳动参与率极低,占其人口一半的女性只有23%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中美两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1%、56%。实际上,东亚经济繁荣虽依赖于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但这些国家的共性是让农村女孩接受教育,然后将这些受过教育的妇女转移到城市劳动力大军中,从而极大提高国家生产力。营商环境和政策方面,虽然印政府已采取措施改善营商环境、基础设施,但印未推动制造业增长。实际上,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能够雇佣大量劳动力,这为亚洲经济突围提供方案。此外,作者认为,印内政问题也对其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首的政治思潮占据高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印高关税壁垒、劳资紧张关系。一国经济能否崛起不在于它的起点有多低,而是它的方向是否正确,印度想崛起,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