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0日,震惊中外的淮海大决战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历时65天,共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余人。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百韬在碾庄圩战场上被击毙;李延年、刘汝明、孙元良率残部南逃;杜聿明、黄维被俘;邱清泉在陈官庄战场上被击毙;唯有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战后下落不明,死不见尸,活不见人,多次搜查无结果,成为战后一大谜团。
时间回到1月7日,解放军华野主力攻占了李弥兵团司令部驻地青龙集,李弥的主力部队被消灭。当晚,李弥率残部慌忙跑进邱清泉的第2兵团防区,河南永城县陈官庄地区。1月9日晚,杜聿明、邱清泉、李弥分头突围逃命。
1月10日凌晨,李弥在所属第9军第3师师长周藩等人的护送下,慌慌忙忙逃到了3师9团驻地周楼。拂晓时分,解放军对周楼一阵炮轰后发起攻击,国民党军官兵四散而逃。李弥找来周藩商量对策,周藩表示除了投降别无他法,李弥当即表示同意,并派人送出投降条子。
解放军接受投降的条件是,主官出来报到,部队放下武器集合听从点收。这也大概是所有投降必备的条件了,但李弥作为所部最高军事长官,却不愿担起“报到”的责任。他甚至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我不能死啊!我死不得啊!我若能出去,一定照顾好你们的家属,你们可以放心。”周藩自然是秒懂,便答应自己去。
就在周藩出去投降时,李弥趁着夜色换上士兵的衣服,扮成伤兵逃跑,但第二天就被解放军搜索部队俘获。李弥头戴一顶破棉帽,脚蹬一双旧胶鞋,身穿沾满泥水、血污的士兵大衣,脸色蜡黄疲困,眼眶浮肿,目光呆滞,脸颊上还贴着一张膏药,自称是三等书记员。国民党的军官们养尊处优,被俘后如果自称普通士兵,很容易穿帮,譬如让李云龙拉出来跑几圈就完了。因此,他们大多都自称书记员或军需官一类的文职。李弥得以蒙混获释了。
李弥沿着小路朝北向陇海线的李庄车站方向走去,途中遇到被释放回家的国民党士兵汪新安,用一包饼干和一包牛肉干搭上关系。交谈中,李弥得知汪新安有个堂兄叫汪涛,以前当过保安团的营副,在家乡一带很吃得开。他心想此时的李庄车站必定是检查森严了,于是提出跟汪新安去汪阚庄,找点吃的顺便见一下汪涛。
到了汪阚庄,李弥向汪新安透露了自己的身份,也见到了他那个“吃得开”的堂兄汪涛。交谈中,李弥看出汪涛是个见钱眼开的人,就说:“你想办法把我送出去,如果我得势,你想干事有事干,想做生意有本钱。”汪涛听了喜笑颜开,对李弥说:“愿为司令效犬马之劳。”然而,汪涛因为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在当地棉厂做事,若有什么异常举动必然会引起关注,因此他向李弥介绍了自己的老表,原国民党县政府军事科三等科员高大荣。
当天下午,高大荣就匆匆赶来见李弥,一见面就自称是中央军校(黄埔军校)毕业的,可以放心。李弥也当即做出许诺:“只要老头子(蒋介石)不杀我,少不了你的好处。要做生意,我有几只小轮船,要当官,我就给你个团长干。”高大荣听后,心里美滋滋的。
在汪涛跟高大荣的精心策划下,李弥先是逃到了徐州,准备继续难逃时却发现解放军沿路设卡,盘查得很紧。李弥心想,南面是国统区,解放军对南下的人查得紧,而北面是解放区,解放军对北上的人应该不会查得太紧。于是,他决定调转方向,往北边逃。
在高大荣的陪同下,李弥北上到了山东潍县,敲开了“福聚祥”经理李惠之的家门。李惠之是潍县的富豪,而李弥曾于1946年-1948年第8军军长任上在此驻扎。两人经常一起吃喝玩乐,从而结下了交情。进到李惠之家门后,李弥双膝跪拜,苦苦求救,请求李惠之帮助他逃到青岛。当时,山东境内只有青岛、即墨及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队所盘踞。
