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2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至5%之间。这也是美国本轮加息周期内的第九次加息。
可以说,美联储还是顶住了各种压力,选择了继续加息。
其实,美联储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控制通胀是美联储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1977 年和1978年的《全面就业和预算平衡法》规定,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中长期利率平稳”。
由于价格稳定常常与中长期利率平稳相联系,美联储又常常被认为是以通胀和就业为双目标的中央银行。
也就是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是为了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服务的,其它的都不在美联储的考虑范围之内。
为何控制通胀会如此的重要?
相信大家都对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和民国时期的通胀有一定了解,通胀发生以后,如果不加以控制,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速度就会无限加快,最后就会让钱变成废纸,整个经济都崩溃了。
比如,现在通胀非常高,大家都担心自己的钱会贬值了,于是我就花50万买了一个房子;比我更有钱的人也担心自己的钱被贬值,于是又花60万从我手中把这个房子买走了;再然后,又有人以70万买走了那个房子……

通胀发生以后,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其走势是螺旋式上升的,会越来越高,直至整个经济崩溃。
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通胀螺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无论如何美联储都不会放弃控制通胀的。
现在的问题是:继续加息,美国的金融系统就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有崩溃的可能。
在上世纪7-80年代,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胀,将基准利率提高至20%也在所不惜。现在,美联储才将基准利率提高到5%左右。

这时就出现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控制通胀,还能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呢?
有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也就是现在美联储采取的办法:一边“放水”,一边加息。
所谓的“放水”也叫做“扩表”,就是指开动印钞机,拿着印出来的美元去救助那些被挤兑的银行。
3月13日,继银门银行、签名银行倒闭后,美国排名16的硅谷银行又宣布破产,随后美联储便宣布对硅谷银行进行“托底”,便再次开动印钞机,在一周的时间内印了3000亿美元。
大家看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图中蓝圈部分曲线又开始“上翘”,这说明美联储又开始启动印钞机了。
为了防止一些“杠精”可能发出“你怎么知道美联储开动印钞机的钱就给了银行”呢?难道不可能是正常的货币政策调整?
关于这点,美联储在细表中已经明确得说明了,印钱就是借给银行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自己也承认了,他对媒体说道:" 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实际上是对银行的临时借贷,并没有直接改变货币政策立场的意图。"
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钱该如何印?

大家都知道,钱是不能随便印的:印多了,物价就会上涨;印少了,经济发展就会遇到困难。
那么印钱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经济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了,那么就要加印钞票。但是,如果经济没有增长却印钞票了,那么物价指数就会大幅度增加。
那么,钱到底该如何印呢?
以前我们就给大家举过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例子:
假设一个苹果对应的是1万亿人民币,今年我产了10个苹果,那么对应的就是10万亿人民币。但是,如果我明年能产11个苹果,那么是不是就要加印1万亿人民币呢?

如果不加印1万亿人民币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不加印1万亿人民币,那么就会出现11个苹果对应10万亿人民币,每个苹果对应的是0.9万亿人民币,即苹果的价格下跌了10%。

苹果价格下跌了,果农就可能会亏损,他生产的积极性就被打击了,来年他不但不会扩大种植规模,甚至可能会缩小种植规模,那样苹果产量就必然会下降。
你把上面的”苹果“当成是GDP,你就很容易理解了。
10个苹果对应10万亿人民币,明年产11个,那么就要加印1万亿人民币,否则苹果的价格就会下跌,大家就没有扩大种植的欲望了。所以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增加印一些钞票。
但是,这种方式只能算“中规中矩”,想要让果农种植出更多的苹果,你必须要适当刺激下果农,让他有动力增加种植规模。
如何刺激果农扩大种植呢?
你得想办法让苹果的价格上涨。
苹果价格上涨,果农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肯定会拼命劳动,想尽办法的增加苹果的产量。

但是,大家也知道,如果苹果价格涨的太高也是不行的,因为价格太高,大家就都不愿意购买了,最后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苹果卖不出去等着烂掉了。
所以,为了刺激果农,必须要让苹果适当涨价,但是又不能涨太多。
涨多少最合适呢?
根据经验,涨2%是最合适的,这样既能提高果农的积极性,大家又能消费得起——这就是很多国家把2%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原因,高了也不行,低了也不行。
比如,美国现在的通胀是6.0%左右,美联储的目标就是将其降至2.0%;日本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始终达不到2.0%的通胀,所以日本央行就不断印钱刺激。
钱不是随便印的,而是由经济增长所决定的。

