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文学的风刮过之后,又刮起了一股地摊文学,不,是地摊商业之风。
“兼职摆摊2年,靠着3500元起家,年入200个w,羡煞旁人”
“年轻人的地摊故事:有人还清200万负债,有人陷于精神内耗”
95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
“95后211毕业女大学生在郑州受破烂,月入过万”
近日来,这类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全国开花。
地摊赚百万?收废品月入过万?当保洁赚百万?搬砖赚百万?补裤裆、卖土豆....干啥都能赚百万,我的天呀,有没有挣千万的.....
这个地毯商业风刮得眼花缭乱,已经目不暇接了,能让老百姓慢慢的消化一下吗?
官媒就是牛逼,刚呼吁让现代孔乙己们脱下长衫,很快涌现出了一大批摆摊小能手,而且都赚到了钱。
搞得我下班都想去摆个摊了。
这些新闻读起来虽然很励志,但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有一股怪味。
这不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树典型,为宣传而宣传吗?
难怪大家都在质疑那个“9000”的新闻。网友表示日入九千,这个饼太大,有点难以消化,很多人质疑:
“这是不是在吹牛哦,不要以为吹牛不上税,马上就找义乌的税务局去查那个日入9000元的摊位的税。”
这下可把这对摆摊的小夫妻吓坏了,赶紧出来澄清:
当天只是偶然,电视台的拍摄吸引来特别多人,平时营业额在六七千元。而且他们还雇了两名员工,员工工资都是9000每人每月,最关键的是摊位费就要34万。
小两口说的太多了,让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毕竟报道他们的故事本意是为了激励孔乙己脱下长衫去摆摊,但这34万的摊位费显然让大部分孔乙己们望而却步。
官媒的用意我们也能理解,在就业如此艰难的氛围下,鼓励大家放下身段,“下沉就业”不能说完全正确,只是一种选择。当一份“狗屁工作”都动辄成百上千大学生竞争时,下沉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各位扪心自问一下,如果有点办法,读了那么多年书,谁愿意去摆地摊卖大葱?
还记得前段时间那些高考誓师大会的新闻吗?那些打了鸡血一样的宣言还言犹在耳,发言学生那咬牙切齿、面目狰狞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他们为学历付出那么多,结果上完大学后就要他们脱下那件象征着读书人的长衫,何其残忍?对于他们读过的书、卷过的学历、熬过的夜、掉的头发,是不公平的。
关键是这些报道不会告诉年轻人,摆地摊能够年入百万的,是少之又少,肯定无法复制。你看他们的报道中有没有告诉你那个日入9000元的摊位,摊位费高达34万。
什么叫幸存者偏差?大学生收破烂能月入过万,并不是普通的到大街上捡破烂,而是发明了一种小程序。而卖大葱,当环卫工,卖猪肉,要经历很多无法想象的辛苦。
哪有什么励志故事,大部分人不过是普通的失败者、失意者。
更加令人无语的是,这些看似“正能量”的报道,把当下就业结构性矛盾转移到个体的不作为、不努力身上。
退一步说,哪怕年轻人原因脱下长衫,想去摆个地摊也没那么容易。首先你得有个摊位,先多得了城管那关再说。现在又是创城又是环保,摆个摊跟做贼似的,别说摆摊了,就连在自家门店前放一张小孩写作业的桌子都被收走,在自家门店墙上贴个春联都被撕掉。
官媒能不能给个准信,到底允不允许摆地摊,什么时间点,什么位置可以摆?不能到时候我们去摆摊了,却被城管撵兔子一样追着跑。
我认为,年轻人摆地摊、收破烂的做法,肯定不是“励志”典型,也起不了示范作用。希望媒体还是少一点这样的“正能量”,多一点对现实的正视吧。
· END ·
感谢你还在
如果喜欢那就分享朋友圈啦
写文不易,喜欢请双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