李惠之先把李弥和高大荣藏在自家地窖中,然后找到自己的内侄王桂合。王桂合是个唱戏的,行动起来比较方便。王桂合用丰厚的酬金诱使自己当乡长的叔兄弟开了路条,并雇了两辆推车,将李弥化装成唱戏的,顺利通过了关卡,进入到国民党统治区。至此,李弥经过20多天的奔波,最终潜逃成功。
不久后,李弥飞抵武汉,随后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中央任命为第十三编练处司令。蒋介石在浙江奉化召见他,决定重建第十三兵团,仍任李弥为司令兼第八军军长。后来又改称第六编练司令部,李弥任司令。6月,李弥经广州到达昆明,云南地方政府不欢迎,只得改移重庆。9月,李弥率部经泸州移驻云南的沾益、曲靖等地,原驻滇东南余程万的第二十六军,拨归第六编练司令部指挥。
李弥在奉化被蒋介石召见时,得到明确的密嘱:“云南政局不稳,卢汉不可靠。西南是反攻的最后根据地,云南地位很重要,要保住通往缅甸的路线。你到云南任职后,把第八军带回昆明。时机成熟就改组卢汉政府,给你当省主席。”但谁都知道,西南根本不可能保住,云南也不堪一击,一个短命的省主席有什么干头呢?
1949年12月9日,卢汉宣布云南和平起义,李弥等国民党将领在昆明被扣。为了争取在云南的国民党军参加起义,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安排李弥等人担任委员。蒋介石对云南的和平起义非常气愤,一面任命李弥为云南省主席,余程万为云南绥靖公署主任,一面命令第8军、第26军围攻昆明。即便李弥、余程万两人都在昆明作了人质,蒋介石也根本就不管不顾。
为了解除国民党军对昆明的围困,卢汉决定将李弥、余程万放回去,李、余也表示出城后,愿意说服围攻昆明的国民党军向解放军投诚。但李弥一旦出去后,立马就换了一副面孔,他立即与国民党陆军副司令兼参谋长汤尧商议,将部队撤到滇南的开远、蒙自一带,准备卷土重来。1950年1月,李弥奉召逃往了台湾。
此时,人民解放军四野38军(军长梁兴初)和39军(军长刘震)各一个师自广西百色,二野13军(军长周希汉)两个师自广西南宁,14军(军长李成芳)自贵州,迅猛进兵云南。15军(军长秦基伟)疾驰昆明作为总预备队。由陈赓、宋任穷统一指挥,以求歼灭国民党第8军、第26军。解放军主力在云南起义部队的配合下,战斗至1950年2月20日,歼灭敌军。敌陆军副总司令汤尧、第8军军长曹天戈被俘。
汤尧
26军一部三千余人由26军军长彭佐熙率领逃出国界,奔窜至越南莱州,另外一千余人由272师参谋长张亚龙率领渡过红河进入越南。这两部残兵一进入越来,就被法国殖民军队收缴武装,遣送到富国岛去了。
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率官兵800余人,经红河上游元江,于1950年2月下旬逃窜到缅甸猛瓦。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率其第二营和93师警卫营近700人,经西双版纳南峤于2月24日逃抵缅北邦桑以南。1950年3月初,李谭两部会和于缅甸大其力东之猛棒。该地处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交界处,后来有个更为响亮的名字——金三角。两部会合后,推举李国辉为总指挥,谭忠为副总指挥。
李谭部接连又收编了滇缅边界一些地主恶霸、土匪、反动土司等武装分子,合计3000余人。这伙国民党残部通过仅存的一部电台和台湾取得联系,但台湾方面的回电仅仅是吹誉嘉勉,而在援助上仅仅汇了泰铢5万元。这些残部只得依靠侨界零星捐助,才勉力维持。为了生存,他们开始为当地贩运鸦片的马帮护商。3000人马独自面对缅甸政府12000人大军。
