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 总第114期
本期编辑: 王若桐
责任编辑: 陈卓  吴孟克

2022-23财年印度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图源:《今日商业报》
印度《商业标准报》3月31日报道,印度计划允许在印度合资设厂的中方企业获得至多49%的合资企业股份。据悉,莫迪政府已要求业界提供一份名单,内容涉及愿意将产能转移至印,并愿意与印企建立合资企业的中国供应商。就允许中方合作伙伴拥有的股权份额,印方计划设立从24%到49%的上限,允许较高科技密集度中方企业拥有更多股权份额。然而,印方仍认为,中企需将至少51%的多数股权转让给印合资伙伴,以确保印度方面控制合资企业。印媒称,此举意义重大,因为大量印移动设备零部件制造商呼吁政府方面放宽有关限制,将外国直接投资上限(FDI)与中企愿意转让的产品技术相挂钩。印手机和电子协会(ICEA)建议,政府可以根据产业分级设置FDI上限,以确保印在不依赖自华进口零部件,甚至在关键技术领域让中方拥有50%或51%的股权。据报道,印手机制造商Lava、迪克森科技公司(Dixon Technologies)正与中企讨论在零部件领域组建合资企业。
NEWS
图源:CNAS
《印度斯坦时报》《今日印度》3月30日报道,与美政府关系密切的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发布报告称,美需为在中印边界未来可能爆发的冲突中全力支持印度而做准备。CNAS 3月30日发表题为《中印边境紧张局势和美国在印太地区战略》(India-China Border Tensions and US Strategy in the Indo-Pacific)的报告,建议美政府将中印领土争端与中国对美在印太地区其他盟友的“强硬态度”相联系,并在联合国、香格里拉对话、G20、东亚峰会在内的多边论坛上反对中国“qin占领土”行为。美还可以为印提供更多安全支持以提高中国与印度在边界进行博弈的成本,提高印情报获取、监视侦察能力。报告称,印官员认为,中国迫使印将更多资源用于同时保卫印巴、中印边界,达到削弱、遏制印度的目的。美国应该向巴基斯坦施压,要求其在可能的中印边界冲突中持中立立场。
NEWS
印俄贸易额。图源网络
《印度时报》3月31日报道,俄发布新外交政策战略文件,将中印两国列为其主要盟友。文件强调,俄应重视“与欧亚大陆上友好的、拥有主权的全球性权力和发展中心的关系,深化与其关系并加强协调”。印俄关系方面,文件称,俄将继续加强与印特殊战略伙伴关系(particularly privileged strategic partenership),在互利基础上深化、扩大所有领域的合作,尤其是提高双边贸易额、加深投资和技术联系,确保共同对抗不友好国及其联盟的破坏性行动。此外,文件称,俄或优先考虑提高其在一系列国家间组织(interstate associations)和国际组织中的能力和影响力,包括金砖国家、上合组织、RIC(俄印中“三驾马车”机制)等。
NEWS
2011-2022年间,涉及商业间谍软件和数字取证公司产品的事件。图源:《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3月31日报道,莫迪政府斥资1.2亿美元寻找替代“飞马”(Pegasus)系统的间谍软件。据悉,印度安全和防务部门正致力于从“更不受瞩目”的供应方获得新的间谍软件,预计将有12家监控软件制造商加入竞标。“飞马”是以色列NSO Group开发的间谍软件,已被美国列入黑名单。2021年,印媒爆出莫迪政府购买“飞马”监视各在野党领导人、活动家,而莫迪政府则回应称“该事件系国际反印势力的污蔑”。消息人士称莫迪政府此次寻求比“飞马”更“低调”的替代软件。
NEWS
2020-23年印各邦指出占GDP比例。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3月31日报道,分析人士称,印许多邦级政府恐难以完成其财政支出目标,进而加大各邦经济发展风险。近日,已有多邦政府公布了其新一财年财政预算,均计划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出,在2023-2024财年计划提高11%,包括马哈拉施特拉邦(金融中心孟买所在地)、北方邦(印人口最多邦)、古吉拉特邦(印总理莫迪家乡)在内。然而,根据目前可获数据,虽然印度邦政府在2022-2023财年的预算案中平均计划提高支出为21.5%,然而在期间其邦政府实际支出仅同比增长11%。分析人士称,大多数邦近年来均未能实现其支出目标,这与中央对邦就商品及服务税(GST)税收补偿的结束、油价波动等有关。
NEWS
阿文德·凯杰里瓦尔(Arvind Kejriwal)。图源:《今日印度》
《卷轴报》《印度快报》3月31日报道,印古吉拉特邦高等法院3月31日撤销关于调查莫迪学历的请求,并处罚质疑莫迪学历造假的印德里首席部长、平民党(AAP)领导人凯杰里瓦尔(Arvind Kejriwal)2.5万卢比。据悉,古邦高等法院已撤销2016年对中央信息委员会(CIC)的一项请求,其要求莫迪硕士就读的古吉拉特邦大学向凯杰里瓦尔提供其学历资格信息。法官表示,凯杰里瓦尔要求获得莫迪学位证明的动机不纯。法院称,奉献精神、关心人民福祉并并非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独有。对此,凯杰里瓦尔曾称“一个文盲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总理对国家来说非常危险。”印人党方面称,莫迪1978年获德里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83年获古吉拉特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而平民党方面称莫迪学位造假。
NEWS
俄罗斯主要化石燃料进口国。图源: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CREA)
《外交学人》3月28日发表题为《为什么印度无法阻止中俄深化合作?》的评论,围绕“印度在中俄关系进一步密切的状况下维持对俄合作”这一现象展开。作者克日什托夫·伊瓦内克(Krzysztof Iwanek)系波兰战争研究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负责人。作者认为,这主要因为印度并不具备足够的对俄影响力,不断深化的中俄关系“对印度构成了挑战”,而印对此也心知肚明。印度在中俄印三国关系中的位置主要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印试图与美西方、俄罗斯这两个权力中心同时建立伙伴关系,并将中国视为威胁;二是印愿与美西方合作对抗中国,这是双方战略交汇点,但印无法在对抗中国方面与俄合作;三是印虽不希望中俄走近,但印缺乏影响中俄关系的能力。接着,作者就第三点进行了展开分析。首先,中国是俄出口最大目的地,其价值远远超过俄对印出口。其次,中印均是俄军工业的主要买家,印度也高度依赖俄军备供应,但中国能获得俄更先进的军备(如苏-35战斗机)。再次,中国相较印度是俄化石燃料更重要购买国,并且因中俄在地理上的优势,未来俄对华出口大量化石燃料还将继续增加或至少保持高位。从次,在俄商品贸易领域,中国对俄的意义远比印度更大,中国对俄出口超过俄总进口的20%,印度则只有1.3%左右。最后,中国是俄对抗美西方的伙伴,而印在这方面的重要性远不如中国。综上,作者认为,印俄伙伴关系更多的具有“交易性质”,而中俄关系不仅基于商贸往来,还有更多地缘政治考量。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