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 总第116期
本期编辑: 代思佳
责任编辑: 陈卓 

中印争议典角曲地区。图源:知乎用户“梦回的糊涂”
度《周日卫报》4月1日报道,印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印正积极筹划在上合组织(SCO)防长会议(4月27-29日)期间将举行的中印防长会晤。消息人士称,印防长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拟同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举行双边会谈。据消息人士补充,印外交部、国防部官员被要求收集能证明中方“越过拉达克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中印实控线的书面证据、卫星图像”,届时上述材料将递交中方查看。消息人士表示,上合防长会议期间的中印防长会晤对印提供了向中方表达观点的契机。此外,印总理莫迪不太可能会见李尚福,而这将是给中方传达的一个信息。印媒称,目前中印双方正讨论在两个关键摩擦点脱离接触,即位于拉达克东部地区的“典角曲”(印称“碟木绰克”)、德普桑(Depsang)
NEWS
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4月2日报道,消息人士称,G20协调员(英文名称为Sherpas,即为G20举行领导人峰会做铺垫的官员)会议已广泛达成协议,未来5个月内拟就乌克兰问题制定一种基于共识的“新”外交话语。消息人士表示,未来几个月俄乌冲突情况或有变化,因此多方协调员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共同话语更有意义。对此,美G20副协调员克里斯蒂娜·诺尔斯(Christina Segal-Knowles)接受印媒采访时称:“G20避不开乌克兰问题。G20领导人峰会能否取得成功对美非常重要,所以美不会(因俄领导人出席峰会而)退出G20。”值得注意的是,印拟在9月G20领导人峰会上力促成员国达成共识并发布领导人宣言。2022年,中俄两国曾拒绝同意《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中第3、4段内容,其涉及谴责俄乌冲突及其对全球造成的消极影响,敦促各国维护联合国宪章,在武装冲突中保护平民、基础设施。
NEWS
现场图片,图源:《经济时报》
《印刷报》《经济时报》4月2日报道,印外长苏杰生表示,西方长期以来有评论别人的“坏习惯”,认为拥有谈论他国内政的“天赋权利”(God-given right)。苏杰生4月2日在班加罗尔面对公众的互动会上称,印议会取消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议员资格之所以引发美德等西方国家的关注评论,一方面是因西方长期以来有评论别人的“坏习惯”,另一方面则是因印过于“慷慨”邀请外界评论,而这两点均需修正。在谈及中印边境问题时,苏杰生再次重申印在中印边境问题上的立场保持不变,即只要中印在实控线附近部署大量军事力量,两国关系就不可能恢复正常。
NEWS
图源:PBS
路透社、巴基斯坦《黎明报》4月2日报道,巴基斯坦3月总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胀率同比升至35.37%,创有纪录以来(自1965年7月始)最高值。巴统计局(PBS)4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CPI通胀率自2022年4月的13.4%持续上涨:2022年6月突破20%(21.3%);2023年2月突破30%(31.5%);3月已攀升至近35.4%,巴财政部预计这一数字还将保持高位。目前,巴外汇储备仅够维持4个星期的进口,该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获11亿美元资金的谈判也未取得成果。根据巴官方数据,因粮食供应问题,目前已有21人在食品配送中心的踩踏事故中丧生。
NEWS
新德里发布2023 年对外贸易政策。图源:网络
印度《印刷报》3月31日报道,莫迪政府3月31日发布新的对外贸易政策(FTP),重点关注电子商务出口、卢比贸易。新FTP自4月1日起生效,目标是到2030年使印商品和服务出口额达到2万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5年期的FTP不同,新FTP不设结束日期,对此官方尚未做出解释。新FTP包括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许可费、减少商贸条款、扩张现有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范畴等。分析人士称,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新FTP政策重点是去美元化的卢比贸易。印商务部长称,印拟通过卢比贸易向货币失灵或美元短缺的国家提供“庇护”。此外,新FTP强调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简化、数字化出口商获批程序。
NEWS
图源:印度简报网站
《印度论坛报》《经济时报》4月2日报道,印经济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组织”(GTRI)发布报告,称印2022-23财年(截至2023年3月)的对外贸易有望突破1.6万亿美元大关。根据报告,印对外贸易额将占印名义GDP(Nominal GDP)3.4万亿美元的48%左右。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美国、阿联酋、荷兰、中国、孟加拉国、新加坡、英国、德国。GTRI联合创始人斯里瓦斯塔瓦(Ajay·Srivastava)表示,贸易占GDP比例较高说明该国贸易开放程度高。另与货物出境运输相比,服务出口的增长率更高,这改善了印出口的整体表现。
NEWS
图源:《大篷车》
《大篷车》4月1日发表题为《结盟问题:印度对乌克兰危机的态度恐毁掉其在G20上的表现》的评论,认为2023年G20会议尚未达成任何地缘政治目标,印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错误处理方法恐进一步加大G20成员国内部的分歧。本文作者苏珊特·辛格(Sushant Singh)系印智库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美耶鲁大学客座讲师。因G20成员国围绕乌克兰问题意见不合,3月1-2日在印首都新德里举行的G20外长会未能发表联合公报。作为G20主席国的印度始终对乌克兰问题避而不谈,而是把话题转向地缘经济、发展中国家等议题,其根本原因是印没有能力弥合成员国内部的分歧。G20成员国内部因乌克兰问题已分成三个集团:七国集团(G7)、中国和俄罗斯、其他关系松散同时与前两个集团保持友好的国家(包括印度)。在此情况下,莫迪希望借G20塑造印全球影响力的愿望恐难以实现。印在G20外长会上的失败凸显其外交战略面临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印与部分G7成员国关系愈加密切。例如,在G20外长会结束后,3月3日,美日印澳四国集团(Quad)外长就在瑞辛纳对话(Raisina dialogue,由印外交部、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合办,是聚焦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学的多边会议)会议上成功发表联合声明,美甚至将印太地区重要性上升至“全球未来”的层面。另一方面,印不能彻底倒向美西方,从而激怒中俄两国,尤其不能让中印关系再恶化。目前,美西方正推印抗华,而印恐进一步沦为Quad对抗中国的“马前卒”。在美加大将自华转移的产业链布局印度的大趋势下,印在中美对峙中转圜余地更小。不管9月的G20领导人峰会能否圆满举行,中印关系回暖的可能性都不大。实际上,在2024年印度举行大选的背景下,G20会议俨然成为莫迪的“国内公关活动”——G20成为莫迪个人的“高光时刻”,而非印度的“高光时刻”。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