此后,缅甸政府军多次“进犯”,都被残军击退。缅甸政府拿残军没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残军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生活越来越繁荣稳定,并开始种植鸦片,开展鸦片贸易。世界著名的“金三角”就这样出名了。
李国辉的“光辉业绩”,震惊了东南亚,震惊了全世界,特别震惊了台湾。蒋介石听到了金三角三千人战胜了一万两千有飞机大炮和坦克配合的政府军,惊讶地问当时正在台湾的李弥:是谁在那里指挥的战斗,可是李弥根本就说不出来。
蒋介石对这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十分欣赏并寄予很大的希望,于1950年9月派李弥到缅甸北部,纠集外逃残部和部分土顽武装,组成“反共抗俄救国军滇南边区第一纵队。”12月,李弥被委为“云南省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开始,残军攻势迅猛,连夺云南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
国民党残军遭此打击后,再不敢做反攻大陆的美梦,只好一门心思考虑如何在缅甸站稳脚跟,求得生存。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和台湾方面的援助充实,李弥率领的逃缅残军实力增加到万余人,达到了全盛时期。
1953年1月,缅甸总理吴努宣称,最近将以强大陆海空军解决境内国民党残军。3月11日,缅军八千人加炮兵战车,又雇佣印度土邦兵千余人,渡过萨尔温江多点进攻,又出动空军,与李弥部展开沙拉战役,于拉牛山几处激战拼杀炮火震天。3月27日,李弥下令全面反攻。沙拉战役于4月16日结束,缅印军大败退去。
上世纪50年代,缅甸国防军作战主要对手是缅共武装,二是克钦独立军,再是掸邦军,最后才是国民党残军。经过大其力、沙拉等战役后,缅甸着重以国际外交驱离这支国民党孤军。
1953年4月23日,联大表决墨西哥提案,以59票赞成,0票反对,蒋介石政府1票弃权,通过了责成国民党政府撤军提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致函蒋介石和吴努,斡旋在缅国民党军撤离。
自1953年11月至1954年6月,李弥统率的这支残军开始撤往台湾,包括李国辉在内的官佐士兵5000余人,加上家眷妇孺1000余人,李弥本人也再次到了台湾。但在这支残军中,也有人不愿去到台湾,他们在原国民党93师少将师长段希文的率领下,继续作为孤军游荡在金三角地区。
李弥所部离开缅甸撤回台湾,原本并非是蒋介石所愿意的,但“美国爸爸”开了口,也只好执行。所以,段希文等人拒绝执行命令,反而正好合了蒋介石的愿。只是苦了那些有家难回的老兵,很多年过去了,由于没有什么靠山,他们执意不肯去台湾。除少数人贩鸦片、珠宝发点小财外,多数人一贫如洗。当年的伤残老兵年迈无依,每月只领得150铢泰币的生活费(相当于人民币21元4角)。 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他们在村子里沿街乞讨。
作为“金三角”的开创者,李国辉回到台湾后,一度被控诉倒卖军火,判处十二年监禁。后来在旧部和同乡的求情下,蒋介石宣布予以特赦。
李弥从缅甸回到台湾后,很快也在军政界销声匿迹。蒋介石专注于维系他的“蒋家王朝”,确保儿子顺利“继位”,昔日有权势的大员多数遭到清洗。不过清洗归清洗,但老蒋在面子上还要做足,过去那些军头虽然不再重用,但也都一个个给他们晋升军衔,安排虚职。运气好的,像李弥在黄埔四期的同学,跟他一样从淮海战场上狼狈逃出来的胡琏,也能不断“荣升”。
然而,李弥虽然也担任一些虚职,却在1964年,以62岁的年级,国民党陆军中将的军衔退役了。早在1947年,李弥就已经是中将军衔了。
1973年12月7日,李弥因心脏病突然复发而逝世,终年71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