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微博上有一条视频讨论度很高:
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凌晨 2:30 还不肯睡觉「想出去玩」,用了一种很特别的「结果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惹起比较大的争议。
图片来源:微博
视频里的孩子看起来两三岁,已经凌晨两点半还是不肯睡觉,「想出去玩」。
妈妈问「就是不睡觉对不对,就要出去玩是不是?」,孩子点了点头。
妈妈又问,「一直玩到天亮可以吗?可以做到吗?」,孩子说可以。
图片来源:微博视频截图
得到孩子肯定的答复后,妈妈就牵着孩子出门了。凌晨三点的大马路上,没有人也没有车。
起初,孩子看到空旷的街道特别兴奋,开心地跑来跑去。可是时间一长,新鲜感过了,开始感觉到寒冷和困意,告诉妈妈自己「小手冷」。
图片来源:微博视频截图
孩子说想让妈妈带她回家睡觉,妈妈平静地回应,「不到天亮不能回家。」

孩子连续表达过好几次想睡觉,妈妈一遍遍平静地回应「不可以」。
就这样,母女俩在街上熬了好几个小时。
图片来源:微博视频截图
对这位妈妈的教育方法,评论区分成了两波截然不同的观点:

● 一波认为妈妈做得对,只有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记忆才会深刻。而且这位妈妈全程没有对孩子发脾气,一晚上陪着孩子在街上走,情绪已经很稳定了。
● 另一波观点认为没用,妈妈这种做法令人窒息,完全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孩子只是单纯不想睡觉而已,不是故意和妈妈作对。
这位妈妈的教育方法,到底有用还是没用?我们请儿童心理学专家给大家详细说说。
用这种教育方法教孩子
起不到教育作用
很显然,视频中的这位妈妈,是想让孩子体验不睡觉的痛苦后果,通过「自然结果教育」的方式,来纠正女儿半夜不睡觉的问题。
通过「顺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自作自受」,体验熬夜的痛苦,以后就会乖乖到点睡觉。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但视频中的小孩不过两三岁,这么小的孩子,并没有什么时间概念,根本不明白妈妈说的「天亮才能回家」意味着什么。也无法把「天亮才能回家」「不能睡觉」「因为出去玩不能睡觉」的因果联系起来。

这种教育方法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范围,孩子无法理解妈妈的用意,自然也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妈妈的做法
* 孩子不睡觉,坚持让娃玩到天亮
* 孩子会知道不能睡觉的痛苦
* 孩子会记住教训,乖乖按时睡觉
孩子的感受
* 我想出去玩,妈妈同意了
* 我很累想回家睡觉,妈妈不让
* 妈妈不关心我,我很疲惫不安
要知道,我们成年人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其实有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能够分辨出错误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比如上班迟到会扣钱,迟到是因,扣钱是果。如果我们不想扣钱,就要避免迟到。
两三岁的孩子,只具备简单的因果逻辑关联的能力,对于较为复杂的行为,他们可能很难搞明白妈妈做法背后的真实目的。
她也根本不能理解,妈妈明明是带我出去玩的,为什么我累了不能回家?困了不能睡觉?
用这样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问题,最终在孩子心中留下的不是我们成年人口中的「教训」,而是一种混杂了不舒服、极度困倦,以及强烈的不安、困惑和恐惧的复杂感觉。
孩子甚至可能会迷惑,为什么妈妈明明没有生气,却一点都不关心我,不爱我,和平时不一样?
这种做法不是结果教育
而是一种变相惩罚
这条视频引起热议,「给人不舒服的感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妈妈的做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结果教育」,而是一种变相的惩罚。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很多教育理念里,都提到「自然结果惩罚」,
但真正的「自然结果教育」,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发生的。
比如不吃饭会肚子饿,不睡觉会瞌睡,下雨天不打伞会被淋湿。
假如这个过程有了人为的干预,结果不再是自然发生,而是由父母施加的,就会变成控制和惩罚。
就好比孩子喜欢吃巧克力,我们给他一两块,娃会开心地吃掉,会觉得这是一种奖励。但如果我们一次性让孩子吃掉 50 块巧克力,强迫他吃到饱、吃到撑,让孩子感觉很难受,那么开心的奖励就会变成痛苦的惩罚。
这可以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即同样一个物品,一开始给人带来的贡献是正的,但随着数量的增加,贡献会越来越小,甚至降到负数。
对视频里的小女孩来说,「不睡觉出去玩」就是这样的。
假如孩子第一次说想回家睡觉时,妈妈能向孩子解释带她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她体验一下困的感觉,希望她以后能按时睡觉。解释完后,就带孩子回家休息,那这还是一次有意义的教育经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可是妈妈对这个「结果」进行了干预——带孩子去外面玩,并且进行了控制——不管孩子多困、多累,坚决不回家,这就不再是真正的结果教育了,而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一场意志较量。

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输给妈妈是必然的结果。
结果孩子明明以为是奖励,却在家长不断加码后变成了惩罚,这对孩子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长此以往,孩子会模糊奖惩的边界,造成内心的恐慌,和对亲子关系的不信任感。
即使是正常的需求,也不敢再提及——我只是想吃一个苹果,可万一我提出这个需求,爸妈会不会让我吃 10 个?
视频里的做法背后
是家长对「不吼不叫养孩子」的执念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视频的评论区里,不乏很多赞同这位妈妈教育方法的声音。
不少人觉得,这位妈妈很克制、情绪稳定,最后孩子崩溃哭闹,也没有发脾气,能做到这一点实在不容易。
图片来源:微博
这背后更值得我们深思。

家长们之所以认同这种教育方法,除了前面说到的对「自然结果教育」方式的错误认知外。
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不吼不叫养孩子」思潮的流行,让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把不吵不闹、温柔坚定变成了一种执念。
教育孩子只能强行克制和隐忍。
明明憋了一肚子火,却还要温柔地说话,明明委屈得想哭,却还硬要挤出一丝微笑。
这就导致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教育手段出现,让家长误认为「反正我没吼没叫,那肯定不会伤害孩子」。
而孩子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
妈妈明明没有发火,却不像平时那样关心我。
妈妈明明耐心地和我说话,我却感到痛苦和不安。
当然,我们的确不该吼孩子、骂孩子,但与吵闹吼叫相比,这会不会对孩子造成更深的伤害?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们反对像倒垃圾一样,把负面情绪倾泻在孩子身上,但不是反对负面情绪本身。
家长是人不是 AI,当然可以生气。

如果我们不敢直面情绪,刻意隐藏情绪,会让孩子对情绪认知产生偏差,认为生气是不对的,负面情绪是不能存在的。
如果告诉孩子我们为什么生气,希望他怎么做,比如让妈妈一个人待一会儿,那他也能慢慢明白生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这对孩子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和学习机会。
当你觉得累了,快要崩溃时,与其逼自己压制情绪,不如放过自己,做个 60 分的爸妈就好。
放轻松一点,孩子不会因为一次教育就变乖,也同样不会因为一次放手就变糟。
本文专家
陈艳
合作专家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
中科院儿童心理学在读博士
叶壮
合作专家

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员
邓欣媚
审核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策划制作
策划:美丽
监制:大力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