比如,我预测明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那么明年印的钱就要增加3%+2%的通胀=5%,这个就叫做“中性货币政策”。

经济增速3%,考虑2%的通胀刺激,印钞数量超过5%叫做宽松的货币政策,印钞数量等于5%叫做中性货币政策,印钞数量小于5%叫做紧缩的货币政策。
比如,2018年的时候,我们采取的就是中性货币政策。
前两年由于受疫情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比较差,现在疫情解除了,2023年中国的经济必然会大幅度增长,所以我们当然需要多印点钞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那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要加印5%+2%=7%的货币。
当然了,我们还需要根据经济增长情况适当调整印钞量,增速大于目标则需要再多印点,增速低于目标则需要减少印钞量。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1月4日以视频形式召开,强调了2023年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什么叫做“稳健的货币政策”?
所谓的“稳健货币政策”就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迹象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倾向于扩张;当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往往会收紧。
如何判断“稳健”呢?
就是以物价指数为参考依据:如果物价指数低于2.0%,那么我们就多印点钱;如果物价指数高于3.0%,那么我们就控制点印钱规模。最终目标就是保持物价在2-3.0%之间。
目前,我们的通胀仅有1%,所以要适当加大货币供应量。
这里我们可以多说一点,因为最近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的网络上有很多人在不停的喊,央行又开动印钞机了,大家的钱又要被贬值了……
发出这些信息的人,有些还是所谓的经济学家或经济金融专业的。
其实,有时我就搞不明白,这些人到底是把书学到狗肚子里了,还是别有用心。
你说他们不懂吧,我觉得不太可能,毕竟那是最基础的经济常识,我一个没什么系统学习过经济的人通过自学都能轻易的搞明白;你说他们懂吧,他们又为何不断在网络上妖言惑众?
思来想去,我觉得他们那么做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房地产商刻意制造出来的——现在房地产商比较困难,很多服务于房地产的经济学家们刻意制造出“央行大放水”的信息,无非是让大家担心自己的钱会被贬值,想要让大家去买房;

第二,美国舔狗刻意制造出来的——现在美联储正在加息周期内,一些服务于美国利益的经济学家们制造出“央行大放水”,无非是要大家去挤兑外汇储备。
中国央行到底有没有“大放水”呢?

我们来看下数据就知道了:2022年中国央行的负债为41.6万亿元,目前数据只公开到1月份,为42.2万亿元,基础货币根本就没有增加多少,谈何“大放水”?
当然了,所谓的货币政策是以M2为衡量的。
2022年底,中国M2为266万亿元,2023年2月的M2为275万亿元,仅仅增加9万亿元,增长率仅为3.3%,完全在7%以内。

当然了,可能也有人会说,不应该用2023年2月的数据和2022年底相比,而是应该和2022年2月相比。
按照这种方式计算,2023年的M2增速确实增加了12.9%,超过了7%。

但是,我们上面也说过了,目前我们的通胀仅有1%,远远低于2-3%的正常水平,所以需要多投放一点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
虽然M2同比增加了12.9%,但是您要知道,这个增速不代表最终的货币政策目标!
你给自己规定今年只花12万,平均每月花1万,但是这不代表你就会严格遵循每月花一万,有的月你可能会多花点,有的月会少花点,最终总数控制在12万就行了。
所以,我真搞不明白“大放水”这个信息是怎么出来的。
所谓的“大放水”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目前没有任何数据或政策能证明这点,大家不要听网络上一些人的胡说八道。
我们回到正题:钞票不是随便印的,正常情况下,每年加印的钞票应该=经济增速+2%的通胀。
但是,美国根本不是这么印钱的。
从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美国一直在胡乱印钱,次贷危机发生以后,大量“大而不能倒”的企业在破产后,美国政府为了救它们就开动印钞机,印了远超社会需求的美元……
印的钱多了,经济一变好,就出来作乱,就会导致物价指数上涨;然后为了控制物价,美联储就要不停的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把那些多印的钱收回来或者让它们不参与流动……
如何把多印的钱收回来呢?

缩表!
如何不让多印的钱到市场上作乱呢?

加息!
美联储是采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在加息的同时进行缩表。
什么叫做缩表呢?

