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意大利设计师Ettore Sottsass与一群年轻设计师在自家公寓聚会,家里的唱片机不断地播放着鲍勃·迪伦的一张唱片《又再限于车内,听着孟菲斯蓝调》(Stuck Inside Of Mobile With The Memphis Blues Again)
据设计师Barbara Radice回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孟菲斯”这个名字恰当无比,因为它让人联想起各种文化经验:“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棒极了:蓝调、田纳西州、摇滚、美国郊区,然后它还让人想起埃及、法老的首都、普塔赫神的圣城。”
这群古灵精怪的设计师终于按捺不住,将设计界推崇的功能主义、极简审美抛诸脑后,从波普艺术中汲取灵感,高饱和的大胆配色,多元化的几何结构,各种新式材料的混搭,一种充满着另类与抗争意味的、反叛的、越界的设计语言开始登堂入室。
不过,这并非是由这个先锋团体引领的一场严肃设计革命,而是一种发散性质的思考与探索,它是欢快自由的,打破一切束缚的。
我们曾有过不同时代的设计狂飙时期,但都是因时而异的。
"少即是多” Less is More
再一次把时间拨回到1910年代,设计史上更重要的一次革命却是以另一种姿态出现的,那便是现代主义设计,它正是从维多利亚时期那种不必要的多样性及丰富性的旧叙事里声势浩大地“出走”,才有了时至今日在设计史上份量极重的包豪斯故事。
不管你知不知道包豪斯这个名字,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都已经生活在一个由包豪斯所缔造的世界里面。
如今的现代化城市,为什么是这副模样?去除掉刻意保留的传统建筑,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相似的面孔。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玻璃幕墙大楼,亦是包豪斯的开创性设计之一。
密斯·凡德罗,西格莱姆大厦,美国
被频繁引用的密斯·凡德罗名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在包豪斯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甚至成为设计界的“圣经”。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新秩序里,设计被广泛传播为应该是理性的、不感情用事的、具备功能性的、严肃的、极简的。
"少即是闷”Less is Bore
当时间来到1950年代的美国或是1960年代的西欧,千篇一律的包豪斯产物日渐让人厌倦。
许多传统建筑被推倒,人文历史景观和自然环境被破坏,人文气息浓厚的老街区被铲平,在这些街区中世世代代建立起的彼此亲近的社会准则也随之瓦解。人们越来越不厌其烦地赞美旧城表面无序下的美妙秩序,艳羡那充满活力、多样性和偶然性的街道生活。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与妻子丹尼斯·布朗合著的《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把矛头直指密斯·凡德罗,将他那句传遍设计界的“少即是多”改为“少即是闷”(Less is bore)。
文丘里住宅,美国
战后的富裕造成了广泛的拥有,设计师变得更重要了,因为他们可以“创造欲望”,1950年代的美国汽车,成为一个意义丰富的信息载体,一辆闪闪发光的新车,可能是财务成功的迹象,但品牌、型号和车龄才是真正重要的。

每个车型都有自己的地位,借由式样造型的特征来表达,因此立即可辨。
设计因而成为了公司策略的一部分,它所创造的产品类型,必须随着它所感知到的消费者需求而改变。
"少即是少” Less is not More
眼下,从家居产品到电子产品,从建筑到汽车,单调乏味的设计定式正在被松动,设计的语境愈加丰富。
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激起了新生代抵触主流话语权的情绪,他们渴望挣脱一切传统桎梏,这同样也给了汽车品牌领克破旧立新的契机。
在被经典设计叙事统治的汽车设计史上,既有过100多年前千篇一律的“黑盒子”时代,亦有过一味追求隐含着速度、活力、效率和现代感的流线行设计年代,但这必然会催生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因而每一次汽车设计的“越界”都值得被认真审视。
3月25日,领克全新新能源中型SUV领克08正式于上海首发亮相。
在「智越新境」这个响亮的设计宣言背后,领克这几年持续在讲述“都市对立美学”也诞生了新故事,更进一步在设计上的越界探索,对新材料与新技术的欢呼,都足以成为一场大胆的、多元有趣的先锋运动的开始。
在汽车领域,经典高端主流汽车审美定式已成为一种刻板印象,从外观到内饰的简洁与克制,黑灰色系的商务调性,对极简主义的追求,在设计表现同质化严重之外,也扼杀不少新风格的探索。
但从确立“都市对立美学”的价值主张开始,领克就在尝试突破传统高端汽车设计语言中的惯性表达,破除黑白才能带来的简洁高端的刻板印象,持续在尝试更具先锋与张力的年轻表达。
