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消失在公众面前的大熊猫宝新,在3月22日被官方证实已去世,近一个月,大熊猫不断地成为人们的热议对象,大熊猫的一举一动依然牵动着国人的心。但即使是关注度极高的大熊猫,它们的栖息地的保护依然不容乐观。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最近不断被讨论,但究竟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怎么做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带着这些疑问,本期「地球快乐吗」邀请到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助理教授李彬彬,一起探讨现今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嘉宾
李彬彬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助理教授
主播 
亦爽  GreenLens项目总监
🎧
以下播客内容节选,完整版请移步
「地球快乐吗」vol.02 
生物多样性保护
如何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02:21 |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李彬彬:从最标准的答案来说,生物多样性其实有三个层面,指的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它从微观到宏观指的是,这些类型(主要是自然的类型)越多越好。但大众在理解的时候基本只集中于物种多样性,想象的大致为野生动物。
奔走在水墨羌塘,图源:李彬彬
生物多样性像是一个安全网(safe net),当物种越多,或者多样性越强的时候,它可以提供给我们的保护就越多,
也因此,我们需要人为去付出的相应越少。比如说:我们不需要人工去进行授粉,自然界的很多鸟和昆虫就可以做到;我们不需要人工种植很多的树,如果物种良好,树木会自然生长;同样我们也不需要人工去做污水处理厂,因为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很多植物和微生物本身能够净化水源。

生物多样性与人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它提供了很多免费的生态系统服务。
图源:Enric Cruz López
04:03 | 物种栖息地,才是保护的重中之重
李彬彬:我们为什么强调熊猫、扬子鳄……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些物种最容易跟公众产生联接,他们会觉得“这个很可爱”,或者“这个很有意思”,从而想要去保护该物种。
‍‍图源:中国遗产网
物种怎么样可以保护得最好?保护它的栖息地。其实,对物种的保护最后都落到了对栖息地的保护。那为什么这些物种重要呢?实际上,并不是这一个物种重要,而是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对于其他的物种来说也很重要。
我们之前在研究“大熊猫的伞护效应(对某物种保护的同时也为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伞的现象)”,它所在之地也是我们中国森林特有物种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该地区拥有非常多的、在其他国家看不到的物种。而当我们通过“大熊猫”吸引到大众去关注它的栖息地时,我们目的就达到了,之后慢慢在“栖息地”框架下提出“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如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多样性保护。
青城山,图源:Jason Zou
对物种过于强调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当人们对物种的关注和对栖息地的关注割裂开来,很多人关注的是圈养的熊猫,或者圈养的扬子鳄,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为,剥离开它的栖息地只讲个体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我们持续做出努力以图改变大众对于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知(的原因),当物种生活在原来的家里面,原来的栖息地里面,原来的山林或湿地里面的时候,才是它最好的状态。
06:55 | 国际上都经历过“从保护单一物种到保护它的栖息地,再到保护整个网络”的认识转变过程
李彬彬: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大家都是从单一物种保护开始的。因为它非常具象,容易清楚地了解问题所在,从而进行保护干预,同时也非常容易获得大众的支持及相关资源……慢慢人们发现,如果不把维系该物种的生态系统及物种间的关系也保护好,该物种是保护不好的。
图源:李彬彬
物种和其他动物或植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维系整个生态系统健康最重要的一部分,但要了解清楚所有关系网络如何构建则是更为复杂的内容。随着我们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对于致危原因和解决措施的评估发现:需要进行多物种或种群,抑或是栖息地的联合保护。
梅花鹿
“伞护效应”这个概念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但本身生物多样性保护,或者是保护生物学、保护科学都是比较新兴的专业,1985年才在美国正式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方向和专业。
“旗舰物种(被保护物种有旗舰效应,像一面招风的旗子一样,可以吸引来很多大众的关注和保护资源)”不一定是“伞护物种”,也许它特别善于招钱、招资源,但它的栖息地只对这一个物种重要,对于其他物种不重要,那它是没有伞护效应的。
10:31 | 原来扬子鳄“胆子小,攻击性不强”
李彬彬:我们在崇明对一些游客进行访谈和调查发现,大家了解到的基本上都是鳄鱼这一大类,不会关注扬子鳄和其他鳄鱼之间的区别(扬子鳄是鼍科,即短吻鳄科动物,虽同在鳄目,但与真鳄这样的鳄科动物差距很大)。
立足先前的认知和经验,大家是恐惧扬子鳄的,认为可以把它圈养在公园,但不要让它跑出来,因为它不仅吃人,连船都吃。以前从其他物种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大家对于某一个、不太一样的物种产生(认知)偏差,这是需要打破的。
扬子鳄的wink,图源:李彬彬
对于不了解的物种或生物多样性,大家倾向于将其简单化、符号化,如同我们去认知很多非生物事件一样,我们喜欢偷懒,喜欢把之前的一些经验和认知直接copy(复制)、paste(粘贴)到新的内容上面来,但这会造成很多未来工作上的难度。

现在主要在进行扬子鳄的研究,我们希望能以扬子鳄为一个旗舰物种去恢复它的栖息地。它的栖息地是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不光需要有干净的水、适当的植被,实际上也需要恢复它原来的物种组成——扬子鳄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种。但在这时就会发现很多公众,包括周边的居民,对扬子鳄认知上的偏差会直接导致他们对于这样的保护行动不予支持。
15:21 | 从荒野到城市,为什么研究鸟撞现象?
李彬彬:我最开始做研究的时候,就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最初我研究的地区以西南山地为主,把志愿者带到那里后发现进程艰难。他们被好看的照片吸引,却难以理解志愿工作背后的枯燥和困难,大家出发时的较高预期与来到野外实际进行保护工作产生的落差很大。
新奇的日子很快过去,剩下就是简陋住所,披风沐雨,跋山涉水,日日辛苦。因此,能够坚持和享受其中的志愿者寥寥无几。除此之外,由于路途遥远,车程较长,如果最终只在这儿待两三天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要求大家有集中的一段(空闲)时间这个条件对很多人来说难以达成。
李彬彬团队捡到的鸟类尸体,图源:李彬彬
鸟撞事件次数 图源:2021年春季全国鸟撞建筑调查报告
远离日常生活场景,经历未曾经历的对人们来说也许非常宝贵,但当回归城市,这个问题会再一次叩问内心——我还能做什么?