不同国家采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原理是一样的,我们随便举个例子。
假设中国去年印的货币是100万亿,今年经济增长预计为5%,再加上2%的通胀,那么我们今年就需要加印7万亿人民币。印了7万亿,总得投放到市场上吧?怎么投?

这个办法就非常多了。
比如,我印了7万亿,然后拿着这7万亿去购买股票,这样就把钱投放到市场上了。
市场上多了7万亿,经济增速就起来了。经济好了,大量的钱出来作乱了,通胀太高了,这个时候我就要把股票卖出去,把这多印的7万亿再收回来。
日本央行就是通过购买股票型基金把多印的钱投放到市场上的,美联储是通过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把钱投放到市场上的……
美联储收回多印钱的方式就是卖出美债,收回美元;日本央行收回多印钱的方式就是卖出股票,收回日元……
美联储通过缩表收回美元,通过加息让大量美元流到银行,这样市场上的美元数量就会急剧减少;美元数量减少,在商品和服务不变的情况下,物价就会下降……
由于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让很多银行陷入了危机之中,为了防止出现类似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美联储不得不停止缩表,继续向市场上投入大量的美元。
仅仅倒闭了3家银行,美联储就印了3000亿美元。
如果仅仅只印3000亿美元就能化解金融风险,那么问题还不算太大,最关键的是:现在出现问题的可不仅仅只是已经破产的3家银行,还有186家银行也存在资不抵债的风险。
据《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目前有近200家银行可能存在与硅谷银行类似的“爆雷”风险。
一项由美国多所大学经济学家共同发布的研究显示,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影响,许多美国银行持有的债券等金融资产价值大幅缩水,部分银行的资产价值甚至减少了20%以上。而10%的美国银行因持有大量债券等金融资产,较硅谷银行有更多的账面亏损。
只要美联储不停止加息,那些银行就会持续不断的受到挤兑的压力,你说美联储要印多少钱?

186家银行,就算美联储每个银行救助100亿美元,那么美联储也要加印近2万亿美元才能救它们。
现在美国的通胀都压不下来,再印2万亿,那会导致什么后果?
美联储通过持续不断的加息,或许能将通胀压下来;美联储通过不断的印钱救助银行,或许也能保证不发生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这些钱在加息的背景下也不太可能出来作乱……但是,多印的那么多钱总有一天要出来作乱,那时通胀会变得更高,更加难以控制。
这就是我们上面所以的“美联储‘一边加息,一边放水’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表面上看似乎解决了眼前的危机,但是背后则为另一场更加严重的危机埋下了种子。
2008年次贷危机,美联储大量乱印钱;2020年疫情爆发,美联储再次乱印钱;2023年美国中小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美联储又一次乱印钱……
现在的美联储没有办法停止印钞机了,钱是越印越多,而且不是按照经济规律来印钱,而是四面救火乱印的。
不按照经济规律印钱,一旦经济变好,那些多印的钱就必然要到市场的作乱,必然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钱,放出去容易。但是,想收回来就非常痛苦和困难了,因为钱已经到了无数人的口袋里了。
放出1万亿美元可能只需要一瞬间,但是你想要把它收回来,恐怕就得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了。
由于“无根”的美元数量实在太多了,所以下一次危机来临的时候,通胀必然会更加厉害,美联储采取的加息政策也必然越来越激进。

这次是银行出现问题了,美联储印了大量的钱救了它们,在加息的背景下,这些钱不太可能出来作乱。但是,一旦经济形势变好了,冒出来的钱就会更多了,通胀就会更加厉害。那时,为了控制通胀就必然要采取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越激进,越容易出问题,总有一些极其重要的行业会再出现严重的危机,这次是银行系统出问题,下次可能就是汽车行业……
那时,美联储恐怕又得开动印钞机了,而且印钱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现在的美联储就像一个“瘾君子”一样!
瘾君子不抽大烟,浑身无力;抽了大烟以后是精神了,但是烟瘾却越来越大了,发作时间越来越短了……大烟抽得越多,身体机能就被破坏越严重,要不了多久就会嗝屁了。
美联储现在是不印钱,经济就死给你看;印钱能解决眼前的危机,但是下一次危机发作的时间间隔则越来越短……
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剧烈的货币调整政策势必会导致世界经济的剧烈动荡,所以世界各国为了防止本国经济受美元的影响,必然要逐步抛弃美元。
美联储已经病入膏肓了,美元霸权也快到末路了!
-----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文章,请点击下面的公众号名片,关注即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