去年夏天,在领克发布由领克设计总裁Stefan Rosen主导创作的THE NEXT DAY概念车时,我们曾与他一起聊了聊设计故事。
而在刚刚发布的领克08身上,我们看到了设计上对THE NEXT DAY概念车的还原。不管是前脸处最具辨识度的破晓之光日行灯的设计,还是横贯前脸的都市天际科技带的造型,以及车头两侧的旗语交互光带,都将都市日出意境恰当地融入设计,传达出让科技唤醒生活的意向。
领克08是“都市对立美学”新篇章的首款量产车型,它脱胎于The Next Day概念车,其设计构想的初心,即是想重塑智能汽车的设计语言,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枯燥、单调、乏味的主流汽车设计语境进行修正。
就像Stefan Rosén说的那样,“我们的设计就是保持真我,保持我们是领克,我们从来不能够忘掉初心,从来不能够放弃自我。我们从一开始就瞄准新生代,也想做一些与他们更相关、有共鸣的事情,而不是总在谈论过去的(汽车)历史,我们想要新鲜、现代、与时俱进的感觉。
那再回到「智越新境」的出发点,借着领克08越界而来的姿态,过去几年反复在讲述的“都市对立美学”,也就有了新意,以「敢做不同」、「科技为傲」、「高端进阶」、「丰盈体验」4大设计要素为核心,设计强势介入了从外观到内饰、从整车调性到座舱全方位体验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杂糅了实用性功能、科技配置和先锋设计元素的细节得以被清晰感知,这种体验和感受,一方面并不排斥模糊性、矛盾性、复杂性和不一致性, 另一方面也给予了设计向更多元化、多维度的空间拓展的可能。
“在设计和建筑领域,人们总是信奉“less is more”的格言,但对于挑战惯例的领克,少就是少(Less is not more),领克想要带给大家更丰富、更全面的体验。”这是Stefan Rosén给出的答案。
Less is not more,也体现在内饰颜色和材质的大胆选择上,领克08没有局限于在黑灰色系的商务正装中搜寻灵感,而更热衷于关注那些出席盛会时穿着的华丽礼服,比如戛纳的红毯,抑或是在滑雪场、沙滩上的多彩穿搭。
在Stefan Rosén看来,设计也关乎人的个性,关乎人的身份认同,“一个人,早晨的你也是你,晚上的你也是你,只不过你早晨的想法可能和晚上的不一样,这就是我们的想法,一个人的想法、性格在不同时间可能有不同的展示,但你永远都是你。”
过去很长时间,我们习惯于把高端大气与克制、内敛这样的特质联系在一起,认为张扬与外放是喧闹的,不够高级。但若是摆脱了对于刻板守旧的汽车审美定式的迎合,让设计重构汽车设计的既有意义便成为了可能。
Stefan Rosén谈到,“不同年代的客户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品位和行为习惯,尤其新生代用户,他们推动着潮流的发展和消费的变化,我们希望能真正了解他们是谁,他们真正希望得到的产品是怎样的,以此决定未来的设计方向。在设计领克08的时候,我们瞄准的是年轻的新生代家庭用户。他们为生活而工作,享受生活、关注科技,但他们也希望有更温暖、更人性化的体验。这些用户需求就是我们设计领克08的灵感来源。”
的确,就像领克一直在强调的「科技为傲」,正在成为Stefan Rosén团队的设计中愈发重要的一环,是要将高端科技配置变得更加值得炫耀,而不是深藏不露。
悦动无界车门
“包括我们洞察到的用户的痛点,真正适合用户的科技元素,以及兼顾了审美和功能的适用性考量之后,我们确实会考虑到整体设计里去,这些在领克08上已经有所体现,比如都市科技天际带与科技悬浮岛,都是我们在考虑到了将更适用的科技元素融入车型设计的结果。”Stefan Rosén认为,“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像数码科技品。”
都市科技天际带
在今年年初的2023CES展会上,车企、零部件巨头们所展示的与驾乘体验相关的产品,似乎都在预示着,更注重用户切身体验和情感需求的产品将会成为主流,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驾车、乘车的安全性、娱乐性、智能便利性以及美,都是新生代用户所关注的。
他们有敢做自己的笃定,亦有对于更丰富多元的体验的向往,汽车对于他们而言不再只是移动载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用各种外化内藏的设计语言,推动他们去感受。
而我们也看到,很多趋势的展望正在领克08身上慢慢落地。
比如领克08的可延展科技带,内嵌其中的功能组件,让车辆在被唤醒的每一刻都像在与你互动,沉浸其中的体验感被刚刚好的设计把控,比如把音响和抬头显示的设计加入整体内饰设计之中,甚至在车顶、门板、A柱及头枕位置都有设置扬声器。
音影灵动饰板
另有更关注沉浸体验的流光环绕氛围灯,已将车内的使用场景细化到充电休憩时,或是晚上开车去森林露营时,甚至是想要车内观看一部电影时。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当人们的需求从需要转变为想要时,在汽车实现了从交通工具到生活场景的转变后,持续挑战陈规,大胆秀出自己,或许才是领克引领我们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以及不设限的自由内心的路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