我们意识到,城市当中的问题更容易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且逻辑链相对更短。鸟撞:发生鸟撞是什么原因,是因为玻璃和建筑,观察数据积累之后,便可发现自己关注的这栋楼有无鸟撞风险,并自行回答有风险该怎么做,自己作为行动的推动者。如要进行改造,就去贴一层有特定图案能防鸟撞的膜,再次进行数据积累,最后做以评估,第二次鸟撞调查时可以继续观察,看看改造是否有效。
如此一来,人们从头到尾参与到了整个的科学保护行动当中,而且,亲身看到有鸟撞的时候,感触是完全不一样的。该研究项目可以更好地让更多的大众参与到保护的研究和行动中,这可能是它意义最大的一点。
个人原因是,我的很多研究在比较远的地方,希望能有一些研究在比较近的地方,否则我的生活也会变成特别割裂的状态:在野外好开心,回来城市以后就变得两点一线,憋在屋子里面,我也会觉得很不舒服。
19:18 | 野外研究都有什么活儿?
李彬彬:我们做的叫“保护研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自然,一部分是研究人。研究自然,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了解研究对象,它们是否生存在不同的地方,该地还有哪些物种生存。所以,我们会起床后走样线(样线[带]法:野外生态学调查的基础方法之一),去看样线两边有没有动物的痕迹,出现的其他可能性的指示,或是放置红外线相机去拍摄他们个体出现的情况。
图源:李彬彬
雪地上的脚印(纪录片:足迹)
也有可能会去做实物的调查,如植物、猎物等。会利用科技手段,比如捕捉一些个体放置卫星追踪仪器,这样人不用时刻紧随,减少了对它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卫星定位的情况实时地了解它的活动轨迹。也会放置声音设备,把被研究区域划分成网格,在不同的区域里放置设备以收集信息。
狍子影像(纪录片:足迹
我们很关注保护地周边的居民,他们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未来的想法和发展路径是什么。通过入户访谈,或召集周边居民进行一些行为经济学的游戏去了解他们的行为选择或可能合作的意愿,以这种方式来了解人的这一部分。
21:45 | “物种保护”和“当地发展”,矛盾解决了吗?
李彬彬:这个矛盾其实还存在。我们当时研究的冲突就是放牧,放牧就是散养一些家畜,原来这个事情在草原生态系统比较多,随着市场需求以及当地社区发展的需要,在森林生态系统里也出现了大量的放牧现象。研究发现,放牧的量过多可能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产生冲突,比如吃很多竹子,踩踏很多地表植物,让一些物种(包括大熊猫)生存受到一定威胁。
图源:李彬彬
25:02 |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有什么关系?
李彬彬: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和知识普及是涉及到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初衷是发现我们经常进行研究的西南山地调查困难,其一是降雨特别多,山特别难爬,其二,往往调查时间最充足的夏季有格外多的降雨,结果导致山体滑坡频发,根本进不去目的调查区域。心下思索是地点挑错还是它本身因素,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丰富的地区,滑坡风险也更高,随着气候变化和对栖息地的破坏,它的风险会越来越高。
第二,研究所需大规模的设施也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它所处的栖息地、它的植被,而通过森林的保护与恢复,提高这部分山区在气候变化下的韧性,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进行后续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共赢成为可能。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人自身的发展是否冲突?其实在气候变化大的条件下面,是有协同作用的。我们组的研究方向更多是在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其他议题之间的协同作用,这些协同作用就包括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所以,到底有没有途径可以让大家打破“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其他议题对立”的这个关系或者概念,是我们最想关注的内容,因为我们希望生物多样性变成未来不论是环境危机还是社会经济危机可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绊脚石。
27:56 | 女性野外研究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李彬彬:从保护研究到保护实践,女性的比例现在都比较高。在一些我们认为比较软性的工作里确实女性的比例增加了,但在核心的工作里面,决策层里女性的比例提升并不多,这跟很多其他的行业也比较类似,我们做的巡护员调查报告也发现基本上都以男性为主。
图源:李彬彬
本身女性会生理期的不适,出野外也会面临一些麻烦,比如较难找到可以遮蔽之地,当然我觉得这些也不是限制因素。当大家把这些不同淡化之后,认为去处理这些事情是正常情况,也不会认为它是先天性的不适。
女性耐力会更好,步伐不够迅速但足够持久,观察能力更细致,对于周边的变化也更敏感,因此她们观察和记录的一些内容可能是其他男性注意不到的地方。所以,应该说是各有各的特长,每一个性别或者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不应该把它变成性别上的差异。
编辑:思瑶(实习),音频后期:伟哲
完整内容,请前往「地球快乐吗」播客
在小宇宙订阅「地球快乐吗」,不错过每期精彩
🎧 「地球快乐吗」双周更新,可以在小宇宙播客App,GreenLens微信/微博,找到我们。期待与你在声音中相遇 💚
📧  更多可持续相关资讯或市场合作,请联系我们噢 [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